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基于手工查找的2005-2010年全国2855个县区最低工资标准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就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在2000-2011年总体呈上升趋势,并表现出两个明显的"U"型变化;(2)最低工资标准显著抑制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研发投入、企业规模、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有助于提升出口产品质量,而融资约束则会降低出口产品质量,并且这一结论非常稳健;(3)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抑制作用存在行业、所有制和地区间的差异,劳动要素密集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大;对国有企业的抑制作用大于非国有企业;对中部地区的抑制作用大于东部,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Heckman模型,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283个城市最低工资匹配数据,运用倍差法实证检验了城市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引资(FDI)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FDI决策和FDI数量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其中,最低工资标准对外资、劳动密集型以及东部地区企业FDI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对企业引进港澳台地区资本的影响有限,且最低工资标准的动态效应呈"倒U"型变化趋势。此外,最低工资标准通过成本效应抑制了企业的FDI,通过生产率效应促进企业的FDI,但前者作用效果更大。最低工资标准显著提升了地区FDI的质量;并通过改善各城市资源配置对FDI规模具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多目的国、多产品异质性贸易理论模型,利用2001~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和海关数据库匹配数据,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规模和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企业出口规模扩张,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就影响机制而言,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出口产品和出口目的国多样性带动企业出口规模的提升,同时能够通过促进企业创新、提高企业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实现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私企、外企、技术密集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出口规模和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国企、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中西部地区企业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且相对于出口到发达国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规模和产品质量提升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采用面板数据混合估计方法(OLS)研究了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工资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最低工资标准提升显著提高了总体的工资水平,最低工资标准每提升1%,总体工资水平上涨0.148个百分点;第二,提升最低工资标准对不同工资分布群体具有异质性影响,最低工资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要大于高收入群体;第三,最低工资标准对男性、国有部门和高技能群体的收入弹性分别大于女性、非国有部门和低技能群体的收入弹性。一方面,政府要意识到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对收入分配的积极效果,也要注意对总体工资水平上涨的影响;另一方面,非国有部门政策监管相比于国有部门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此外,在低端劳动力短缺的背景下,无需过度顾虑最低工资的提高会削弱低技能工人的工资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利用生存分析法考察了最低工资对中国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企业和城市层面主要特征变量后,最低工资上涨不仅没有降低企业的出口持续时间,反而提高了其在出口市场的生存概率,该结果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显著。通过对最低工资与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可能的影响机制进行检验,本文发现企业通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来提高企业生产率是导致最低工资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呈正向影响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6.
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出口产品,但是由于受到内外多重不利的因素影响,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面临着考验。本文通过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出口上所面临的困难,分析了我国在目前及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应坚持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对要素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而要素的供给面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不得不面对要素价格不断上涨的局面,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正在丧失。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分析了要素价格变化对中国的出口总量、出口结构、出口贸易方式产生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同一企业的同一产品在相同年份出口到不同目的地的价格会有所不同,我们将其称为价格离散。贸易风险作为一种隐性交易成本,能够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影响产品的出口价格,从而出现价格离散现象;出口产品种数多的企业更加具有风险意识和区别市场差异的能力,因而更倾向于依据目的地差异来调整价格,即价格离散的程度更大。文章基于国家贸易风险与我国2000~2006年海关数据的匹配数据,在"企业-产品-目的地"的细致层面上对以上观点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1)贸易风险对进口方的影响大于出口方;(2)在企业特征方面,企业的出口产品种数、目的地数越多,其价格离散程度越大;(3)在目的地特征方面,目的地之间的差异化程度越大,价格离散程度越大;(4)在高复杂度产品上,更易产生依据目的地信息调整价格的现象;(5)相比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企业更倾向于依据目的地差异调整价格,即风险意识更强。  相似文献   

9.
盛九元  刘一伯 《亚太经济》2015,(收录汇总):144-152
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两岸贸易受到企业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的影响较大。为更好地研究最低工资标准对大陆台企的影响,本文将宏观GVC地位指数拓展至微观企业层面,通过企业GVC地位指数的变化,研究对其生产要素选择及其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上升通过成本效应减少参与两岸贸易企业的数量、通过要素替代效应增加实现大陆台企价值链地位的提高。从影响路径看,最低工资标准上升会减轻要素价格扭曲度,以“腾笼换鸟”的方式实现大陆台企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加速资本深化是出口企业应对劳动力保护冲击的常见策略,这一过程有助于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加强产品和技术研发、改进生产工艺,可能会削弱甚至扭转劳动力成本增强对出口产品质量冲击的不利态势。本文使用2004—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匹配样本,利用回归反推法测算了“企业-年度-产品-目的国”层面的出口产品质量,借助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的政策冲击,采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劳动力保护的影响以及资本深化机制。基准回归结果显示,劳动力保护增强显著促进了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在利用省内地理最邻近的三个城市最低工资均值作为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剔除离群值和考虑滞后效应后该结果依然稳健。中介效应检验证实,劳动力保护增强促使企业加速资本深化,这一调整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异质性回归检验发现,劳动力保护的产品质量升级效应在传统制造业、低融资约束企业、外资企业及长三角地区企业样本中更强。本研究为厘清劳动力市场变化对出口竞争力的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
虽然短时期内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将是主要的出口产品,但必须加快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使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转变为技术含量高、加工程度深、附加值高的新型产业  相似文献   

