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际上,自人民公社解体以来,为了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村社合作经济组织已经经历了近30年的改革、建设历程,只是一直在摸索、探索之中,以村社为基础的集体经济的改革与建设,也始终没有找到“最佳企业体制”。历史已经证明,目前的村社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有很多弊端,  相似文献   

2.
如何将农民组织起来?“三农”学者李昌平在《再向总理说实话》一书中提出了建立“村社共同体”的构想。 初看,农民村社共同体与人民公社制度似乎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去年十一月中旬,本刊记者在北京采访了李昌平,经过深入交谈,我们发现,李昌平提出的农民村社共同体并不是“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简单复活,而是有了全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城乡一体化是在生产力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在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中,面临着农村社会保障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两个瓶颈因素的制约。只有这两个制约因素得以解决,城乡一体化建设才能顺利推进。本文就如何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及如何进行现行土地制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建立村社制度是建立最低成本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土地股份合作制是将股份合作制引入农村土地经营体制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产权结构和运行机制.是农村土地制度从经营体制层面推进到产权层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仍存在抗灾能力弱、大中型水利与农户灌溉不对接、灌溉碎片化及可持续性差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所在和行为逻辑,发现取消农业税费后村社集体力量削弱,基本退出农田水利事业,村社成了当前农田水利建设的一块短板。针对此问题,文章提出要确保村社的基本利益、采取多方激励措施以及增强公共利益导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乡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是一个内嵌于社区内生秩序的复杂体系。小农经济形势下,社区"场域"的"熟人社会"特性催生出精英群体引领公共产品供给的基层治理路径;其"结构互动"的生成逻辑与公共产品的制度外筹资模式,在组织层面上决定了村社需作为"国家"与"社区"的介质承载起社区内公共产品供给的主导责任。当前村社公共产品供给最需解决的问题,在于借助国家资源来激活村社内部的组织力量,通过强有力村社组织的建设来实现农户的"组织化",从而在"统"的层面上确保村社基本公共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6.
何伟民 《魅力中国》2014,(6):377-377
目前,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企业改制和企业职工身份置换工作势在必行。青年职工作为国企的骨干力量和改革的主要动力,对国企改革的成败起重要作用。共青团作为广大青年广泛参与的先进组织,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切实引导、团结、服务青年,是共青团组织厦广大团员、青年在新的历史时期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三个文明建设的有益探索,也是团组织加强对企业团员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辽宁经济》2005,(6):1-1
当前,我省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仍处于攻坚破难阶段,面临着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企业社会负担沉重、结构不合理等。深化企业改革,就是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辽宁振兴的关键和前提,把深化企业改革作为体制机制创新的突破口.理清改革主线,明确改革重点,扎实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8.
章文光  杨谨頔  邓梁斯 《改革》2022,(11):95-105
在现有制度、技术和市场等的约束条件下,小农户组织化成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通过文献回顾和逻辑推演,基于“合作剩余”视角提出“小农户组织化”分析框架,并运用皖北X县案例进行佐证。研究发现,基于效率和公平的内在要求,小农户组织化可以村社组织为载体,地方政府、公司、村社组织、农业大户和小农户等多元共治主体可实现分工协作和要素互补,生成合作剩余,并在保护小农户利益基础上构建多元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分配合作剩余。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组织化问题首次进入党的政治报告。如何把农民组织起来,近些年来各地进行了不少的探索,但中国到底需要何种最基本的农民组织形式,远还没有形成共识。"三农"学者李昌平在其《再向总理说实话》一书中,大胆提出了一种新的农民组织形式——农民村社共同体。说其新,也许并不恰当,李昌平的村社共同体设想中,影影绰绰晃动着人民公社"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影子。本刊本期调查的河北省晋州市周家庄乡,被李昌平称为最符合村社共同体的标本,长期以来就被少数媒体讥笑为"最后的人民公社"。  相似文献   

