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余淑明 《财会学习》2018,(18):164-165
2016年5月1日起拉开了全面"营改增"的帷幕,非贸付汇业务涉及的特许权使用费也由原来的缴纳营业税变为缴纳增值税,在企业的进口业务中,如果进口货物涉及特许权使用费的支付,该笔费用的支付如未经筹划或筹划不当很有可能会面临增值税的重复征收,本文重点讨论在何种情形下会出现重复征税及在现有的法律法规规定下如何操作可尽量避免被重复征税.  相似文献   

2.
李青 《涉外税务》2005,(8):56-59
由于内地在居民税收管辖权下采取了限额抵免制度,而香港行使单一的收入来源地管辖权,因此目前两地间的双重征税问题主要因两地的收入来源地管辖权的冲突,即对同一所得的来源地判定和适用的具体税制的差异而引起。虽然1998年《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的安排》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两地的所得双重征税问题,但《安排》中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使得这一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港澳个人跨境受雇所得有关公告的适用主体和所得类型、工资薪金所得和跨期奖金计税方法的变化以及享受公告待遇的程序性要求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了采用加权平均法解决公告中工资薪金与跨期奖金计算境内实际停留天数区间差异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王骏 《上海会计》2010,(5):58-59
根据辽宁省盘锦市国家税务局的报道,该市一家环境工程公司从丹麦租入一套工业设备,扣缴非居民企业所得税3.8万元人民币。这是盘锦市近10年来与境外企业发生的第一笔因设备租赁业务入库而产生的非居民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5.
《中国税务》2009,(12):37-3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外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含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签署的税收安排,以下统称税收协定)的有关规定,现就执行税收协定特许权使用费条款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财会学习》2009,(11):8-8
为了便于执行我国政府对外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含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签署的税收安排,以下统称税收协定)中有关特许权使用费的征税规定,国家税务总局于近日公布了国税函[2009]507号文,对执行税收协定特许权使用费条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明确,尤其对如何界定某项费用是否属于特许权使用费做了较详细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境外所得征税制度的发展表现出的趋势,对我国境外所得征税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应逐步推动属人税制向属地税制的转化,将境外所得分为积极所得和消极所得,对积极所得实行属地税制,对消极所得实行全球税制。  相似文献   

8.
58号公告明确要求,纳税义务人需要对应税特许权使用费进行纳税申报。这意味着海关对该事项的管理模式从“后续补税”转变为“申报纳税”。这对纳税人捉出了更高的合规遵从要求。2019年1月,海关总署公布《关于增列海关监管方式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20号,以下简称“20号公告”),新增了“特许权使用费后续征税”的监管方式(监管代码9500)。  相似文献   

9.
《新理财》2012,(1):84-85
利用特许权使用费转移利润,将受到税务机关的关注。近日,国税网发布的《促进大企业纳税遵从风险提示》一文中,对于大企业和国际税收征管实践中一些税收风险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风险点为:特许权使用费被作为转移利润的手段。可以预见,税务机关  相似文献   

