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夏菡 《英才》2007,(6):36-36
2月初,厦门紫金铜冠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发出要约收购英国上市公司蒙特瑞科的公告。截至4月30日,紫金铜冠最终收购蒙特瑞科的股份比例达89%,成为中国企业收购英国本土上市公司第一案。 英国蒙特瑞科是一家总部位于伦敦的采矿公司,在英国伦敦交易所中小企业板(AIM)上市,收购前的市值约为7890万英镑(约合12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2.
论上市公司强制性要约收购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又称公开收购,是指收购人通过向目标公司股东公开发出要约的方式购买其持有的股份,从而获得目标公司控制权的行为。对要约收购按其是否出于法律义务,可分为自愿要约收购与强制要约收购。前者指收购人在自主愿意的情况下进行要约收购;后者指收购人持有目标公司一定数量或比例的股份时,法律要求收购人必须向该公司其余股东进行要约收购,而且对收购条件也有限定。我国《证券法》第81条对强制要约收购制度作了规定,但在对要约收购条件、期限、变更、撤回及要约后行为,反收购措施规制的规范上都存在偏差或缺漏。在今后立法或司…  相似文献   

3.
我国企业杠杆收购财务风险形式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杠杆收购的实质是举债收购,与其他并购方式相比,承担巨大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信息风险、偿债风险、汇率风险及内部风险等,为加强对杠杆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应采取正确选择目标企业、科学评估目标企业价值、税后提取偿债基金、充分利用套期保值、合理选择支付和融资方式等措施,使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比较安全的范围内,使我国企业在激烈的并购浪潮中日益壮大。  相似文献   

4.
我国早在1993年12月22日就颁布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对上市公司收购作出了相关规定。1998年12月29日颁布的《证券法》第78条明确规定,上市公司收购可采取要约收购或者协议收购方式,这在立法上肯定了要约收购的合法性。《证券法》对要约收购的信息披露和要约收购的有关规定较《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更为严谨,明确规定了要约收购的有效期的上、下限和收购人的强制全面要约收购义务,提出了要约豁免的情形和条件。但其中相关规定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2002年9月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股东持…  相似文献   

5.
王艳 《财会通讯》2008,(1):53-54
要约收购是指收购者以公开方式向被收购公司的所有股东发出购买其所持股票的要约,以实现收购目的的上市公司收购方式。要约收购是上市公司收购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1999年施行的《证券法》对要约收购作了专门规定。2002年,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进一步对要约收购予以了规范。2006年修订后的《证券法》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针对变化的形势,  相似文献   

6.
2005年10月31日,中国石油宣布对旗下吉林化工、辽河油田和锦州石化三家上市公司同时发起要约收购。2005年12月15日,对锦州石化和辽河油田的要约收购顺利完成,并于2006年1月4日退市。2006年2月12日,吉林化工的要约收购期限届满,并于2月20日退市,标志着中国石油全面完成对三家子公司的要约收购。此次收购,是国内首次以终止下属公司上市为最终目标的要约收购,是首次同时对三家上市公司发出要约收购,是首次横跨中国大陆、香港和美国三个证券市场的要约收购,也是首次有条件的要约收购。在此之前,2002年,中国石油还以“净壳”转让方式成功整合石油…  相似文献   

7.
一、日本王子造纸敌意收购过程 王子制纸(OJI Paper)是日本销售额最大的造纸企业,2006年7月3日,王子制纸纸向日本排名第六的北越制纸(Hokuetsu Paper Mills)正式发出要约,准备出资14亿美元进行公开要约收购(TOB),从而将北越制纸并于自己的名下.若此项交易成功,王子造纸将跻身世界前列的第五大造纸企业,也将重新划分日本造纸行业格局.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2001,(2):16-19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活动应在发展中求规范,在规范中求发展。监管部门表示今后将一律不豁免企业全面要约收购,大力支持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质性资产重组,推进资产重组从协议收购向要约收购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 2003年4月9日,南钢股份(600282)的一纸公告掀开了我国证券市场新的一页,国内证券市场首例要约收购浮出水面。随即又有成商股份、江淮动力等数家公司发出关于要约收购公告。尽管这些要约收购与真正市场化的要约收购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体现了很多的中国特色,但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收购活动走向市场化具有开创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要约收购旗下的吉林化工、锦州石化、辽河油田三家上市公司为标志,寻找有望被集团公司“私有化”的上市公司股票成为最令投资者兴奋的事。事实上,随后的中国石化要约收购旗下的齐鲁石化、扬子石化、中原油气、石油大明四家上市公司也为投资者提供了20%左右的收益空间。虽然央企整合并不都是以“私有化”为主要手段,并购、资产注入、资产剥离等多种手段都可能被合理采用,但要约收购却能直接带来“无风险”收益,因此更受投资者关注。  相似文献   

