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等粮     
成本上升涨价预期导致“惜售” 德州市黄河涯镇崔庄村粮农崔风全今年种了5.5亩小麦,大约收了4500斤,单产800斤左右。“不卖,再等等。”崔风全说,按市场价1元/斤出售,可以“变现”4500元。但由于柴油、劳务等价格上涨,增加了生产成本。去年40元/亩的收购价,今年涨到50元/亩,播种价也从去年10元/亩涨到今年15元/亩。  相似文献   

2.
六五期间,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芝麻等的生产和布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小麦的面积83年比81年减少50多万亩,其中黄淮平原增加了990多万亩,黄海平原却减少了近1400万亩,而总产则增加了196亿斤,其中黄海平原增加了65亿斤,黄淮平原增加了131亿斤。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毕节县万亩旱地绿肥聚垄耕作法的技术经济试验,从1989年到1991年三年时间,已获得了显著成效。大量的观察记载资料表明:这种耕作方法具有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改革耕作制度,恢复农田生态系统平衡、提高复种指数、增加耕地亩产,提高经济效益等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4.
据江苏镇江市24户130亩稻麦种植面积的农产品成本核算资料,1989年三麦水稻作物的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经济效益不理想,投入虽有所增加,但实物量增加较少,投入产出不协调。主要表现是:一、生产成本持续上升 1989年,三麦水稻两种作物的平均亩成本为378元,比1988年增加118元,增长45%,其中小麦亩成本为164元,比1988年增长50%,水稻亩成本为214元,比1988年增长42%,平均每百斤小麦收入25.3元,比1988  相似文献   

5.
农民增收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最近我们在苏北的响水县,走乡串村与农民面对面交谈,了解增收之难,谋划增收之策。种什么赚钱?张木山,47岁,一家四口人,是张集乡张湾村的种粮大户。他说:"我家种了16亩半小麦,种子、化肥、农药、耕耙、脱粒、割、运、晒场,都算下来,种一亩小麦要270元。去年天气不好,小麦一亩收了500斤,平均是三角七一斤,一亩地收入185元,要亏85元。你们问为什么不种别的东西?我哪里晓得种什么赚钱?种小麦不赚钱,也不赔钱。小麦价再低,也有人要。要是种别的,市场不好,卖不出去,又不能吃,更要亏本。"小尖镇葛庄村农民葛胜勇,39岁,种了8亩多水稻,算下来,每亩能赚37元多一点。问他为什么不算算种什么赚钱,他说:"有什么算头,人家种什么我  相似文献   

6.
渝水区珠珊镇庄上村委板桥村民小组地处城市郊区,全村82户、315人,耕地面积285亩,其中水田200亩,旱地85亩。1996年早稻亩产700斤,二晚亩产900斤,棉花亩产皮棉200斤,人均收入2200元。该村村办企业有预制板厂5个,锯板厂5个,拉丝厂...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巴中市渔溪镇农技站连续四年在白答村4社进行小麦—玉米—花生—沙参旱地粮经混作四熟示范种植,获得了亩均产值4963.74元的好效益。现将他们的做法介绍于后: 一、深翻炕土,重施底肥。冬前深翻炕土(深26~30厘米),按亩用有机肥1500千克、磷肥40千克、钾肥3.5千克、锌肥1.5千克,拌均撒施。深挖细耙后对开分厢,一般以84厘米比84  相似文献   

8.
一、农田型立体农业的类型广汉县农业正沿着现代化轨道迅速发展。他们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创造了高产、高效、低耗和“三个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统一的农田型立体农业。其较佳的种植模式有以下13种类型: 1.油菜(小麦)——中稻+养鱼型。1985年全县已推广面积1.3万亩,1986年达到2.5万多亩。据典型调查,高的平均亩产水稻可过千斤,鱼过百斤,前茬收油菜籽340斤或小麦700斤,亩收入600元以上,比单一种植麦稻或油稻增值40%。 2.油菜(小麦)——早稻——秋红苕(秋蔬菜或川芎)型。1985年全县推广面积6.23万亩,占水稻面积的15%。  相似文献   

9.
1984年初我场试办职工家庭农场,我和妻子两人承包了120亩土地,当年生产粮食19,850斤,甜菜104,422斤,黑瓜籽7,400斤,以及其它农产品,产值达21,068元。上交企管费、劳保费、税金和利润共计2,693元。纯收入3,764元,劳均收入1,882元,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一年的实践使我认识到,兴办职工家庭农场,是改革国营  相似文献   

10.
小麦收割已进入尾声。小麦市场价格在经历了4、5月份的下跌后,基本平稳,并有回升之势。河南地区新小麦收购价0.68元-0.72元/斤,江苏、湖北、安徽等地收购均价为0.73元/斤左右,均较前期上涨了40元-60元/吨不等。四川小麦收购价更是节节走高,从开秤初期的0.70元/斤,一路涨至0.75/斤以上,绵阳、德阳等地甚至达到了0.79/斤。后市小麦价格还会继续上扬吗?上扬空间有多大,会超过今年春节后创下的高点吗?带着这些疑问,本文从基本供求、宏观经济政策和价格周期等方面来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得出一个较为客观的结论。一、基本供求(一)生产方面我国小麦生…  相似文献   

11.
晋县桃园公社西赵庄第一生产队今年把村边10亩“鸡狗地”和16亩边远旱地,包给了三户社员经营,共包干费1,607元,一年来,取得了显著效果。这26亩地多是种的瓜、菜、花生等经济作物,共可收入现款3,278元,比承包费多1,671元,比去年实收入的1,090元增收2,188元,亩增收84.1元,其中集体增收517元,户得1,670元。  相似文献   

