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一国的金融状况一般通过信贷传导机制、利率传导机制、汇率传导机制和资产价格传导机制来影响通胀水平并决定通胀趋势,但高通胀水平伴随着较大的通胀不确定性。FCI能有效预测我国的通胀趋势,高通胀状态下FCI对通胀趋势的预测能力强于低通胀状态;低通胀状态下FCI对通胀趋势的短期预测效果优于中长期。我国应尽快指定相关部门制定并定期公布FCI,充分发挥FCI的通胀预测功能,并以此帮助国家实施宏观经济监测、完善调控政策、提高通胀治理效率。要提高央行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应避免频繁的政策方向变动,政策调控应尽量平滑操作,从而维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降低通胀不确定性。要充分利用低通胀环境赋予的有利时机推进价格等各项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从国际经济周期理论到世界经济周期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来自经济体系外部的冲击,通过国际经济纽带在各国之间传导,并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引起世界各国经济的大致同步波动,从而生成一轮世界经济周期,这种机制可以概括为"外部冲击—部门传导—国际传导"。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带马尔科夫区制转换的VECM模型在多国经济框架下有效地识别和分析了从1991年至2008年世界经济周期的演化特征,进而研究了世界经济周期演化对中国经济的非对称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世界经济在"经济增长"阶段的持续性要强于"经济衰退"阶段,世界经济由"经济衰退"转向"经济增长"的概率为0.34,而由"经济增长"向"经济衰退"转换的概率为0.16。世界经济周期的转换一般是在一个季度以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最深,进而经过七个季度后影响逐渐消失;对此,当期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做出不同程度的反应,如果世界经济是由"经济增长"向"经济衰退"阶段转换时,那么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下降0.1个百分点。同时本文还发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主要依靠贸易渠道,而且中国经济对各国经济冲击的反应普遍存在着非对称性。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3,自引:4,他引:59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模型等计量方法 ,对一些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序列进行随机分解和相关性分析 ,对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和长尾性质进行大量实证检验 ,对一些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序列之间的扰动和关联进行了计量分析 ,从中不仅识别了经济波动当中的各种非对称类型 ,而且分析了产生非对称的原因。本文分析得到的一些重要检验结果 ,可以作为描述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典型化事实 ,可以用于进一步分析和判断中国经济的运行趋势 ,检验和校正相应的经济理论。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 ,主要是由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造成的 ,而价格水平和总需求等因素却保持了比较明显的稳定性。通过经济周期的非对称分析和经济变量周期成分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我们也具体地分析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方向性和时滞性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周期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世界经济周期的概念、存在与否、产生原因、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协同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高维机制转换因子模型(LD RS FM)研究大规模经济数据的机制转换特征和经济的周期性特征。借助主成分分析(PCA)和共同因子自回归的二步分析方法,LD RS FM从大规模变量中提炼出维数较小并可以概括经济周期运动的共同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机制转换分析。这些共同因子代表了大部分宏观经济运动的趋势和特征,并具有明显的结构化含义。实证结果表明,LD RS FM在中国宏观经济周期性特征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笔者采用Clements和Krolzig参数检验方法,利用我国1979年第1季度~2009年第4季度实际季度GDP增长率数据,对我国经济周期的深度、尖度及陡度型非对称、经济周期的划分以及持续性等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周期具有陡度型非对称特征,但并不具备深度型和尖度型非对称特征;我国经济从低速增长状态转移到高速增长状态的可能性较大,远远大于经济从低速增长状态转移到适速增长状态的可能性;经济处于适速增长阶段的持续性最高,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的持续性次之,而低速阶段持续性最低,且它具有一定的惰性但又具有较高的概率转向高速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对于经济周期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利用HP滤波和时间趋势剔除技术对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对数序列(季度)进行了长期趋势的剥离,得到了反映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周期成分;区分了关于经济周期的两种类型的非对称:深度型(DEEP)非对称和陡峭型(STEEP)非对称;利用Sichel(1993)提出的对经济周期非对称性的检验方法,对中国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进行了非对称性的检验,结果发现了实际GDP(对数)等经济变量中周期性非对称的证据.实际GDP(对数)序列出现周期性非对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实证研究表明价格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了非对称性调整,而价格的非对称性调整会导致对社会资源的非对称配置,进而导致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2002-2012年的经济数据的研究,对周期性波动非对称性数据,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然后对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可持续性进行分析同时得到结论。  相似文献   

10.