11.
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权整合行为的收购、兼并必将频繁出现。根据以往收购的情况看,有些收购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而有些企业在收购了一些企业后,导致了企业的关闭。本文重点分析目标公司(被收购公司)的有关信息收购、兼并过程中减少盲目性,确保收购、兼并后的企业更具竞争力。一、总体经济环境和经济状况的分析为减少购并过程的盲目性,应先从总体上进行有关定性分析,才能最终确定目标公司。这些定性分析的内容具体包括:1.目标公司的产业环境分析。要降低企业购并过程中的风险,能确保收购企业与目标公司在原有生产技术条件和设施上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审计》2005,(20):58
在并购过程中,企业要有针对性地控制风险,降低财务风险,下面介绍几种技巧。1.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采用恰当的收购股价模型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以降低目标企业的估价风险。并购方可以聘请投资银行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策划,审定目标企业并且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对目标企业的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做出合理预测,在此基础之上的估价较接近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另外,采用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对同一目标企业进行评估,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并购价格。2.并购企业在确定了并购资金量后,应着手筹措资金资金的…  相似文献   

13.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中国石油企业重返全球油气并购市场7月7日,中海油服的H股和A股双双停牌,随后,公布了收购挪威竞争对手Awilco Offshore ASA(AWO)的计划。当日,中海油服正式披露,拟对AWO进行要约收购,要约价格为每股85挪威克朗(相当于约130.40港元),  相似文献   

14.
公司并购是资本市场上一种主要的资产重组方式。协议收购和要约收购是我国证券市场上两种主要的公司并购方式。公司并购绩效主要受到并购方式、产权性质、期末总资产、资产负债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并购规划有效性等因素的影响。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借助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本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效率高于要约收购的效率,同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的协议收购绩效最高,国有上市公司的协议收购绩效次之,民营上市公司的要约收购绩效再次之,国有上市公司的要约收购效率最低。检验结果为证监会、公司股东、经理层、监事会、投资者及相关利益者的行为决策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我国第三大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海油")考虑对美国同业对手尤尼科公司发出逾13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它标志着中国企业规模最大的一宗海外收购案拉开了序幕.但是历经雪佛龙公司及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阻挠,这宗收购案的进程可谓一波三折.最终,中海油权衡了各方利弊,果断地宣布退出竞购,虽然令国人感到惋惜,也使我们看到了希望.中海油收购尤尼科其意义深远,在整个竞购过程中,中海油遵守国际规则,始终抱着积极主动的合作态度,但是仍有一些主客观因素导致了收购的失败.其中包括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素质、缺乏跨国兼并经验、国际商战的扑朔迷离、跨国运作的公关技巧等等因素.本文从公关技巧这一角度来分析中海油收购案,为将来国内企业跨国兼并运作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6.
2010年3月28日沃尔沃正式被吉利收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纷纷加快了海外收购的脚步。然而,近年来,我国企业海外收购成功率并不高。本文将从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总体状况,分析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所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而提出如何防范这一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兼并收购是市场经济中企业资产重组最重要的方式.企业并购的直接收益在于扩大规模,占领市场,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效益,优势互补.然而,并购充满了风险,主要包括营运风险、信息风险、融资风险、反收购风险、法律风险以及我国特有的体制风险等.本文结合我国的国情,仅对并购交易中的信息风险的产生及防范作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全球公司购并活动可谓风起云涌,在我国也是方兴未艾.上市公司要的收购是公司购并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价格制度又是其中的一项中心制度.本文试从法律的角度就这一制度略作阐述.一、要约收购价格制度的概念和内涵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是指标投资者(收购人)向目标公司(上市公司)股东公开发出购买股份的要约来获取目标公司的控  相似文献   

19.
欧盟委员会阻止UPS和TNT意向合并的最终决定,使得UPS意图通过收购TNT布局欧洲市场、TNT寄希望出售资产改善经营状况的算盘双双落空。1月14日,全球快递巨头美国UPS发布声明,声称将撤回对欧洲第二大快递企业荷兰TNT的收购要约。自去年3月双方宣布已达成一致的并购意见以来,这宗备受全球物流业瞩目的重大联姻一直被多数业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并购活动愈演愈烈。并购是企业实现快速扩张的重要战略措施,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收购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仅要做好收购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在开展收购的前期阶段就要考虑风险防控,因此,需要建立一套规范的资产收购程序,有效控制和降低收购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