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2013年5月以来,新兴市场大幅凋整,表现为股市大幅下挫,汇率贬值风险加剧。资金撤离新兴市场的压力开始显现,这既缘于各自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电在于日本金融市场波动增加,导致套息交易被动平仓。6月19日伯南克关于QE退出的讲话更是加剧了新兴市场资本外流。从趋势上说,美国经济复苏预期增强、长债利率回升也使新兴市场面临挑战。从当前经济基本面来看,新兴市场国家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经济运行呈现出“冷热不均”的现象。虽然一些新兴经济体基本面仍然向好,意味着这些新兴市场股市和债市存在基本面的支撑,但由于存在较高的对外依存度,决定了这些经济体在全球金融市场的短期震荡中也难以独善其身。  相似文献   

2.
陈杨 《中国金融家》2013,(10):85-86
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美联储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FOMC)会议后并没有宣布削减QE计划。会后,无论是政策声明,还是主席伯南克的讲话均传递出鲜明的鸽派信号,令市场备感意外。然而,此前不久,美联储或将退出QE的预期还甚嚣尘上,引起各国尤其是新兴市场的强烈关注和较大波动。在9月上旬的G20峰会上,新兴经济体还就美国缩减量化宽松进行过一番讨论。为何美联储退出QE的动作如此摇摆不定?新兴市场的前路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3.
在2013年6月联邦市场公开委员会会议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向市场发出了调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伯南克的这一表态不仅通过预期作用于美国经济的增长路径,也使得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着外溢性政策冲击的风险。本文就当前市场对于美联储退出QE的预期逐渐强化的情势下,美联储将如何选择QE退出的时点和路径,美联储退出QE的后续影响以及对我国影响的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如何化解这一潜在的政策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对美国经济基本面的分析和判断以及美联储会议纪要透露的信息,认为美联储在2013年年底开始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概率较大。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势必对全球,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明显的溢出影响,我国需未雨绸缪,积极做好各项政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2013年12月19日,美联储宣布削减量化宽松每月资产采购规模100亿美元,标志着正式启动 QE退出,美联储 QE退出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产生深远影响,从而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本文回顾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过程和退出步骤,分析了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主要传导机制与渠道,剖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3年12月19日,美联储宣布削减量化宽松每月资产采购规模100亿美元,标志着正式启动QE退出,美联储QE退出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产生深远影响,从而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本文回顾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过程和退出步骤,分析了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主要传导机制与渠道,剖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3年12月19日,美联储宣布削减量化宽松每月资产采购规模100亿美元,标志着正式启动QE退出,美联储QE退出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产生深远影响,从而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本文回顾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过程和退出步骤,分析了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主要传导机制与渠道,剖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3年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发表的讲话不断被国际上普遍认为是放出了美国即将全面退出QE的信号,引起了一些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安,全世界对关联储退出QE的动向都十分关注,特别是关注对关联储退出QE对各国的影响.而美联储退出QE的行动比较迟缓,才刚刚开始几个月.本文通过介绍一些学者的观点、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美国国内情况以及退出QE的行动等来分析关联储退出QE的决策、步骤以及美国退出QE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其中包括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最后从深入分析中得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美联储来说,2014年是一个过渡年。美联储不仅人事上进行大换血,而且迎来了政策上的转向。美联储正逐步退出超宽松的货币工具,逐步向常规政策和严格监管迈进,同时又要准确引导市场对短期利率走向的预期。不过经济学家们认为,尽管美国退出QE的步伐比较温和、过程可预期,但仍然引发国际资本大量逃离新兴市场,或终结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的时代,在基本面良好、积极调整结构与赤字扩大、严重依赖外债的两类发展中国家之间划出一道分水岭。  相似文献   

10.
《银行家》2014,(2)
正美国QE退出预期和利率市场化是国内外影响深远的两大宏观事件,对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构成重大挑战。由于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失业率等关键经济指标逼近美联储目标值,美联储何时退出QE仅是时间问题。对于美国退出QE3的预期,导致国内资本再度外流,2013年6月,外汇占款在年内首次出现负增长,加剧国内金融市场资金面急速收紧,以至爆发疯狂的"6月钱荒"。美国退出QE一触即发,国内金融改革马小停蹄,作为金改的核心内容,201 3年7月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政策频出(见表  相似文献   

