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孟凡荣 《沿海经贸》2003,(11):30-31
近几年,伴随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我国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有了长足的发展.到2002年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已突破8000亿元,分别占GDP和银行信贷比重的8%和7%.  相似文献   

2.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与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晓荣 《北方经贸》2005,(7):114-115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当今国际金融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本文介绍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和风险测度方法,提出了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手段,以求设计较为完善的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国外通行的一种直接融资方式,它为银行流动性注入活力,是金融活动证券化的重要体现。它在对金融资产重组的同时,开创了证券新品种和新的融资形式。为使这项改革付诸实施并顺利推行,需要解决好贷款抵押证券的发行、发债资金的使用安排、债券的还本付息、风险防范等一系工作。  相似文献   

4.
在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过程中,选择合理的、能满足投资者需求的抵押证券是中心环节。在国外抵押贷款证券化实践中,主要有2种代表性的抵押贷款证券化品种,即抵押转手证券和抵押担保债券。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通过对这两者的比较分析,认为抵押担保债券应是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5.
厉敏萍 《北方经贸》2004,(10):97-98
本文指出了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经济意义 ,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所面临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信用加强是住房抵押贷款得以成功实现证券化的关键因素。由于在现阶段我国不完善的保险和担保体系的制约,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信用加强将主要依赖于内部信用提升。但着眼于推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向纵深发展,我国应逐步建立并完善由政府主导的保险和担保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信用评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资产证券化的实施过程中,信用评级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对投资者制定适当的投资策略有重要帮助。本文将视角集中于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评级研究,通过国内外的对比,发现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信用评级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赵善华 《现代商业》2007,(30):206-207
在资产证券化的实施过程中,信用评级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对投资者制定适当的投资策略有重要帮助.本文将视角集中于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评级研究,通过国内外的对比,发现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信用评级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凌  周鸿 《商业时代》2006,(2):62-63
本文通过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模式及其法律障碍的分析,试图说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的建立应当与国情相适应,完善MBS法律制度已经成为实现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沈丽 《商业研究》2001,(7):102-105
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对于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促进住宅产业进一步发展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都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已经具备了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本条件.但由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一项复杂的金融创新,因此为规范住房抵押贷款操作,特拟订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程序。  相似文献   

11.
田志华 《商业研究》2005,(16):178-18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发展最快、最具活力和令人振奋的金融工具。从我国来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有助于促进我国住房金融资金的良性循环,缓解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与提高资本充足率;有助于深化金融市场、推动金融创新并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有助于国家对新经济增长点选择的战略部署的实施。我国目前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存在某些障碍,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实行住房抵押贷款国际化运作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违约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旭 《商业研究》2006,(20):148-151
识别和控制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是金融监管的客观需要。以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为例探讨资产证券化的特有风险—违约风险,并运用KMV模型测度个案违约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控制违约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房地产证券法律监管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是20世纪以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主要是指把流动性差的个人房屋抵押贷款通过信用增级转换成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流动的证券的过程.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迅速波及全球,使得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遭到重创,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形成.我国从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试点到现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相关的法律监管体制不足以保证我国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安全高效进行,基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启示,我国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法律监管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许辉 《商业研究》2003,(18):124-125
目前我国住房一级市场已初具规模并迅速扩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我国的投资环境日趋成熟,商业银行希望抵押贷款证券化成为其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的坚实后盾,因此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已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及中国的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产证券化在美国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住房按揭贷款支持证券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大量衍生金融工具的迅速发展,不仅推动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也极大地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然而,美国次贷危机表明,必须高度重视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防止金融衍生工具的滥用.中国要从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中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加强风险管理,促进资产证券化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6.
龙振红  苏力 《江苏商论》2012,(7):130-132,140
美国2007年底的次贷危机引发了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该文以此为背景,以马克思的信用与虚拟资本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等理论,探讨资产证券化风险的起因,系统梳理相关的文献,归纳资产证券化风险的引发类型,结合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应对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其信用风险向世界金融市场扩散,并对全球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由于我国经济对美国出口的依存度较高,加之美国资金信贷风险的转嫁,次贷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已相当明显。出口信用保险是支持一国对外出口,帮助企业规避出口收汇风险的有力工具,特别是在宏观经济面临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出口企业应利用专业的风险管理机构保障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不断深入,次贷危机已经升级为全球范围内的一场金融海啸。这场危机原本只是发端于美国的住房信贷市场,但其影响和范围却借助了资产证券化产品,辐射到全世界。资产证券化成为了产生蝴蝶效应的传导器和助推机。同时次贷危机已对我国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更对我国不断探索和推进的资产证券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以说次贷危机短期内必定会对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形成一定的滞缓因素,但是,危机同时也对我国资产证券化进程带来积极的影响,从经验上、制度环境上以及人才引进上都是很大的推动因素。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更要积极抓住历史机遇,推动我国资产证券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mortgage loan default and default probability by using the data from the mortgage loans of a case financial institu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orrower's gender, the borrower's job position, whether the regional codes of the borrower's present residence and registered permanent residence are the same, the degree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rrower and the guarantor, the loan-to-value ratio, the use status of collateral, and the located region of collateral a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fault probability. However, the education degree and the loan amount a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fault prob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