12.
凤阳县属于江淮丘陵。全县土地面积288万亩,其中:浅山63万亩,岗丘183万亩,平原32万亩,湖泊9万亩。包产耕地108万亩,其中旱地65万亩,占60%;水田43万亩。全县总人口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万,人均耕地2.3亩。 在历史上,凤阳是逃荒要饭的穷地方,解放后仍是安徽有名的低产区。三中全会以后,凤阳实行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面貌发生巨变,粮食每年增产一亿斤。 1979年,全县粮食总产4.4亿斤,比历史最高年产量的1977年增20%,油料总产1,250万斤,比1977年增2倍,人均收入150元。1981年粮食总产6.4亿斤,油料3,715万斤,分别比1980年增28%和80%,人均收入297元。1982年预计粮食总产7.1亿斤,比1981年增11%,人均收入可达340元。国家年征超购粮食任务为5,400万斤,油脂任务为70万斤,1979—1981年全县共交害4.4亿斤粮,1,595万斤油。今年可交售粮食2.6亿斤,油脂800万斤。  相似文献   

13.
据中国科学技术部相关部门介绍,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优质高产多抗专用小麦分子与细胞品种创制"课题取得重大成果,育成高产优质、抗病与广适性小麦新品种45个,累计推广8012万亩,按亩增产25公斤计.获社会经济效益40亿元。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场职工的积极努力下,一年来在小麦生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全场77,222亩小麦(粘土地占60,542亩,沙土地16,689亩),总产量14,527,651斤,平均亩产188.12斤。其中老地面积25,318亩,总产量7,594,077斤,平均亩产299.94斤,较1958年老地亩产250.3斤,增产19.83%;新开荒地37,704亩,总产量5,272,238斤,亩产139.8斤。此外,去秋以来新接收附近村庄的小麦地14,209亩,总产量1,661,316斤,亩产只达117斤。全场大面积丰产方亩产500斤以上的总计有3,223.82亩,其中500—600斤的有2,519.4亩;600—700斤的有256.1亩;  相似文献   

15.
<正>基本面分析(一)小麦供需平衡预计2013/14年度全国小麦总产约2098亿斤,较上年度减60亿斤(统计局数据冬小麦产量2313.4亿斤,较上年增29.6亿斤)。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进一步提高201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至1.18元/斤,但受耕地和水资源等因素制约,2014/15年度冬小麦播种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预计全年小麦播种面积约3.6亿亩。受国际国内小麦市场价差影响,国内小麦进口量较往年增多,初步预计年度小麦  相似文献   

16.
大通湖农场最近以约20天的时间完成了11,000亩的垦荒播种冬小麦工作。这个面积预计可生产粮食130万斤,可供3,000人一年的食用。该场东面的北洲子是一片5万亩土质肥沃的荒洲,地势平坦广阔,适于水稻、棉花、小麦的栽培,尤其宜于机械耕作。  相似文献   

17.
具体分析彭山县近年油菜生产滑坡的因素虽然较多,但主要是以下三条:一是农产品比价不合理,农民增麦(小麦)抑油(油菜).1985年,国家收购油菜籽按倒四六比例计价,每100公斤一级油菜籽为99.06元,同级小麦每100公斤定购价42.40元(与市场价相差不大).按当年油菜,小麦平均亩产分别为124公斤和257.5公斤计算,比价为1∶2.33.即种一亩油菜相当于种1.13亩小麦的收入,农民觉得化算.愿意多种油菜.但是近几年来,粮食定购价格未作大的调整,可是随着粮食供求偏紧市场价格逐年看涨.1988年,市场每100公斤小麦价格为84.00元,每100公斤油菜籽尽管国家按倒  相似文献   

18.
龙海县位于福建省南部九龙江下游,是全省有名的粮食高产县,也是重要的商品粮、油、猪基地县之一。这里盛产稻谷、花生、甘蔗、水果、水产品等农副产品。1981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6亿斤,油料430万斤,生猪17.6万头,水产品50多万担。同时,社队工副业也有一定的基础,1981年社队企业产值9,62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6%。实行生产责任制一年多来,龙海县农村发生了更加喜人的变化。1981年全县三级经济总收入达20,878万元,比1980年增长13.8%;粮食总产量增加667万斤,增长1.03%;社员人均分配水平152元,增长21.3%。今年春收作物又获大丰收,全县13万亩小麦,平均亩产314斤,比去年每亩增产44斤。农民收入增加后,去年全县新建住房22,733间,平均每个生产队5.5间,社员储蓄存款也比上年增加45.7%。  相似文献   

19.
新疆吐鲁番红星农场第三分场运用深耕密植等先进的耕作方法,创造了棉花的高额丰产。这个分场第一生产队由共青团员徐海甲、薛明哲管理的丰产田内有1.17亩地,共产籽棉3,919.73斤,平均每亩产籽棉3,350.2斤。按衣分率36.3%计算,平均每亩产皮棉1,214.64斤。九月二十二日以前.已在这块地内摘回籽棉2,527斤。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南海县西樵区农科站,开展在稻田边砌水泥砖,筑基养鱼的试验获得可喜的经济效益。 1980年冬,该站选用一块6.4亩稻田,速成种养两用田,1981年纯养家鱼,获得年亩产1,072.6斤,除去砌基成本,获纯收入730.7元。1982年继续用以养鱼,亩产1,290.3斤,纯收入达1,188.1元。1983年又将3.5亩稻田建成两用田,冬春夏季养鱼,秋季种水稻,养鱼亩产837.6斤,稻谷亩产1,002斤。两项共纯收入651.7元,比改建前种双季稻,亩产稻谷1,761.9斤,亩纯收入159.9元高3.07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