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牌广告共鸣实质上体现了消费者与广告中品牌的一种紧密的心理联系,通过与品牌的情感互动,消费者会感觉到该品牌能够反映自己的情感并且可以通过该品牌为媒介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因此会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和依赖,获得较高的品牌忠诚度.本研究发现消费者对广告中品牌的共鸣实际上体现为消费者对广告中的品牌理念、代言人、广告形式、广告场景的共鸣四方面,本文把这四方面命名为理念分享、形式欣赏、人物认同、场景相识,并且验证了消费者对这四方面的共鸣对品牌认知、品牌偏好产生显著正面作用,从而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2.
广告打动人心的最好办法就是从调动受众的情绪、激发受众的情感作为出发点,以缩小广告诉求对象与消费者心理之间距离。使受众在心理得到“按摩”的同时,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接受广告传播的信息,为产品或服务的促销作好重要铺垫。情感广告就是通过影响消费者的情感,带给他们心理附加值或情绪上的满足,在其心理上产生积极的品牌态度和反应。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的消费形式下,如果在电视广告的表现中能充分注重并恰当利用人的情感,通过富有人情味的广告诉求,营造出激起人们情感的氛围,就必然能深入人心,产生共鸣。许多成功的广告创意,都是在消费者的情感方面大做文章,从而脱颖而出的。因此,情感诉求在电视广告中的表现是必不可少的。广告的情感诉求越多,越具有人情味,就越能赢得消费者的情感共鸣,越能打动消费者,吸引消费者,激发他们的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4.
<正> 精心制作的广告易引人注意、启发联想、加深情感、增进记忆,最终促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广告只有针对消费者的特定心理进行制作和策划,才能对消费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在广告的制作和宣传中,可以运用以下心理策略。  相似文献   

5.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对广告的要求越来越高,广告的表现形式,表述内容和使用手法丰富多变,而影响广告吸引受众的心理因素也越来越复杂,本文将从消费者的情感、想象、购买行为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分析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与广告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成功的广告,一定是有效的。有效的广告必须建立品牌,必须为品牌建立消费群麦肯的卖点就是脉动,就是洞察消费者的内心世界,预见未来消费趋势品牌的实力主要取决于它和消费者在情感上的亲和度  相似文献   

7.
广告的目标受众是消费者,在人们的社会心理和市场竞争日新月异的今天,它的表现形式更应该向艺术化的方向发展.所以,没有强撼的艺术感染力的广告是很难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的.本文从广告创意和广告创意的作用两方面阐述了广告创意在当今商业社会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大量的广告信息冲击社会,使消费者目不暇接。在广告攻势下,消费者的心理不可避免地产生保护性抑制情绪。要有好的效果,广告首先必须能够缓解消费者的排斥心理,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广告传递的信息。在产品生命周期引入期和成长期,产品的竞争对手不多,产品的优势比较明显,而且消费者对产品不熟悉,这时为了更好地配合产品的导入,一般都采用功能诉求或名人广告策略。到了商品生命发展周期的成熟期,产品自身功能上的优势已不明显,必须采用其他的表现方式,这时,往往涌现出诸如幽默广告、情感广告等表现形式。由于前期的商业…  相似文献   

9.
企业广告不仅要把商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而且要把美感、情感传递给消费者.广告集社会学、美学、心理学、市场营销学、声电学、文学、语言学等于一身,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在激烈的商品市场竞争中,广告要以新颖别致的词汇,言简意赅的语句和生动有趣的修辞手法,才能博得消费者对商品的信赖和喜爱.广告英语作为一种相对独具特色的应用性语言,在修辞方面具有很多特色.本文就广告英语中的词法特点、句法特点及修辞手段进行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广告也不例外.广告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越来越被企业及消费者所青睐、所认知、所重视.但从广告的末端来看,消费者对广告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广告效果.电影<天下无贼>中就有宝马汽车、惠普笔记本电脑、佳能数码摄相机、NOKIA手机、长城润滑油等各种品牌;2005年春节晚会上也可以看到各种产品灌穿在节目当中…….这种新颖的方式吸引了众多消费者虽已疲惫的眼球,但却产生了购买欲望,拉近了消费者与品牌(产品、商标等)的情感关系.我们将这种广告形式称之为"隐性广告".  相似文献   