10.
张梅  李慧敏  夏志红 《征信》2023,(1):86-92
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境电商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高度发展的国际信用关系,其实质是国际经贸关系与信用伦理关系的价值同构和规范互补之平衡。从国际社会整体运行的视角,探析我国跨境电商信用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及防范路径。防范跨境电商的信用风险,既要强调经济伦理的回归、加强数据信息监管与完善立法政策制度体系,又要注重国际社会整体运行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导向,实现信用价值体系、信用监管体系和信用规则体系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税法界定中,股票期权所得属于工资薪金所得,但它特有的性质决定了对其征税的规则不同于一般工资薪金所得。我国对于股票期权征税的立法规定体现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4部法规中,规范主要涉及四大问题:对所得的界定、跨国征税中境内所得的划分、所得征税的程序以及对企业应税所得的抵扣。OECD在2004年发布的报告和2005年新出的所得征税范本的注释中,针对跨国股票期权所得征税问题也做出相应回应。借鉴OECD的最新研究报告,应对我国现有制度中潜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2.
黄焱  赵岩 《涉外税务》2006,(7):39-42
在新的世界经济背景和特征下,居民税收管辖权不仅无法实现资本输出中性的目标,而且对实施国的国际竞争力也呈现出不利影响。评价跨国收入税制经济效率的新标准——资本所有权中性原则和国家所有权中性原则为实施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的税制安排提供了理论支持。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跨国所得税制逐步呈现出以来源地课税原则为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税制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税收制度作为规范税收分配活动的法律规范,离不开特定的经济环境的约束。税制改革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按照国际惯例,立足于国际经济的发展。我国应在改革步骤、改革策略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对利于援助弱势群体的负所得税制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社会中存在着急需援助的弱势群体,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引入社会保障与税收两制度的结合体——负所得税制度,可以弥补现行救助措施存在的缺陷,解决该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郑剑辉 《财政科学》2021,69(9):29-41
随着数字时代到来,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的新方向.近年来内地与港澳地区之间一直探索税收征管协调方式,为大湾区提供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然而,在"一国两制三法域"国情下,基于数字经济流动性、高效性与虚拟性的特征,现行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所得税协调机制存在的地区税收政策差异、区域税收安排不足、信息获取手段缺乏等问题,不利于区域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因此,立足于大湾区实际发展特征,从地区税收政策、区域税收安排、涉税信息获取等方面提出完善企业所得税协调机制的建议,推动湾区数字经济发展向更深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字金融场景下,替代数据有助于解决薄信用人群的信用评价问题,在现代征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替代数据对信贷市场发展的影响入手,结合国内外应用实践,分析替代数据的采集应用问题,总结提炼数据边界与数据类型,借助SWOT分析方法剖析数据应用利弊,思考构建规范的数据使用机制,同时借鉴国外监管经验提出我国替代数据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研发与实践如火如荼,但主要集中在国家内部的零售层面,鲜有涉及不同国家间的跨境支付探讨。为更好理解CBDC的跨境支付,本文首先分析其主要动机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提高跨境支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与结算风险等动机,以及取代本币、削弱金融稳定性等风险;其次,总结全球CBDC跨境支付项目的实践进程。当前,大多数项目集中于批发型CBDC,且主要存在三种模式:加强兼容性、CBDC系统相互连接,以及整合成单一系统;最后,深入探讨CBDC跨境支付的前景。藉此给CBDC跨境支付研究带来一定借鉴,也为数字人民币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引。  相似文献   

18.
张巍  郭墨 《税务研究》2021,(2):49-54
以数字经济为主体的全新经济发展形态,必将主导形成全新特征的下一代经济全球化。现行国际税收规则在数字经济环境下缺失更广泛的公平性,从而造成更为严重的税收治理矛盾,由征收数字服务税的无序博弈演变成全球经济贸易争端的风险日益增大。世界亟须制定有利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国际税收新规则,公平透明的数字经济税收规则制定主导权决定下一代经济全球化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为此,作为全球经济总量及数字经济规模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应秉持多边主义,通过全球多边协商形成共识,构建公平、中立、透明、稳定的数字经济时代新型国际税收规则,在十四五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五年,在数字经济税收规则建立中扮演主导者而不是跟随者的身份,牢牢把握下一代经济全球化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9.
李林 《财政科学》2021,70(10):72-81
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是大势所趋.伴随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政府如何通过税收激励政策促进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对电子出版物适用缩减、超缩减或零增值税税率,在研发方面给予税收优惠,实施系统且多样的税收优惠政策,出台投资抵免政策,对企业投资数字出版,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免企业所得税税额,可降低电子出版物的整体税负,使数字出版业的风险性降低、平衡性增强以及正外部性得到补偿,进而促进传统出版内容编审和电子出版平台的融合,并促进电子出版物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补偿企业因固定价格带来的损失.同时,应承认电子书籍、各种形式的电子期刊和电子教材的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推动行业数字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20.
Why is interest income taxed so much more heavily than other forms of capital income? This differential tax treatment has generated substantial tax arbitrage, resulting in lower tax revenue, efficiency costs, and apparently net gains to rich borrowers and net losses to poor lenders, together suggesting that this tax treatment makes no sense on welfare grounds. In examining this argument more formally, this paper reveals two omitted considerations that can help explain the existing tax treatment. First, the forecasted increase in the market interest rate results in a redistribution from rich borrowers to poor lenders. Yet this redistribution comes at no marginal efficiency cost, starting from a situation with no distortions to portfolio choice, so at the margin dominates further redistribution through the income tax. In addition, information about an individual's portfolio choice reveals information about her earnings ability, even controlling for observed labor income, if those who are more able tend to be less risk averse. By making use of this extra information about earnings ability, the tax system can be better tailored to redistribute from able to less able, for any given efficiency co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