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荣  赵奕凌 《时代经贸》2010,(6):255-256
大学生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他们的全面发展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在追求。而民族精神教育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要培养大学生民族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要努力开拓网络这个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新领域。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他们的全面发展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在追求.而民族精神教育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要培养大学生民族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要努力开拓网络这个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新领域.  相似文献   

3.
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建设“美丽中国”思想在当前高等教育中的体现。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需要通过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丰富校园文化、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激发大学生民族精神、健全高校规章制度、邀请知名专家讲座等途径来全面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其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能力,以帮助他们在未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唐黎 《经济研究导刊》2010,(20):199-201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教育也是公民道德建设“诚信”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有效地帮助他们自觉树立诚信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莹  阮澎 《经济研究导刊》2012,(15):280-282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是教育部完善高校辅导员队伍培养机制、促使辅导员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型人才之举措,而核心意义是提升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高校的工作特点决定了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率先垂范的道德素质、持之以恒的心理素质、健康强壮的身体素质以及创新管理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6.
在新时期党中央号召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程的背景下,研究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目标、途径,就是要解决怎样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开展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紧密结合起来,这三个主要问题。通过各种途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教育青年,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育敏 《当代经济》2006,(2X):24-25
高校学生党员是大学生当中的先进分子,是全体学生行为的表率和学习的榜样,是党的事业的继承者。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积极培养和发展优秀的青年学生入党,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纪律,他们身上集中了现代工人阶级的诸多优点,但同时要看到他们是一个特殊群体,尚未走上社会,尚未走上工作岗位,他们仍生活在学校这个比较单纯的环境中,思想上不太成熟。因此,如何做好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000万,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思想政治觉悟是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以及人生道路选择的生命线,不仅关系着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更决定着国家未来建设者的整体水平,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处于高校教育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地位上。文章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分析,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着重加强对学生的理论教育,以提升其政治觉悟;发挥高校政治辅导员的教育引导作用;结合网络媒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面典型,带动大学生积极向上;以传统文化为引导,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国家社会发展为契机,树立大学生时代责任感等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世 界是你们的 ,也是我们的 ,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 ,正在兴旺时期 ,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从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对青年人的评价中 ,我们深刻地领会到青年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而大学生则是青年的精英 ,国家未来的栋梁 ,他们的人品素质直接关系国家民族的命运。无论古今中外 ,青年人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在历史上有所作为 ,而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则需要真理的指导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那一天起 ,就把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工作列为重任 ,用革命真理武装他们的头脑 ,引导他们走上革命道路 ,为祖国的独立、民族团结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在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指导革命青年行动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 ,深受三座大山压迫、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终于看见了曙光 ,革命火种首先在北大传播开来 ,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 ,进步青年追求真理 ,纷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 ,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从此 ,中国革命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在马列主义思想指引下 ,广大青年学生集合在党的周围、高举反帝、...  相似文献   

12.
何淑婷 《经济师》2023,(2):151-152+154
新时代呼唤新力量,新时代需要新担当。年轻的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肩负国家使命和责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大批具有时代担当精神的优秀大学生参与到建设中来。文章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普遍缺乏担当精神的原因进行分析,探析高校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优势,指出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健全大学生人格为基础,树立理想信念,提高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勇于开拓实践,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时代担当精神,培养出新一代积极有为、开拓创新的、有责任有担当为建设国家而奋斗的时代青年。  相似文献   

13.
刘刹 《经济研究导刊》2013,(35):130-131,143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高校辅导员工作肩负着从思想、道德、能力、学业等方面全面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任务,而当前在工作理念、工作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因此,凝练、深化理念、优化方法,促进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的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青年是国家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跨入新世纪的中国青年一代,特别是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使命,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我国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进入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世纪,生态伦理教育是解决生态危机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林业院校大学生作为新生社会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其生态道德的水平和观念决定着我们民族的发展和未来。生态危机语境下对大学生开展生态伦理教育有利于使大学生确立生态危机和环境保护参与意识,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感与欣赏之情,引导他们做一个保护生态、尊重生命、善待自然和适度消费的理性生态人。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6,(2)
中国梦是引领当今中国改革发展的理想信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旗帜。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同时也是个人梦。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承担着振兴民族的使命,而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追求与大学生精神缺失的难题,在中国梦的视域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重点探析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中国梦视域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途径三个方面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进步,依法治国理念不断深入人心,高校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并对高校学生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辅导员是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群体,他们的身份决定了拥有高校辅导员的法制素养具有非常重要得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毛呷呷  张云齐 《经济研究导刊》2012,(22):267-268,298
中国的各类民族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重任,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大力扶持,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民族高校学习。对于民族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如何做好其思想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在高校健康成长,对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作为青年中受更多教育的群体———大学生,对他们的培养教育,从一定意义上看,关系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社会的走向。社会思潮是重要的社会意识形态,当前中国多样化社会思潮呈现出的新特点与大学生的认知模式相投,对大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挑战。通过对当代中国多样化社会思潮进行解读,分析出其对大学生教育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政策。  相似文献   

20.
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现形成的重要时期,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党建为核心,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坚持全方位育人,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强大合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