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繁华闹市,街道两旁,林立着各式各样的商场、超市、餐厅……然而消费者进入哪一家却是有选择的。这种选择除了针对购买目的和习惯性选择之外,商家门面印象是影响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商家的门面如同一幅巨大的广告画,如果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与兴趣,他们就会高兴地走进...  相似文献   

2.
生活中,降价促销的活动随处可见.小到街边水果摊,大到各种繁华商圈,无论是日常生活用品,还是高档耐用商品,只要长时间在市场上交换,就会出现降价促销的可能.本文首先分析商品降价促销的经济学原理,围绕生活中各种促销让利活动,区别分析正常降价促销与非正常降价促销的不同表现,最后基于消费者和商家视角找出非正常降价促销的弊端,从政府、消费者、商家的角度对商品回归正常促销轨道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光斗 《经济月刊》2010,(10):116-117
每逢节假日,商家便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消费者。最能吸引消费者的莫过于价格优惠,于是,各种价格优惠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全世界的消费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不是爱买便宜,而是爱占便宜。看到商家送来的便宜那当然是不能错过。这边商家挥泪大甩卖,那边消费者挥钱大抢购,好不热闹。但消费者是真的捡了便宜,还是陷入了商家的价格陷阱,在商家温情拥抱的时候却被捅了一刀?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高技术的产品价格高,利润高,厂家愿意生产,商家愿意销售,大家都能够赚钱;低技术的产品价格低,利润低,厂家不愿意生产,商家不愿意销售,大家都不好赚钱。现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5.
田鹏飞 《商周刊》2013,(15):49-49
所谓的这些‘国际规则'的坚冰待破,也需要中国消费者的觉醒和斗争。你不去争取,他永远不会给你。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就有什么样的商家。  相似文献   

6.
滞留成本、竞争性定价歧视和定价机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很多市场环境下,消费者重复消费同一种商品会产生效用折扣或者消费者喜欢尝试不同的商品特性,因此消费者追求消费多样化,重复消费同一种商品会产生滞留成本。文章采用两期动态博弈框架,研究滞留成本的存在对于企业竞争性歧视定价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此后又进一步研究了企业的定价机制选择问题。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歧视定价机制下,企业会奖励忠诚的消费者,即企业会对重复购买自己产品的消费者(忠诚消费者)给予价格优惠,而对新顾客索取高价;(2)与统一定价相比,歧视性定价降低了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增加了消费者剩余;(3)当企业可以在歧视定价和统一定价两种机制之间进行选择时,每个企业选择歧视性定价机制是均衡结果。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国内外个性化定价的反垄断立法及执法实践的分析,认为个性化定价是对消费者实施剥削性滥用的价格歧视,会对消费者选择能力和市场竞争造成限制.鉴于个性化定价对竞争及社会福利的影响,文章认为,对于个性化定价同时降低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的行为,具有限制竞争的效果且不具备正当抗辩理由,以《反垄断法》第17条予以处理;对降低消费者剩余同时提升社会总福利的个性化定价,按照消费者福利标准,以《反垄断法》第17条予以处理,而按照社会总福利标准且具备正当理由,则不具有违法性;如果个性化定价同时提高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对限制竞争的效果评估则需反垄断执法部门在实践中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8.
利用节日的机会旅游、消费、狂欢,或者在家好好休息,应算是国庆节放长假的应有之义。面对各路商家推出的五花八门、颇具诱惑力的优惠活动,许多消费者以为自己能捡个大便宜,于是不假思索地纷纷慷慨解囊。然而,专家提醒消费者,在商家推出的优惠促销“游戏”中,永远的赢家还是精明的商家。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大众点评网428家在线餐饮商户为研究样本,运用实证分析法研究了在线负面评论与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关系,并重点分析了商家回复对负面评论内容评分与消费者购买决策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负面评论内容评分、负面评论者专业度与消费者购买决策呈正向相关,且星级评论者影响力度较一般评论者显著,负面评论星级评分、负面点评率与消费者购买决策呈负向相关;商家回复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呈正向调节,回复策略与回复质量则呈负向调节,且有回复、精神型回复、长篇幅回复较无回复、物质型回复、短篇幅回复更显著。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在线负面评论的消极影响,充分利用恰当的、及时的商家回复与消费者互动,再辅以其他积极的补救措施,将负面评论转化为正面口碑,以赢回负面情绪的消费者和吸引更多潜在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10.
在一些同时存在消费者寻求多样化购买和拥塞效应的行业,寡头厂商广泛使用基于消费者购买历史进行歧视定价的商业模式,文章建立了动态博弈模型针对这类行业和商业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厂商实施歧视定价源于消费者寻求多样化购买,而且消费者寻求多样化和拥塞效应会导致厂商每一期产生"默契合谋".与统一定价相比,歧视定价会增加消费者福利,降低社会总福利.进一步的定价策略选择研究发现,寡头厂商都会选择获利较少的歧视性定价策略,陷入"囚徒困境"的境地.对于文章所研究的行业,厂商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积极使用这种定价策略,而公共政策不应过多地干预.  相似文献   

