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陈名实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6):26-32
在蒋介石、蒋经国当政时期,台湾当局为了政治需要,对传统儒学进行现代化改造,加强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特别对青少年的教育效果显著,抵制了全盘西化和台独思潮,增强了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台湾是中国领土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台湾全民健康保险自1995年实施至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民众的健康有了基本的保障.但是,台湾健保也面临着严重的财务问题,至今已经爆发了三次财务危机.本文从台湾健保的管理制度、财务收入制度和财务支出制度等方面对其财务危机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它为完善我国大陆健康保险制度提供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组织中的认同是当前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研究的热点,以社会身份理论为主要基础,是指个人在组织中将自身归属于组织内的某个特征群体中的行为。国外的研究已经深入并开始细化:从组织认同出发,延伸到团队认同、关系认同、道德认同,而国内研究则尚不成熟,落后于国外。文章介绍了国外组织中认同的理论基础,对近年来不同类型认同的概念、测量以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综述,并结合国外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组织中认同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4.
组织认同是近10多年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以往研究强调认同的正向作用,往往忽略过度的认同也可能产生消极作用。文章基于过去的研究成果,对组织认同进行概念上的扩展,将组织认同划分为四种不同状态,探讨了不同状态的消极作用,并分析了不同状态下个体对组织文化的共享状态及对员工行为的影响。在组织认同扩展模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积极、正向组织认同的构建及其对组织和个人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同目标要以利益认同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同目标要以利益认同为基础.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内驱力,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要求,更有助于提高市场经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当前形势下,实现利益认同要做到: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利益关系;以实际行动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利益的有机统一;完善制度安排,调节利益分配,真正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王娟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85-87
建构公民国家认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从心理、情感等诸多方面使公民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沉淀,在建构公民国家认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价值论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本民族形塑"我者"、区别"他者"和抵御"文化虚无"打下了基础。在方法论层面,可以从增强公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发掘文化符号价值以提高公民的情感归属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入手,增强公民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7.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
互联网的发展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使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面临挑战。应通过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政治知识及政治参与方法的传授,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引导网络舆论等路径,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8.
论金融监管的公众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监管的公众认同是社会公众对于金融市场的治理及其效果的认可和接受。公众认同之于金融监管,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在当下中国,金融监管的公众认同面临监管主客体之间存在信任障碍、威权管制模式不适应金融监管发展趋势、忽视金融消费者保护、金融排斥问题严重等现实障碍。因此,金融监管公众认同的实现路径有赖于社会资本和制度资本的共同作用。一方面,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理论,化解金融监管的理念困境,扩展监管思路;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和设计制度资本以弥补社会资本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9.
吴通福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3):57-64
本文采取了一种不同于学术界惯常采用的传统派、西化派、马列派三分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分析框架。认为: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人在如何认识自身在当时世界所处的位置,如何在这一变化了的世界中确立新的认同的问题上,存在两种思考:一是追循西方,建立现代文明秩序;一是不设定建立现代文明秩序的发展目标,而是希望能形成一新的文明。本文着重考察了后一种思考的发展过程和理论要点。认为这一探索发端于自强运动时代,在五四时期成型,20世纪30年代试图推行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抗战结束后又通过中间性的政治路线的表述,希望能进入政治实践的层面。由于持不同于整体观的文化哲学及能批评地对待东西文明比较,这一探索不主张通过思想文化或者政治革命来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而是希望在发展经济、确立制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新的观念、道德与新的文明秩序。 相似文献
10.
曹媛媛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7-9,16
查尔斯·拉莫尔指出了多元主义的危险并提出了核心道德——合理分歧的模式。其关键概念是生活形式,该概念承认了归属的差异。中国的少数民族在国家政权识别和塑造中被赋予明确的名称,是现代化的产物,是身份建构的过程。今天的多元更多地是建立在个人主体性的多元之上。在一个分工复杂的社会里历史偶然性造成的差异得到反思和修正的机会。后现代主义主张用培育他者来补充自由主义式的宽容原则。后现代主义力图突破中心文化—边缘文化的模式。认同源于类似的生活形式。生活是结合共同价值观与差异分歧的场景。对少数民族的新塑的内容都具体的集中在少数民族的生活上。 相似文献
11.