10.
《中国老区建设》2014,(9):29-31
对于江苏省句容市戴庄村,我们并不陌生。这里有全国闻名的赵亚夫,还有被称为“真正的合作社”的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 对于戴庄,更值得我们探讨的是合作社的“戴庄模式”的优势在哪? “戴庄模式”的核心在于“村社合一”,就是村两委领办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周静 《理论观察》2015,(3):49-50
农村妇女是村社管理的重要主体.在精英——民众、留守——流动的类型呈现中,这一群体参与选举及治理的行为有显著分化,参与意识、能力、方式等表现各异.提高农村妇女参与选举及治理状况以发展基层民主,需要分类指导,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2.
从传统分散“单体结构”式村落到新型村社共同体的发展,既是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基本路向,也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趋势。近年,四川省将新农村综合体作为实现“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示范建设的主导模式和重要载体,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对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仍缺乏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学理论证。该文从“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切入,系统构建了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体系框架,提出了相应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3.
正编者按:村社组织换届工作启动以来,宁波坚持高站位系统谋划、高质量组织实施、高水平推进落实,村社组织换届工作抓出了好效果、创出了好经验、换出了好局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市2803个应换届村社已基本完成换届工作,整个村社组织换届工作平稳有序、进展顺利。在换届过程中,全市各地奏响"换中干、干中换"主旋律,全面推行"开门一件事",让群众看到了实打实的换届新气象。本刊特刊发4则"开门一件事"优秀实践案例,展示新任村社班子"上任即奔跑、上马就开干"的实干风采。  相似文献   

14.
刘红星 《发展》2006,(5):61-61
为了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和第三产业发展进程,优化城乡结构,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甘肃省华亭县建设局结合实际,在中共华亭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城镇化建设围绕建设西部绿色煤都和撤县设市目标,按照“东区抓完善、西区抓扩建、整体抓规划,局部抓特色”的总体思路,坚持以规划设计作为统揽,以项目建设为依托,以经营城市为突破口,按照县城、重点小城镇、集镇、村社四个层次,紧抓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四个环节,不断优化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全县城镇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提前完成了“十五”城镇建设的各项任务目标,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日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其中运行经费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镇巴县把建立健全村级组织经费保障机制作为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农村财务管理水平和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重要举措来抓,积极探索村级组织经费保障制度框架和操作流程,并在全县推广运用,基本实现了“财务管理规范化、干部报酬制度化、组织运转正常化”的目标。该项改革,获得2008年度汉中市财政改革创新奖,并在全省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工作现场会上做了交流发言。  相似文献   

16.
加大网络学习覆盖面,大力推广网络自学.开展“强党性、转作风、奋力追赶超越”专题网络学习培训,进一步加大网络党校学习平台建设力度,大幅度提升网络容量和学习浏览速度.组织专人上传视频文本课件500多个,学习对象覆盖全县各镇、各部门全体科级干部、普通党员干部(含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和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村社党组织书记、村社主任和大学生村官)等三个层面5980人.  相似文献   

17.
“新合作张掖公司异军突起.网络覆盖到全市6个县区30个乡镇300多个村社,在9月底实现商品销售1.83亿元,净利润353万元。目前,新合作组织在全市农村商品配送的网络框架已经形成,供销社失去的阵地得到恢复。‘新合作’为张掖市社开创了发展的最佳时机”——这是新合作连锁商贸公司在甘肃省张掖市2008年的最新成绩。这家在全国14个省份拥有20家区域控股子公司.发展直营店、配送中心600多家,  相似文献   

18.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已经结束,但党的先进性建设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按照先进性建设的目标,对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等都对今后我们组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组工干部应深刻认识和把握党的先进性的科学内涵,将党的先进性贯彻到组织工作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居住条件改造、污水垃圾处理、安全卫生用水、道路通畅便捷、村社绿化美化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正>村社组织换届,三年换一次,一换管三年。换届成功与否,事关基层稳定、基础牢固。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截至5月25日,10个区县(市)和大榭开发区、国家高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杭州湾新区的2466个村和562个社区组织换届基本完成。换届后,村社班子结构素质明显改善。主要体现为"五升一降":村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