11.
袁天昂 《时代金融》2013,(17):19-22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美联储实行了四轮超宽松的货币政策(QE1~QE4)。在刺激其经济复苏的同时也给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带来了更大的冲击和不确定性。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来加强中国经济稳定,以减轻其有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退出时机、操作目标、退出模式等因素及其影响进行了前瞻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张明 《中国金融》2012,(19):51-52
QE3的推出有可能加剧全球流动性过剩与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流入压力,同时也加剧了未来美联储通过"退出策略"回收流动性的挑战2012年9月14日,美联储终于宣布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美联储将以每月0400亿美元的规模购入机构按揭证券(MBS)。在今年年底扭转操作到期之  相似文献   

13.
冯德信 《中国外汇》2013,(19):20-21
只因为新兴经济体现在发生的事件类似于1997年的一些情况,就断定下一个危机即将爆发,并将它归因于新兴经济体是不公平的。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并不同于1997年。自美联储公布逐渐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计划以来,新兴市场国家不同程度地遭遇了资本流出、货币贬值、股市下跌的困境,其中印尼盾、泰铢、马来西亚林吉特、印度卢比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贬值幅度超过两位数。新兴市场国家出现的经济动荡让许多外国投资者对其持消极看法,对新兴经济体的投资变得谨  相似文献   

14.
《证券导刊》2014,(10):8-8
说美国QE与黄金价格之间关系密切恐怕无人持反对意见,但殊不知,在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前所未有的当下,QE的一举一动也在左右和影响着人民币的汇率。中国在新兴市场凭借强大的出口实力与庞大的外汇储备虽然躲过了去年8月的第一轮股汇双跌,但也在去年6月出现了钱荒。而钱荒1.0的出现莫不与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一席退出QE的言论相关。彼时虽然美联储还未真的退出QE,但退出预期已经推升了利率,导致国内热钱出逃。  相似文献   

15.
新常态新金融2008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已逾六年。2014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地缘政治动荡反复出现,结构性矛盾犹存。美联储退出QE后,欧央行和日本央行接踵宣布将QE进行到底,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分道扬镳将再次考验新兴经济体,美国何时加息更成为盘旋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空的最大不确定性。而一些新兴经济体在2013年的动荡后,正面临杠杆率攀升、金融膨胀和失衡加剧的再次逆袭。  相似文献   

16.
虽然美联储退出量宽的方向难以逆转,但退出的节奏可能有变化,变快或变慢都有可能。回顾2013年,美联储宣布退出QE的故事可谓一波三折,这也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之源:2013年6月,伯南克宣布将从下半年某个时点起削减购入资产规模,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2013年9月,当市场预期美联储将会宣布退出方案时,美联储却按兵不动,市场一片哗然;2013年12月,美联储再次打破市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月25日,美联储举行2012年首次议息会议,会议声明显示出较为鲜明的量化宽松立场,这引起了市场各界对美国是否会在近期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的热议。文章综合美国经济基本面、通胀形势与欧债危机演变等多方面因素分析,预计近期美联储不会推出QE3,但2012年下半年QE3推出的可能性较大,这将促使资金加速流向新兴资本市场,并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关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沈瑞 《时代金融》2013,(27):168-169
2013年上半年经济整体呈现弱复苏态势,货币宽松经济增速乏力,国际环境来看,初期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导致资金流入新兴经济体,近期美联储QE减弱退出预期增加,导致资金流出,外汇占款下降,另外由于银监会对影子银行的控制使得银行间市场利率飙升,央行未采取措施实施放任自流导致银行信心宽松,贷款票据贴现暂停从而影响实体经济,对于央行此做法,从经济调控历史和经济理论分析,央行应该及时给予预期及流动性支持,否则将造成大的波动和连锁反应,危害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9.
一、政策路径判断金融危机之后,欧美主要央行采取了激进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复苏和保持价格稳定。随着各国经济和通胀形势的分化,欧美主要央行的政策方向也开始出现分歧。(一)美联储:有步骤地退出美联储于2012年9月启动开放式资产购买政策(QE3),目前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机构MBS和450亿美元国债。进入2013年,美国就业市场出现  相似文献   

20.
世界经济危机进入2014年,经济复苏形势依然并不乐观。受美联储正式开始退出QE(量化宽松)影响,新兴市场遭遇新一轮抛售,土耳其、阿根廷、印度、南非等多国货币遭遇严峻的贬值压力。面对国内通胀水平居高不下,为捍卫币值,多国央行无奈升息,而这样必然又进一步打压这些国家的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