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3+1"人才培养模式为基本框架,以机械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需求为切入点,从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确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等方面探讨构建适应机械类本科专业的"3+1"人才培养模式,并探索相关的运行条件,以期为机械类本科专业开展"3+1"人才培养的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双证教育"是开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步骤,是完善独立学院育人功能,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途径。"双证教育"的开展将独立学院办学优势充分发挥,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发动机",强化高等院校人才"出口"质量,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航标灯"。本文从独立学院双证体系教育的意义出发,对当前"双证教育"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剖析,就独立学院如何有效的开展"双证教育"提出建议和举措。  相似文献   

3.
地方普通师范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需要探索非教师教育发展道路。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成人高等教育多年的办学实践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理论应用以及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通过实施资源共享、分段教育、专业衔接、创建"双师型"队伍、调整课程、成职渗透和提高素质的培养模式,实现"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4.
地方普通师范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需要探索非教师教育发展道路.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成人高等教育多年的办学实践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理论应用以及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通过实施资源共享、分段教育、专业衔接、创建"双师型"队伍、调整课程、成职渗透和提高素质的培养模式,实现"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构建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设计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咏松 《新西部(上)》2010,(4):175-175,179
构建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设计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产学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人才培养和岗位需求零距离目标的实现.职业院校应从模式设计、师资配置、教学管理等方面入手,推广强化"设计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教学.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双一流"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人才培养范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人才培养范式的变革策略;针对案例高校进行了专业综合评估,以探索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路径。文章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变革策略要求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心,面向未来培养创造性思维,改善和重建教学体系;第二,开展高校本科专业评估,寻求一流专业的建设路径,是"双一流"和"新工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王治力 《特区经济》2015,(2):159-160
近年来,职业教育得到了政府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加大了职业教育的推广力度,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学校模式、企业模式、合作模式是职业院校中最主要的三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较好地降低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认可。本文先对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概述,然后对其实践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了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策略,希望能为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大力推行产学研合作,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目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是有些许不足。运用"订单导向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规避"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风险,有利于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通过对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以及优化评价方法等方面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既可以帮助学生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也提高了职业院校的声誉。  相似文献   

9.
社会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学教育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为此,首先要明确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把握个性培养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突出个性的各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适应个性化复合型人才采用"通识教育—专业培养—多元发展"三阶段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实践育人体制,培养个性化应用型人才,我们尝试提出构建"专业基本技能—综合实践技能—实践创新技能"三层次的实践训练系统;搭建自主探究平台,培育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提出建立起"教育环境—训练体系—激励机制"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学研产训"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由校企双方结合业界最前沿的技术和行业未来最新的人才需求,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工程实践等方面进行创新,共同制定的更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2.5+1+0.5"联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共建,实现了人才培养标准与产业前沿应用人才需求相结合,线上教育与线下实训相结合,实施了CDIO工程实践教学的"真"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西安财经学院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西安财经学院近年来紧紧抓住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强化实践教学等几个环节,在构建"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代金平  张东 《重庆与世界》2013,(10):18-20,28
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和工作中心,而需求满足和主体满意是当前高校办学与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重要衡量指标。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代高校纷纷探索和构建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需求导向模式,依托行业、适应社会,充分激发社会多主体的需求机制,让产学研各方共同参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把握人才培养"需求—满足"结构和多元主体"多层次满意"要素特征,构建以搭建董事会平台、需求层次排序、优化合作机制、加强质量评估等为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国内外典型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在校企合作机制、教学资源、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全方位探析人才培养对策,并创新性的提出"工学交叉,协作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现有酒店人才培养方式和校企合作方式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双创型"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融创新与创业为一体的学生培养模式. 高职高专学生特点使培养"双创型" 人才具有对象优势, 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平台为培养"双创型" 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以"实践" 为特征的教学体系是培养"双创型" 人才的基础; "双创型" 人才培养满足了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高质量的"双师型" 教师队伍是培养"双创型" 人才的关键; 虽然"双创型" 人才培养有着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 但是"双创型" 人才培养也有很长的路, 需要不断地探索、 实践.  相似文献   

15.
广西区"工业化、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以及"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坚持可持续发展,着力推进生态广西建设"发展目标,对能源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人才培养如何结合广西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形成广西能源人才的培养特色?文章初步分析了新形势下广西能源行业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人才需求趋向,提出构建广西能源人才培养特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的方法,从而突出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应用型教学.  相似文献   

17.
气象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对于提升气象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现实基础,提出了"创新导向、应用为本"的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理念,据此提出了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4种模式,并进一步明确了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发展》2013,(6):52-52
兰州城市建设学校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目标,以建设行业和建筑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效果显著。2013年4月11日,学校被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及财政部确定为全国1000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之一。理念创新:以行业需求为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不断完善《兰州城市建设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是高职院校提升就业质量的核心.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要改革毕业综合实践活动,保障学生技能训练与就业岗位间的无缝对接;要落实好"双证书"制度,使职业教育与工作岗位实现"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20.
高淑艳 《魅力中国》2010,(5X):120-120
二十一世纪是激烈竞争的社会,是科学知识飞速发展的社会,我们更注重的是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主要任务就靠教育,随着教育体系改革,教育思想逐渐是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