11.
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在信息不对称方面,商家处于信息优势,消费者处于信息劣势。本文仅探讨商家是否采取诚实策略,因此,商家的策略空间为(诚实,不诚实),消费者的策略空间为(购买,不购买),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电子商务中交易双方的博弈模型,求解并分析后发现:1.当R1R2(R1表示为商家选择诚实策略,消费者选择购买时商家获得的收益;R2表示为商家选择不诚实策略,消费者选择购买时商家获得的收益)时,模型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解(诚实,购买);2.当R1相似文献   

12.
郑惠莲 《经济论坛》2004,(3):119-120
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商家所搞的形形色色的促销宣传广告中,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有这样一句话:“本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商家所有”。“最终解释权”是现在一些商家搞促销活动常用的一种说法。商家认为,在广告中写上这一句就把自己放在了主动位置上,有了问题,这句话就是最好的挡箭牌。那么,商家所做的促销广告性质如何?保留“最终解释权”的声明究竟有何意义?商  相似文献   

13.
潘蔚  张建春 《新经济》2009,(10):4-9
在“价格”面前,消费者似乎永远没理性可言,但不意味着商家就可以为所欲为——商品价格是玄乎的东西,谁都有自己的算盘。  相似文献   

14.
孙军 《当代经济》2003,(10):24-24
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中,保持商品与消费者一定的相关性,避免过度商品化,这对商家来说过去是个挑战,现在更是如此。从整体上说,品牌在现实环境中的重要性远大于过去。在品牌的管理中,成功的企业是那些能够为消费者营造最激动人心和持之以恒的品牌体验的企业。这些企业将会协同消费者塑造自己的品牌,并且以品牌战略来统领和协调组织各部门的活动。品牌与消费者关系的宽度就成为在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15.
《新经济》2011,(1):15-15
根据各种调查、官方数据及商家和消费者的证实,在中国各地,各种蔬菜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三成到一倍。食用油,水果和一些肉类的价格也上涨。  相似文献   

16.
亚军 《新经济》2011,(9):94-94
商家箴言:乔致庸:国家要是灭亡了,我们也会灭亡,要是国家还在,钱还能要回来。  相似文献   

17.
在网络团购市场交易活动中,消费者的团购意愿不仅受网站行为的影响,而且也受商家行为的影响。本文从团购网站和商家的伦理行为入手,探究消费者感知网站和商家的伦理对消费者团购意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与网站信息质量和售后服务相比,消费者感知网站伦理时更可能参照网站安全隐私的情况;商家服务质量显著影响消费者感知商家伦理;消费者感知网站伦理和感知商家伦理均是通过网站和商家满意度间接影响团购意愿;满意度在消费者感知伦理对团购意愿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消费者对网站和商家的满意度都会显著影响其团购意愿,其中消费者对商家满意度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商家使出浑身解数,促销便是其营销战略中的手段之一.商家通过举行各武各样的促销活动,促进销售.商家的这些促销活动,有效地影响着消费者进行商品选择,对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具有重要影响.与此同时,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对于企业和商家的营销也有重要的反作用,合理地运用消费者的心理能够帮助商家实现其销售的目的.因此,商家和消费者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关系,实现双方的共赢.  相似文献   

19.
王凤英  杨路楚 《时代经贸》2010,(12):141-142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商家使出浑身解数,促销便是其营销战略中的手段之一。商家通过举行各式各样的促销活动,促进销售。商家的这些促销活动,有效地影响着消费者进行商品选择,对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具有重要影响。与此同时,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对于企业和商家的营销也有重要的反作用,合理地运用消费者的心理能够帮助商家实现其销售的目的。因此,商家和消费者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关系,实现双方的共赢。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体操的北京奥运之旅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战绩之时,中国经济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体操"难题:中国经济不知不觉地跳上了自己完全无法掌控的"平衡木"。一直只习惯于在平路上大步疾行的中国经济会选择在平衡木上极力保持平衡并设法安全回到地面,还是试图在上面继续大踏步行走并最终栽下……对结果的预测影响着商家的生死抉择以及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