经济的发展存在周期性的特点,同时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出非对称性与持续性,本文将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性展开研究,旨在促进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经济周期主导国变动方面,学术界鲜有专门的研究.本文总结了世界经济周期主导国的特征和形成的条件等,并以相关理论和数据分析为基础推测,本世纪40年代以前,世界经济周期将仍然由美国主导,新的世界经济周期主导国将会在本世纪40年代出现并确立其主导地位.此外,在关注主导国对世界经济运行的影响之外,也要看到,虽然世界经济非主导国对世界经济周期的影响是短期的、轻微的与局部的,但也要注意防范其对世界经济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本文利用1979年至2004年之间中国GDP季度数据,采用三区制马尔可夫均值和方差转移的二阶自回归(MSMV(3)-AR(2))模型和贝叶斯Gibbs抽样非参数估计方法,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MSMV(3)-AR(2)模型对我国经济状况提供了很好的拟合,显著支持增长率序列具有三区制状态:低速增长阶段,适速增长阶段和高速增长阶段。我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主要体现在各个增长阶段的均值、方差、阶段性之间的转移概率的不同。我国经济周期的持续性主要体现在各个增长阶段的自维持概率和阶段性之间的转移概率的不同。此外,我国经济"适速增长阶段"的稳定性最高,"高速增长阶段"的平均持续期最长。  相似文献   

13.
采用1978—2015年中国电力消费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度数据,基于"三区制"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研究了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动态转变过程,识别和划分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力周期和经济周期的阶段,并分析了两者在不同阶段的协同性。结果表明:电力周期和经济周期均具有低速增长期、稳定增长期和高速增长期三个区制转移特征;电力消费在低速增长期和高速增长期的波动性明显高于GDP,而在稳定增长期的波动性则显著小于GDP;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是电力周期和经济周期的静态协同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两者处于非协同期;之后,两者处于显著的跨区制动态协同期,且处于协同期的电力周期与经济周期在时间上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世界经济周期(World Business Cycle)是指整个世界的经济活动作为一个个具有理性的个体而组成的理性整体所具有的波动现象。当然从广义上说,国际经济周期(International Business Cycle)也是世界经济周期的阶段性表现,主要是从一个国家出发,本国与他国组成的“国际”经济活动所呈现出来的经济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是当期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但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跨国公司本身也成为世界经济周期传导的重要传播者。文章通过实证检验的方法对世界经济周期跨国公司传导路径进行研究,以期明确跨国公司在此传导途径中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使用兰德尔斯等人的"三元组"检验的方法来检验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中的非对称。检验的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周期中存在一定的非对称,主要是由固定资产投资、货币政策操作和价格水平变化造成的。因此,应该根据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特征,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工具来实现预期的宏观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17.
闫斐 《金融评论》2013,(5):86-97
经济周期研究主要关注波动产生的原因和波动的传导机制。随着经济运行中内生因素和微观基础越来越受到重视,理论界对经济周期传导机制的前沿研究也已经深入到对厂商和产品层面的考察,且这一方向已经展示出对现实世界更强的解释力和未来广阔的研究前景。根据所采用的研究框架和分析视角。本文在对不同时期经济周期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介绍了通过厂商和产品层面对经济周期的传导机制进行研究的这一最新进展之主要观点和结论,并对其贡献、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笔者基于1997年~2012年季度经济总量数据,运用Markov区制转移模型对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在不同的经济周期区制内表现出不同的协动性,具有从区制1到区制3逐渐增强的区制依赖特点;金砖国家各区制内发展速度位次相对稳定;中国经济对金砖国家经济协动在"共同低速增长"和"共同高速增长"区制内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在"共同中速增长"区制内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体,其经济周期波动之间呈现出以同一频率波动的经济行为。文章以桂(广西省)、鄂(湖北省)和浙(浙江省)的经济周期与我国经济周期为研究对象,通过做理论分析、对比分析、实证分析,初步判断出地方经济周期与我国经济周期存在较强的同步性,并就地方与我国经济周期存在同步性的原因进行了剖析,这无疑为地方和国家从宏观上把握经济周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世界各经济体自身经济周期的非同时性,各国所处的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通过种种渠道,相互传递挤压,对于各国的经济走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本文从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全球联动开始,对各国经济周期的国际传递机制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贸易,能源,直接投资,金融等四个渠道入手进行论述,说明了世界各经济体之间非同时性的经济周期是如何相互传递和挤压的,并且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