11.
现代的产品不仅仅单一的体现在它的使用功能,同时也会体现消费者的诸多个人特征。在设计过程中,通过产品的外形、色彩、材质肌理这些视觉外观给消费者以情感体验无疑可以在同类产品中得到一定的竞争力,因此,产品广告通常将卖点聚焦在消费者购买和拥有该产品的"情感利益"上。情感作为消费者行为的驱动力,它在"设计师——产品——消费者"这一模型的实现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产品设计的重心也从物质功能设计转向精神功能设计。  相似文献   

12.
价值、规范、习惯、身份和情感这五种“机动圈”是诱使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有效广告,读者朋友若按此法一试,定会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13.
《企业经济》2017,(2):82-87
消费者生成广告作为互联网环境下影响品牌塑造的新形式,深刻改变了传统品牌管理思维。本文通过对消费者生成广告的文献回顾表明,现有研究主要从公司征求、信息含义以及广告内容等角度,探讨消费者生成广告类型,提出消费者生成广告的自我概念感知、自我享受、社区交互、权力赋予和集体创作等五类动机,证实了品牌信任、来源可信度、相似性、广告性质等因素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并从内容协同和渠道协同角度出发对消费者生成广告与企业的协同效应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研究的局限,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情感因素是人们接受信息渠道的“阀门”,在缺乏必要的“丰富激情”的情况下,理智处于一种休眠状态,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对周围世界表现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只有情感能叩开人们的心扉,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情感诉求是指针对消费者的心理、社会地位或生活需求,表现与广告主体相关的情感和情绪,引起消费者情感上的共鸣,产生购买欲望和引导消费行为。它采取“动之以情”的方式,冲击消费者心理,引发人们的某种感情、情绪,进而产生适当的反应,最终达到销售产品或服务的目的。因此,在广告创意中有效地运用情感诉求,不仅能够强化人们对产品的好感,而且更有助于建立对产品的忠诚度。如果说理性诉求获得的是消费者的信任的话,那么情感诉求获得的是消费者真诚的爱。理性诉求犹如磅礴而泻之瀑布,势如千军万马,显示着阳刚之气的冲击力。而情感诉求犹如涓涓细流,显示着润物无声的阴柔之美的影响力。随着现代社会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逐步地改变着。这也把人置人一个永无休止的技术空间,这个时代给人的最深刻感受就是无助、无奈和恐慌。因此人们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更关心情感上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最明智的选择就是,从情人手,寻求产品及广告诉求与目标消费者情感联系的纽带,使受众受到强烈的感染和冲击,从而激发其强烈的购买愿望。  相似文献   

15.
周变丽 《企业研究》2013,(4):191-192
情感消费时代的到来使许多商家越来越注意情感广告的作用,近年来,情感广告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情感广告的优势在于把广告把人类的情感结合起来,通过打动人进而促进产品的销售。文章从情感广告的定义谈起,通过大量的案例归纳出进行情感广告创意应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16.
广告攻心战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营销传播中,除了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又出现了网络、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新的传播渠道,普天盖地的广告对广告受众的接收能力无疑是一个考验。而普通受众对各类信息传播唯一的防御工具就是采用“浅尝方式”,即把购买决策过程中的信息收集量局限在最小的范围内,而不会去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思考接收到的信息。这就要求企业在了解消费者广告心理的基础上,向消费者传播的信息一致、连贯,简单明了,易懂易记,用攻心战打开情感的闸门。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企业对广告的重视让消费者的世界变成了广告信息的汪洋大海,无论消费者是坐在公交车上、走在路上还是在电梯口,广告都会扑面而来,就连每天打开电脑都有无数广告垃圾邮件让消费者避之不及.而且,真信息和假信息相互混杂,消费者不得不花很多时间来辨别和确认这些信息.消费者已处于广告信息疲倦的状态,户外那些长篇累牍甚至企业的广告投入产出比不再像从前那样值得称赞.  相似文献   

18.
搞商品经济离不开广告,应当说多数的广告都是名副其实的。但是也有的广告把关不严,出现了虚假广告,这种行为是违法的。 我国《广告法》第4条明确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第38条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对广告的重视让消费者的世界变成了广告信息的汪洋大海,无论消费者是坐在公交车上、走在路上还是在电梯口,广告都会扑面而来,就连每天打开电脑都有无数广告垃圾邮件让消费者避之不及。而且。真信息和假信息相互混杂,消费者不得不花很多时间来辨别和确认这些信息。消费者已处于广告信息疲倦的状态,户外那些长篇累牍甚至企业的广告投入产出比不再像从前那样值得称赞。  相似文献   

20.
广告与法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社会里,广告已经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重要纽带。为了规范广告活动,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发挥广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了广告工作的准则和法律责任:1.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