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相对传统经济而言的,表现为“两底两高”既底消耗、底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化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成本,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
《财务与会计》2009,(2):52-52
资源流成本核算是基于企业制造过程中材料、能源的投入、生产、消耗及转化为产品的流量管理理论,它是跟踪资源实物数量变化,提供资源全流程物量和价值信息的核算。资源流成本核算将企业的内部资源流转视为成本分析的中心,按照资源的输入输出平衡原则(原材料+新投入=输出端正制品+输出端负制品),  相似文献   

3.
物料流量成本会计(MFCA)是环境管理会计的一个分支,其将企业的所有产出分为"正制品"和"负制品":通过追踪材料和能源的具体流动过程,来发现流向负制品的材料和能源,然后通过降低负制品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并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本文对MFCA的演进和发展过程、核算特点进行介绍,并得出我国推行MFCA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正>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承德建龙")位于国家钒钛资源基地河北省承德市,依托国家钒钛资源基地的优势,着力打造钒钛制品基地和特钢精品基地。承德建龙尽管在废弃物和冶炼废渣的综合利用和处理等方面已经做到基本循环利用,但还需要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开发,尤其是含铬废渣。为此,承德建龙开展了承德建龙生产系统铬资源平衡调查,为提高资源利用率、消除铬的危害提供依据。一、概述钒钛磁铁矿不仅是宝贵的经济资源,更是重要的战略资  相似文献   

5.
资源流成本核算是基于企业制造过程中材料、能源的投入、生产、消耗及转化为产品的流量管理理论,它是跟踪资源实物数量变化,提供资源全流程物量和价值信息的核算。资源流成本核算将企业的内部资源流转视为成本分析的中心,按照资源的输入输出平衡原则(原材料+新投入=输出端正制品+输出端负制品),将一个  相似文献   

6.
黄丽 《价值工程》2011,30(24):138-138
本文介绍了中山联通在面对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及资金情况下,致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投资成本,所进行的一系列基于固网号线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开发,并最终开发出"综合信息地图"。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会计体系存在的核算内容不够完整,缺乏对循环成本的考虑,缺少对环境、资源成本与收益计量的披露等一系列问题,引入新方法扩大核算内容,创新会计核算体系,增加对循环资源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是改革我国会计体系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和成熟,国内企业的生存竞争环境也变得越发激烈。因此,企业越来越重视和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经济和经营效益,如何为产业技术升级提供更多动力和保障。销售成本也因此得到关注和重视,因为销售成本控制能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优化和降低在营销中企业所负的成本,使企业资金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资源流成本会计根据流量管理原理和物质流分析方法从实物和货币两个量度对企业的资源流进行核算,被认为是环境管理会计中一种有效的工具.其和传统成本会计的主要区别是在输出端划分正制品和负制品并分别计算其成本,可以清晰地确认废弃物的成本损失,为企业进行资源节约的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国外的试点应用已验证了其有效性,文章旨在向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推介该方法,以促进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企业根据资源消耗和成本等信息来寻求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途径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现行成本核算体系将所有与生产有关的成本都计入产品成本中,不能单独提供废弃物成本以及资源的消耗利用情况。MFCA(物料流量成本会计)作为一种新型环境管理会计工具,按照产品的流向将产品划分为正产品和负产品进行成本核算,提供正负产品的成本信息,可弥补现行企业成本核算体系掩盖废弃物成本的缺陷,并通过负产品成本动态反映废弃物对资源的消耗情况。鉴于此,文章通过设置成本归集分配表、正负产品成本计算单以及正负产品明细账,整合了现行成本核算体系与物料流量成本会计,并模拟应用于某硝酸制造项目。该整合体系有利于创新成本核算体系,完善产品成本核算制度,促进企业降低成本,实现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地的流转离不开权益的补偿,而权益补偿的底线是成本的补偿。本文基于主体权益实现视角对农地资源资产在整个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的经济成本进行厘清,以提高农地资源资产生产率。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实现农地资源资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是指通过企业的内部调整,达到使其内部成本降低增加企业效益的目的,使企业的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达到满足企业顺利运营以及节约企业资金的目的。伴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等方法越来越被重视,文章对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难点和解决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企业物流成本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企业物流系统通路的分析,明确了汽车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通过对企业物流系统财务模式的分析,探讨使企业物流成本得到集约化控制的基本保证;通过对企业物流系统降成本目标设定的论述,寻找降成本的关键环节;最后得出通过对企业物流的系统规划和流程重组,借助于物流业务外包和内部资源的优化整合,以提高物流系统的运作速度和资源利用率,合理降低物流成本。  相似文献   

14.
提高制造业企业的产能利用效率不仅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对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也至关重要.因此从企业微观视角探讨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产能利用效率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以2008-2018年度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产能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而降低过度投资程度是内部控制质量对产能利用率产生作用的一条中介路径.  相似文献   

15.
轴辐式快递网络通过整合枢纽间的快递资源实现了规模经济,网络运输成本也得以降低,但枢纽处的集聚效应也使其成为网络中最易发生拥堵的节点。构建快递网络时,既要优化网络的基本布局来实现成本控制,也要设计资源均衡策略来缓解网络的局部拥堵,进一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基于此构建一个两阶段决策方法,第一阶段考虑运输成本进行枢纽选址的决策,第二阶段实施资源均衡策略来缓解拥堵,利用该两阶段决策模型构建了一个覆盖我国中东部的轴辐式快递网络。研究案例中,资源均衡策略使拥堵枢纽个数降低20%~67%,枢纽资源利用率的方差降低,枢纽整体的资源均衡水平提高。上述案例分析结果验证了两阶段决策方法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4,(7):198-199
本文介绍了虚拟化技术原理,并对其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投入和运维成本、增强系统可靠性和灵活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阐述了在检验检疫数据中心建设中引入虚拟化技术。  相似文献   

17.
现行废品损失核算思路明晰、方法简单,但是仍存在核算范围狭窄、不区分废品损失发生是否不可避免等诸多不合理之处。本文借鉴资源流成本会计核算中"负制品成本"概念,以此替代废品损失并进行单独核算。具体从成本计算、账务处理及信息报告等方面对废品损失核算与披露进行了重新设计,并作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李震 《财会月刊》2014,(10):48-50
现行废品损失核算思路明晰、方法简单,但是仍存在核算范围狭窄、不区分废品损失发生是否不可避免等诸多不合理之处。本文借鉴资源流成本会计核算中“负制品成本”概念,以此替代废品损失并进行单独核算。具体从成本计算、账务处理及信息报告等方面对废品损失核算与披露进行了重新设计,并作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9.
《新疆审计》2005,(6):59-59
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线性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循环模式转变,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循环经济是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所谓“减量化”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是指废弃产品或拆解后的零部件继续使用,或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使用,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资源化”是指废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相似文献   

20.
在施工企业中,加强工程成本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程成本的降低表明企业在建筑安装施工过程中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节约。活劳动的节约说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化劳动的节约,说明企业机械设备利用率提高和建筑材料消耗率的降低。企业的成本控制环节众多,一般有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