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商》2015,(20)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这与农产品供应链安全问题有一定关系。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较高,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应、有效流通,必须加强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安全监控。本文分析了影响农产品供应链安全的因素及农产品供应链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将有利于提升农产品供应链安全管理,也能缓解国内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
马玉超 《商》2013,(6):300-3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贸易进程的加快,食品安全生产和贸易被推到了最前沿,食品安全受重视程度增强。食物供应链是由农业、食品加工业和物流等行业构成食品生产和供应系统结构,主要围绕着食物生产、加工、物流和需求供应四个方面开展。供应链管理伴随着我国食品行业发展和质量安全问题而愈发受到重视。本文首先介绍食品供应链管理和食品供应链管理产生的原因;其次,分析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食品供应链管理的对策和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3.
食品质量检测是食品相关产品在市场上销售之前的关键环节,食品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安全。对食品质量进行检测是食品市场监管的重要途径,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食品安全。本文从食品质量检测方法方面入手,提出了加强食品质量检测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4.
食品质量安全是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供应链的视角,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包括源头风险、加工风险、物流风险、销售风险。将影响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的4个供应链环节作为一级指标,并逐步把每个一级指标细化为3个二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以便更好地加强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给食品企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其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也决定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指数。而今,三鹿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皮革奶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致使人们对食品生产企业产生了质疑,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恐慌。对此,应从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出发,重视对食品供应链的控制与管理,以消除食品安全风险,打造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对此,本文就基于供应链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展开分析与研究,旨在为后续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指数综合考虑了食品供应链不同环节影响食品质量的相关因素,利用可量化指标衡量和评价食品的安全水平。基于供应链的角度对食品安全指数体系框架进行构建研究,食品安全指数发布为消费者购买食品提供信息参考,消费者可以依据这个指数提供的信息量选择食品,引导消费者安全消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食品企业强力监管,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的关注。企业不仅要承担生产不安全食品的处罚,难以获得政府配置的社会资源,还将蒙受声誉风险。在此前提下,避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企业注重食品质量安全,避免发生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发现食品安全事件在供应链核心企业频频发生。因此,就风险控制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具体要素的影响进行了考察,以期促进理论界和学术界了解食品安全的企业内部机制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供应链既包含上游的生产资料供给者、下游的分销商及零售商等节点企业,又包括作为规划者和监管者的政府机构及行业协会。食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存在于食品供应链的多个环节,其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和内部控制信息透明度对食品安全保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风险内部控制机制,真正把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意识融入企业文化和日常生产经营之中,将食品质量安全纳入内部控制的目标体系、业绩评价和薪酬激励体系,切实加强风险识别与评估,提高食品质量安全信息透明度,全面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9.
当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纷纷立法加强了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并采用先进质量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结合,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我国也于2002年开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的研究,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各地在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标准、系统建设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取得重要进展。介绍了我国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食品供应充足及质量安全对消费者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基于此,阐述国内食品供应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为供应链生产中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为企业的生产和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这对于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作用重大。  相似文献   

11.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到我国13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保障食品安全意义重大。文中梳理总结了我国食品领域存在食品加工质量、食品欺诈、食品风险等安全方面问题。针对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全社会要将食品质量安全放到重于一切的位置,从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从重处罚食品安全违法问题、加强食品行业自律、加强对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鼓励和支持消费者充分维权、借鉴国(境)外保证食品安全经验等方面着手,着力解决我国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保障我国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17日发表了《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白皮书说,中国政府一直把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摆在重要的位置。多年来,中国立足从源头抓质量的工作方针,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  相似文献   

13.
食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视角,对食品供应链及其分类进行了分析归纳,认为利润分配不均是导致食品存在质量隐患的根本原因。因此,作为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有责任实现利润平衡,确保供应链的每个环节安全稳定。针对不同的市场竞争态势,采用相应的利润分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核心企业的影响力和推动力,从而实现利润平衡,促进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4.
王萌  杨超民 《中国市场》2014,(22):100-102
食品质量可追溯系统的有效实施可以促进供应链内部企业之间以及供应链与外部公众之间信息共享,加强消费者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的信心,提升政府与企业的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食品质量可追溯系统实施的效果并未达到预期。如何设置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得可追溯系统中的参与者有效传递信息,是食品质量可追溯系统发挥最大效用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多篇国内外学术论文进行分析,梳理了前人在可追溯激励机制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以期为这一领域的研究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基本保障。食品安全质量出现问题会给社会发展、人们身体健康等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应不断强化食品质量检测工作,通过有效的食品质量检测技术来提高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有效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同时改善食品生产质量,确保食品可以满足相关要求。食品质量检测技术在保证食品质量及安全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应针对质量检测技术中的问题,制定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从而提升食品质量检测技术水平,为人们创建更安全的生活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6.
食品质量安全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积极进行食品安全监测技术研究,加大对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力度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首先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简要概述,并详细探讨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希望为我国食品检测行业领域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食品质量与连锁超市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昕 《商场现代化》2006,(34):116-117
连锁超市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保障能力对其生存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连锁超市发展应以食品安全作为基本出发点,通过连锁规模的扩张、业态分层定位、食品标准的完善、食品质量供应链的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及人员素质的提高等策略,加快连锁超市发展,为不同层次人口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保障。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愈加引起人们的关注,在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拉曼光谱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等特点,被各企业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将拉曼光谱技术应用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成分检测、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创新方面,以加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提高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我国政府对此十分重视,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有效地控制食品安全质量问题,但想彻底解决仍困难重重。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如何提高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是有关部门需要解决问题。本论文主要从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现状分析、提高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水平的对策与建议进行阐述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希望为研究食品质量安全的专家与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商》2015,(33)
近年来,我国一方面生鲜农产品的需求旺盛,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潜力也日益突显,另一方面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如农药、抗生素、生长激素、重金属、添加剂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严重超标,严重影响食品的质量安全,危害人体健康。同时,生鲜食品自身保质期短与易腐性的特点,对温度和保鲜要求很高,不仅导致生鲜农产品的大量损耗,也会导致食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生鲜农产品作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食品之一,其供应链的流动效果与效率也会对消费者的饮食安全有极大影响。本文将在HACCP原理基础上,分析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过程中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因素,找出控制关键点,并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针对高危环节,探讨优化措施,以保证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