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山东企业管理》2007,(3):42-43
1、彼得原理 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河北企业》2005,(12):10-11
<正> 1.彼得原理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这就要求  相似文献   

3.
1、彼得原理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  相似文献   

4.
彼得原理     
《金山企业管理》2009,(4):40-40
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183;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相似文献   

5.
宽带薪酬在现代企业应用中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 管理学家芳伦斯·彼得在其1969年出版的<彼得原理>一书中,曾经发出这样的警告:在企业和各种其他组织中都普遍存在一种将员工晋升到一个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上去的总体倾向.  相似文献   

6.
彼得原理一个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他就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吗? 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彼得原理  相似文献   

7.
读书     
《彼得原理》作者:劳伦斯J.彼得,雷蒙德·郝尔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4月推荐理由:彼得原理是彼得根据千百个有关组织中不能胜任的失败实例的分析而归纳出来的,其具体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彼得指出,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由此导出的彼得推论  相似文献   

8.
彼得原理是解开层级制度之谜的钥匙,“彼得现象”因彼得原理而生。美国学者劳伦斯J彼得(Laurence J.Peter)和雷蒙德·赫尔(RaymondHull)研究了千百个有关组织中管理人员不能胜任的失败案例,归纳总结出彼得原理。  相似文献   

9.
一、彼得原理 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相似文献   

10.
在企业经营管理,甚至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些我们不可不知的法则。这些法则简单明了,却往往被我们忽视,有些类似于黑色幽默,更让人哭笑不得。彼得原理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  相似文献   

11.
在各类层级组织中“彼得原理”的发生非常普遍,该原理的产生给社会资源造成了巨大的不经济。文章从企业的角度探讨企业如何防范内部晋升中“彼得原理”的发生,以减少“彼得原理”对企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彼得原理是解开层级制度之谜的钥匙,彼得现象因彼得原理而生。美国学者劳伦斯J.彼得(Laurence J.Peter)和雷蒙德·赫尔(Raymond  相似文献   

13.
在企业经营管理,甚至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些我们不可不知的法则,这些法则看似简单,但却是我们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应认真关注的。 一、彼得原理。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一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一级。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183;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认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正> 在企业经营管理甚至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些我们不可不知的法则。这些法则有些简单明了,但往往被我们忽视,有些类似于黑色幽默,更让人哭笑不得。但这些法则却是我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应时时关注的。一、彼得原理每一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一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一级。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相似文献   

15.
公务员晋升中的彼得原理现象探因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实的层级制的政府组织中,职务晋升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同时也存在不合理的晋升现象,文章从彼得原理入手作出剖析并针对其给出积极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著名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在其出版的《彼得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彼得原理”。他认为,在企业和各种其他组织中都普遍存在一种将员工晋升到一个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上去的总体倾向,即一旦员工在低一级职位上干得很好,企业就将其提升到较高一级的职位上来,一直到将员工提升到一个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上来之后,企业才会停止对一位员工的晋升。结果,本来这个人往下降一个职位等级,他可能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员工,但是他现在却不得不呆在一个自己所不能胜任、但级别较高的职位上,并且要在这个职位上一直耗到退休。这种状况对于员工和企业双方来…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彼得原理的对个人及企业的影响,提出走出彼得原理误区的对策,以提高内部人员晋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思考是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提出的一种处理问题的理论和方法,要求人们学会由看片段到看整体,以尽可能改变思考机制,达到少犯错误的目的.系统思考方法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结合,将使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更具整体性、动态性、稳定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9.
认清组织学习的面貌 学习型组织的思潮起源于1970年代由Argyris与Schon(1978)所提出的单环学习与双环学习的理念.1990年,彼得·圣吉集大成,发表<第五项修炼一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提出以系统思考为主轴,包含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及团队学习等五项修练,作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架构,带动了组织学习的风潮.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一直倡导知识工作者的时代来临,知识型社会必成为现实.越来越多的企业设立CLO(学习总监)或CKO(知识长)等职位,来负责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的推展.  相似文献   

20.
在现实的层级制的政府组织中,职务晋升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同时也存在不合理的晋升现象,文章从彼得原理入手作出剖析并针对其给出积极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