性别角色态度作为一个反映男女平等程度的重要指标,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通过利用华人家庭动态资料库中RR2010a、RR2011b的数据,对2010年和2011年台湾民众的性别角色态度进行了描绘,并考察了其中是否存在显著的同期群间的差异。研究发现,台湾民众对女性所持的性别角色态度倾向于平等现代,台湾民众普遍承认女性的才干和工作的权力,并认同男女分担家务。但台湾民众对男性所持的性别角色态度仍倾向于传统的观点,同时还发现同期群间的差异是显著存在的,较为年轻的同期群相比于年老的同期群,其性别角色态度更倾向于平等现代,但同期群间的差异程度却是比较弱的,甚至在有些题项上同期群的差异是不显著的。 相似文献
12.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0)
以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信任认同、行为认同为主要内容的内部认同机制,同以教育引导、激励惩罚、文化化人、利益实现为主要内容的外部认同机制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认同机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要把对内、外部机制的深刻把握与联系紧密结合起来,要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自身的认知发展水平、利益诉求、人生价值实现需要等紧密结合起来,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所处的群体、环境、文化氛围等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同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旅游孔子学院建构实质是以旅游为契机,有效化解孔子学院发展的桎梏。无论是经济诉求,还是文化展演,都承载了新的表征符号。通过办学模式的突破和创新,破解了"中国威胁论"身份,并从旅游视角赋予了国际社会正面含义的认同途径:由于旅游和文化的高度融合性,决定了旅游孔子学院的主导价值是通过旅游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及其与世界化融合。要保证旅游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在实施主体层面,大力推动中外双方共建模式的对接与创新;在实施进程层面,要厘清传播内涵、传播途径及传播机制;在实施保障层面,需要战略思考、组织行为范式及成熟运作。 相似文献
14.
QFII制度:台湾经验及对大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FII制度是一种有限度的引进外资、开放资本市场的过渡性制度,已经被广泛运用于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首先分析了台湾推行QFII制度的措施及其绩效,其次详述了大陆现行QFII制度的特点与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陆应借鉴台湾的成功经验,坚定地推行并循序渐进地调整大陆的QFII制度. 相似文献
15.
详细分析了我国台湾的重要战略价值,回顾了日本多次侵略台湾的历史事件和日本多次策划“台独”分裂中国的历史事实,最后告诫日本,深刻地反省历史,摆脱“零和思维”,摒弃向外扩张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3)
通过对先秦至今支配阶级、普通社会民众、教育思想家和教师眼中教师身份认同流变的系统历史考察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历史流变在因素维度上,大致呈现出如下特征:支配阶级眼中的教师身份认同流变经历了一个由尊宠依赖到控制依赖再到协商依赖、由单一取向到两极取向再到多维取向的演变过程;普通社会民众眼中的教师身份认同经历了一个由支配阶级到支配阶级中的被支配阶级再到普通民众、由自决生成到官方派生再到自我确证的演变过程;教育思想家眼中的教师身份认同经历了一个由自负任我到自主利他再到自由为我、由普世观照至系统关注再到局关爱的演变过程;教师自身眼中的教师身份认同经历了一个由社会代表者到职业工作者再到日常生活者、由文化符号到文化中介再到文化交换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龙波宇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137-139
互联网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播迎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剖析红色文化认同的内在机理,根据青年大学生网络环境下思想与行为的新呈现与新特征,借助现代传播学相关学理探寻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传播策略,强化青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讲好当代红色文化传承故事。 相似文献
18.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爵士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许多文章都从美国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本文将聚焦在咆哮的二十年代消费主义下的身份认同,对书中主要人物自我身份的设定进行分析。正是因为他们在消费主义的趋势下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引发了这一悲剧。 相似文献
19.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将理想信念教育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文章以此为立足点,分析并探寻了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路径,以期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可持续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