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建设工程总分包经营的纳税及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四星 《财会月刊》2007,(10):78-79
在建设工程中,总分包的经营形式是很普遍的。总包单位如何缴纳营业税金及附加及总包单位如何对分包工程代扣税金并进行正确的核算,《企业会计制度》、《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以及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均未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在此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自产货物处置在会计和纳税处理上分别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包括收入准则和其他准则)、《企业所得税法》、《增值税暂行条例》等相关法规,其判断及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图中的顶行是存货处置的形式,末行是会计、所得税和增值税三者的确认结果。  相似文献   

3.
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是所得税会计中对因时间性差异造成的对所得税影响额的两种会计核算方法,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既可采用应付税款法也可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处理。纳税人正确掌握两种会计处理方法之要点,对于正确计算应交所得税和企业利润总额,防止因多  相似文献   

4.
税收筹划在我国是一个新的知识领域,近年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税收筹划就是企业在遵守《税法》、《经济法》、《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税收、会计、法律、财务等综合知识,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对其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合理和周密的事前安排,以达到少缴或缓缴税款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苏俊秋 《会计之友》2007,(7Z):73-74
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是并行的,但二者在内容上并不一致,这产生了以谁为主及如何协调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新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度。  相似文献   

6.
王妍超 《会计之友》2012,(22):124-126
2011年10月8日财政部发布《小企业会计准则》。为促进企业更好地贯彻执行相关规定,文章通过对比《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来分析该准则与纳税成本的联系,使企业从税务角度来更好地理解《小企业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7.
浅谈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企业所得税的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准则的时效及核算方法(一)新准则的时效新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取代1994年财政部发布的财会字〖1994〗第025号《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1995年《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征求意见稿以及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规定(以下统称“旧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2007年或以后日期开始的会计期间有效。  相似文献   

8.
会计准则、税法及财务通则对职工薪酬规定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准则”“通则”“税法”)及其实施条例陆续出台、实施,如何清晰地界定三者的适用范围、分析协调三者之间的差异并在企业经营工作中合法、合理地实施,均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其中,税法所规范的客体是企业的纳税行为,准则所规范的是如何生产会计信息,即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必须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如果与税法有差异,则纳税按税法处理,  相似文献   

9.
企业既要贯彻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规范的会计核算,以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维护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利益,又要不折不扣依法纳税。当二者存在差异时,应按会计制度核算,按税法规定进行调整后纳税,这是处理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以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布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准则问题解答(三)》(财会〔2003〕29号),对企业接受捐赠与对外捐赠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作了明确的规定。从这两个文件的规定来看,进一步完善了企业接受捐赠、对外捐赠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的处理。一、企业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一)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税法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须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交纳所得税。…  相似文献   

11.
财政部于2000年12月29日正式发布《企业会计制度》,并于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布是我国会计界的又一件大事,它是我国会计核算制度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意味着我国会计改革又一新潮的到来。在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的十二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基础上,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本文就此原则的涵义及运用谈点见解。一、“实质重于形式”的涵义先来看《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  相似文献   

12.
在审计企业所得税时,由于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存在差异,需调整的因素很多。下面将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及其调整方法浅述如下:一、坏账准备的计提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坏账准备的计提要求除了要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外,还要对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而且对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低于5%的要说明原因。而按照税法规定,坏账准备应按照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之和扣除关联方交易余额的5‰差额计提,其计提额准予税前列支。按照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提取的超过税法规定的部分应做纳税调整。在实际调整时可以按照以下两种方法操作:一是计算…  相似文献   

13.
《商贸与会计》2004,(3):41-48
“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会计准则问题解答(三)”[以下简称问题解答(三)]对会计制度规定与税法规定中某些差异的纳税调整给出了指南,为了帮助企业了解阿题解答(三)的规定,现结合实例对有关交易事项的纳税调整解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对投资陛房地产的核算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但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却未对投资性房地产的纳税事宜作明确规定。在会计实务和纳税过程中,出现争议的焦点是: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纳税调整时要不要考虑该房地产的折旧价值。一种观点认为,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生房地产在会计处理时不计提折旧,则纳税调整时不要考虑该房地产的折旧问题。另一种观点认为,  相似文献   

15.
黎明 《四川会计》2001,(11):18-19
《企业会计制度》第七章关于所得税费用及其会计处理作出了基本规定,但其计算公式复杂、繁琐,广大会计工作者理解困难,不易掌握,严重影响了纳税影响会计法在企业中的应用。为改变现状,便于《企业会计制度》的贯彻执行,本文介绍一种简易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一、基本公式犤注犦在应付税款法下,时间性差异不单独核算(即不作递延税款处理),与永久性差异同样处理,则本期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交所得税:借记“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二、要点说明1.时间(永久)性差异符号的判定例:假设某项设备原…  相似文献   

16.
罗妙成 《福建财会》2001,(12):24-24
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制度》于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内实行。《企业会计制度》中的一些规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以及《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以下简称税收法规)对税前扣除的确认原则和税前扣除的具体项目、内容的有关规定存在着差异。本文拟就股份有限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提取坏账准备与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企业终止经营概念的缺陷与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 11月 8日 ,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终止经营》征求意见稿 ,旨在规范企业财务报告终止经营的信息披露 ,区分终止经营与持续经营信息 ,提高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获利能力及现金流量进行预测的能力。在该准则中 ,终止经营是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本文仅对征求意见稿中终止经营概念进行剖析 ,指出其缺陷并进一步修正。一、企业终止经营概念的简单历史回顾在终止经营的界定上 ,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是认为终止经营是指业务的终止经营 ,不仅仅局限于分部的终止经营 ,如国际会计准则、澳大利亚、美国《财务会计准…  相似文献   

18.
财政部2000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称新企业会计制度)对企业的投资和投资收益做了全面、细致的规定,本文将具体比较新企业会计制度与1993年7月1日开始执行的《工业企业会计制度》,以及财政部1998年发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三者关于投资收益的有关规定及相应账务处理的差异。为方便起见,本文将《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统称为旧企业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19.
《天津财会》2005,(2):21-25
本讲通过《小企业会计制度》与行业会计制度(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为例)及《企业会计制度》在资产类科目核算方面的比较,对其主要核算差异进行讲解。  相似文献   

20.
财政部规定从2002年1月1日起,外资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这与原《外资企业会计制度》相比有许多变化,尤其是计算税前利润的差异更多。为精确计算税金,依法纳税和维护企业的权益,笔者根据日常遇到的情况和对税法的理解,对税前调整项目归纳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