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分析了审计业务关系中的博弈动因,并构建了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三方关系人的博弈模型。提出要想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失败需要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健全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制度,提高监管效率等。  相似文献   

2.
一、审计环境变化、理念更新与审计风险准则的出台 鉴于注册会计师(以下缩写CPA)面临的审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会计准则要求的判断和估计日益增加,从而给CPA带来审计风险,改变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成为我国CPA行业审计准则制定与修订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风险导向审计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审计模式。文章从当前跟踪审计发展现状出发,对风险导向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进行了积极探索。文章参考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风险模型,提出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风险模型,即审计风险=重大问题风险×检查风险,为风险水平分析提供了模型基础,并对审计流程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4.
研究风险导向审计应从审计风险模型入手。本文从分析审计风险模型的演进入手,比较了原审计风险模型的缺陷和新审计风险模型的改进,进一步阐述了基于新审计风险模型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和特点。文章最后部分讨论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应用,认为目前在我国的审计实务中,还缺乏全方位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践基础。我们应不断学习和借鉴国际研究成果和国际实务经验,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以风险评估为中心的审计模式。  相似文献   

5.
赵艳 《现代审计》2012,(3):36-37
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审计风险模式的特征.提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以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所导致的“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作为风险导向.并设计和应用审计风险模型。  相似文献   

6.
庄立 《集团经济研究》2007,(26):104-105
我国CPA行业的审计模式总体来讲仍属于账项基础审计.为解决管理舞弊、减少审计风险而推行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暴露出的缺陷,指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并着重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特点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谢华 《审计月刊》2009,(8):12-13
要发挥政府审计的的监督职能必须要提高政府审计的质量和效率。而高质量、高效率的审计有赖于审计组织自身的建设。即政府审计需要有高素质的审计干部队伍、健全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和一套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保障因素。根据政府审计的行业特征,可借鉴CPA行业监管模式,建立健全政府审计人员的准入和后续教育机制。建立政府审计人员的考核机制,建立政府审计人员的责任界定机制和建立政府审计人员的激励与惩罚机制对政府审计人员进行职业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国家审计风险控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发布的审计风险准则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昭示我国民间审计将全面实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本文通过比较国家审计风险和民间审计风险的异同,以期发现民间审计实行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对控制国家审计风险值得借鉴的地方,以完善我国国家审计对风险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的主要类型有结果导向模式、全过程导向模式、问题导向模式及风险导向模式。审计模式要结合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围绕审计的定位,并考虑审计对象的特征作出选择。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正处于攻坚阶段,而我国经济尚未走出全球金融危机的低谷,以政府投资为主基调的经济复苏计划正在稳步推进,政府审计任务艰巨,审计资源紧缺。因此,既要发挥政府绩效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又要利用好有限的审计资源。这就决定了当前农村公共资金绩效审计较为理想的模式是以结果导向模式为主,逐步向风险导向模式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