12.
盛九元  刘一伯 《亚太经济》2023,(收录汇总):144-152
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两岸贸易受到企业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的影响较大。为更好地研究最低工资标准对大陆台企的影响,本文将宏观GVC地位指数拓展至微观企业层面,通过企业GVC地位指数的变化,研究对其生产要素选择及其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上升通过成本效应减少参与两岸贸易企业的数量、通过要素替代效应增加实现大陆台企价值链地位的提高。从影响路径看,最低工资标准上升会减轻要素价格扭曲度,以“腾笼换鸟”的方式实现大陆台企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王虹 《特区经济》2010,(2):293-294
本文提出出口产业结构要优化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劳工待遇,加大劳工的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促进新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以求获得与经济发展阶段和贸易出口规模相适应的贸易动态利益。  相似文献   

14.
王琦 《中国经贸》2012,(10):12-13
耐克和阿迪达斯先后关闭了在华的加工厂,移师东南亚。一时间,东南亚俨然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的"劲敌"。在这场PK中,中国制造业以何取胜?9月起,海南省最低工资标准全面上调2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将在原基础上上浮2元。今年以来,全国17个省份先后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收入分配"提低"进程加速,也预示着廉价劳动力时代终结。最低工资的提高直接导致劳动密集型企业成本的增加。苏州一位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的人工成本涨得有点‘吃不消’"。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大型微观企业匹配数据、手工查找的全国主要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数据和国泰安城市数据库,研究了最低工资标准是强化还是削弱了FDI对中国出口结构的影响.结果 表明,FDI显著地抑制了中国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最低工资标准削弱了FDI对中国出口结构优化升级的负向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匹配的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与中国出口六分位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出口企业竞争强度对出口低价格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结论发现:尽管出口企业竞争强度降低了中国出口价格,但是其影响程度不到1%;相反,进口国价格水平这一"非中国因素"却解释了中国出口产品价格变化的50%以上。因此出口企业竞争强度以及中国自身行业特征并非中国低价出口的主因,这意味着获得"出口定价权"是解决中国低价出口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7.
张雷 《魅力中国》2010,(7):86-86
由于过去十几年来持续的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是我国目前出口产品以加工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一旦人民币升值我国将失去出口产品的低成本优势,出口将面临严峻挑战,国内大量劳动力将无法安置。本文将以德国马克的升值问题作为参照,探讨德国马克升值问题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张雷 《魅力中国》2010,(3):86-86
由于过去十几年来持续的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是我国目前出口产品以加工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一旦人民币升值我国将失去出口产品的低成本优势,出口将面临严峻挑战,国内大量劳动力将无法安置。本文将以德国马克的升值问题作为参照,探讨德国马克升值问题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同一企业的同一产品在相同年份出口到不同目的地的价格会有所不同,我们将其称为价格离散。贸易风险作为一种隐性交易成本,能够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影响产品的出口价格,从而出现价格离散现象;出口产品种数多的企业更加具有风险意识和区别市场差异的能力,因而更倾向于依据目的地差异来调整价格,即价格离散的程度更大。文章基于国家贸易风险与我国2000~2006年海关数据的匹配数据。在“企业-产品-目的地”的细致层面上对以上观点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1)贸易风险对进口方的影响大于出口方;(2)在企业特征方面,企业的出口产品种数、目的地数越多,其价格离散程度越大;(3)在目的地特征方面,目的地之间的差异化程度越大,价格离散程度越大;(4)在高复杂度产品上,更易产生依据目的地信息调整价格的现象;(5)相比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企业更倾向于依据目的地差异调整价格,即风险意识更强。  相似文献   

20.
网络经济时代,出口产品的价格定位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网络经济条件写的价格定位特点,将博弈理论引入我过企业的出口产品价格定位中,给我们国的出口企业的价格定位带来新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