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产学合作教育是高校与企业利用各自的教育资源合作培养学生的一种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完善高校设施,从而实现"零距离"地培养会计人才。据此本文认为,培养管理型导向的会计人才,必须在了解高校、企业、学生三方需求的基础上,通过高校与企业的及时沟通,尽快建立会计学专业产学合作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2.
彭文静 《价值工程》2011,30(31):211-213
中国近20年的高职教育改革实践已充分证明,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已成为拓展高职院校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而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则出现合作主体双方收益成本不对等的问题。本文借用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来分析比较校企合作主体双方各自的期望利益与交易成本,并据此提出降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交易成本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英俊  张晓庆 《价值工程》2010,29(9):207-207
企业与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并回报社会,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事业,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从学院角度,希望以产学合作关系为纽带,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产、学、研结合上取得突破并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以及学生的合作"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从"互惠共生"的观点出发,对校企合作建筑业工法建设进行了探讨。指出校企联合实体工法建设,是高校与建筑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一种较理想的范式,认为在校企合作工法建设中,需要树立互补、互惠、合作理念,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实行合理的利益共享与分配机制,加强双方在人员交流和培养、工法成果转化、资源共享方面的紧密合作,为校企合作建筑业工法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具体策略和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社会实践的主阵地。加强学校与地方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地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高校教育及地方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产学合作教育是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教学模式。笔者着重论述了,坚持产学结合:设定专业设计目标、明确专业设计思路、制定专业设计原则、完善专业设计内容等协调发展中,更好促进高校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8,(7):228-230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需要的重要手段,应该从打造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平台、共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构筑利益相关方协调机制、完善合作保障机制等方面构建校企深度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从产学合作教育可行性和保障机制两个方面,提出了开创产学合作教育的途径选择是大的系统工程,牵涉到诸多的难题,产学合作教育的实质是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革新传统实践教学模式来推动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企业、政府三方对所担当的职责确切定位,共同努力,建立产学合作教育的良性运行机制,使得产学合作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是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这种模式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产学结合,定岗实践;实现的目标是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要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下农业高职类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几种模式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5,(33):169-171
全面推进产学联合办学,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培育和管理,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保险专门人才的根本途径。但调查发现产学合作中还存在着校企缺乏利益契合点等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学合作的效果和持续深化。发挥政府及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基地运行管理及质量保障体系,有助于突破校企合作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11.
阿里巴巴集团与中国邮政的战略合作协议达成,双方约定深化合作,共同探讨新的合作模式及服务社会的商业模式,实现双方共赢。然而,双方的合作背后暗藏各种玄机和利益,本文将分别从双方的优势与利益价值方面分析阿里巴巴与中国邮政联姻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相似文献   

12.
阿里巴巴集团与中国邮政的战略合作协议达成,双方约定深化合作,共同探讨新的合作模式及服务社会的商业模式,实现双方共赢。然而,双方的合作背后暗藏各种玄机和利益,本文将分别从双方的优势与利益价值方面分析阿里巴巴与中国邮政联姻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相似文献   

13.
产学联盟是高校和企业实现资源优势整合的一种有效途径。企业需要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以便使自己的设备、产品更新换代,但除了一些大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可以进行业内前瞻性的研发外,中小企业大多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同时,高校和科研机构希望更多的成果能够产生经济效益,从而推动科研工作的良性循环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但又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产学联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而且这种合作方式所产生的创新合力以及对科技成果转换的促进都是已经被证明和充分肯定的。尽管如此,产学联盟的合作方式中还是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文章从不同角度对目前产学联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通过外部资源内部化,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有助于组织缩短创新时间,增强组织的竞争地位。本文通过分析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的概念内涵,揭示了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中自我进化的博弈假设及其形成过程,从而为创建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陈光  董博  李珊珊 《物流技术》2023,(3):156-160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协同育人,是解决高等教育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不匹配矛盾的重要手段。在理顺实习基地运行机制、明确利益划分的基础上,将物流企业的前置仓引入校园,创建真实运营型的实训基地;让学生走进企业,进行实战化的企业实践,能够实现校企双方优势互补,是高等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高校与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德超  席升阳  张翠 《价值工程》2005,24(11):35-37
本文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通过对高校与企业在博弈局中策略解的分析,说明了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是使双方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合作及企业在合作中处于劣势,并给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7.
校企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联盟,打造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形成产教融合、产学合作的良好生态。通过校企精准对接,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对接,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社会,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与能力。校企共同发挥人才、智力、资源优势,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不断推动物流职业人才培养创新,为区域物流经济发展需要培养适合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财会专业一直以来都是高等院校的热门专业,但目前高校财会毕业生的就业形式却不容乐观。学校会计专业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无法与企业实际工作能力需要相结合是高校目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鉴于此,文章以高校为研究背景,以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指引,深入探讨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与优化的方向以及具体实施方案,为高校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会计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专业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复合人才,在此需求下,产学合作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以日语专业产学合作,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为例,探讨基于毕业生就业动向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教育理念、按照“调查分析→机制设计→合作实施→持续改进”路径的产学合作模式,以期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外语专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王海峰 《价值工程》2013,(34):197-199
教学企业是高职院校专业核心技能培养的主要平台,它承载着教学实践、培训、科研和社会服务四大功能,教学企业的建设需要校企合作,需要校企双方资金与资源的投入,既要自负盈亏,又要服务于教学,本文通过介绍企业、行业、同类院校的调研,提出一种新型的教学企业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高校作为主要建设方,企业在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指导下运营企业,有效地平衡了企业利益和学校教学需求之间的矛盾,使得教学企业的运营与管理稳定且可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