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国外商投资环境简析陈湘永(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自70年代以来,年平均经济增长率高过1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970年的253美元直升为1994年的8470美元,预计1995年经济仍将保持7.0─7.5%的高增长速度。自...  相似文献   

2.
韩国外商投资环境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国外商投资环境简析陈湘永(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自70年代以来,年平均经济增长率高过1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970年的253美元直升为1994年的8470美元,预计1995年经济仍将保持7.0─7.5%的高增长速度。自...  相似文献   

3.
韩国经济自60年代初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在这30年中,经济年增长率超过10%的共11年,超过5%、低于10%的共17年。80年代后期,韩国的经济增长率更是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到1990年已成为世界第15位的经济大国,第12位的贸易大国。目前,韩国已跨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正向发达国家行列迈进。韩国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是与其“科技立国”的战略思想分不开的。从1962年推行第一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开始,韩国总是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与之相应的科技发展战略,在过去的六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中都确定了相应的…  相似文献   

4.
韩国经济是在美援的基础上依靠大规模举债发展起来的。1963年-1995年间,韩国经济平均年增长率为8.9%,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962年的87美元发展到1996年的10548美元。自1995年起,韩国的经济规模在世界一直据第11位(韩国银行1997年...  相似文献   

5.
韩国经济是在美援的基础上依靠大规模举债发展起来的。1963年-1995年间,韩国经济平均年增长率为8.9%,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962年的87美元发展到1996年的10548美元。自1995年起,韩国的经济规模在世界一直据第11位(韩国银行1997年...  相似文献   

6.
60年代以来,韩国借用外债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仅用20年就进入了新兴工业化国家之列。为了大量引进外资,启动经济腾飞,韩国从1962年起后颁布了一系列鼓励性的法令,开始大举借用外债。到1985年,外债余额已达468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成为亚洲最大的债务国,外债总量、人均外债等指标的位次也居世界榜首。但也正是大量外债的合理使用,使韩国经济迅速腾飞,进而增强了偿  相似文献   

7.
跨世纪的中国市场营销郝渊晓一、90年代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营销环境改革开放15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到1993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1380亿元,年均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①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连续多年保持在12%左右。然而,要实现小平同...  相似文献   

8.
陈俊 《经济纵横》1997,(6):38-41
构建中国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陈俊目前,世界贸易迅猛发展。其中,国际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已超过国际商品贸易,数据显示,自8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以5%高于货物贸易2.5%一倍的平均速度增长。如今,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60%为服务业产值,一般发展中国家也已...  相似文献   

9.
80年代的中国特区经济,显示出高速增长的特征。十年间,深圳特区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社会生产总值、预算内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出口总额六项指标,平均每年分别以48.3%、24.9%、69.2%、59.8%、72.5%的速度递增,这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海南省建特区的第二年,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分别比建特区前的1987年增长63.4%、66.5%和110.8%。  相似文献   

10.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人均GDP的年均增长在1965—1989年期间超过了7%。但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韩国的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之间差距很大,自主创新能力较为缺乏。对韩国技术能力培育的分析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战后的日本经济,经过50年代的准备,到了60年代,便进入“高速成长”阶段。到1973年石油危机,日本经济已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在1966年超过法国,1967年超过英国,1968年超过原联邦德国,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原苏联。在近20年的时间里,日本经济持续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目。促成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大量而又适度地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一、技术引进政策变化的五个时期在很长一段时期,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进口国,引进国外技术的政…  相似文献   

12.
中韩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近年来,两国经贸交往日益密切。1991年,两国人员往来10万人次,1992年达到15万人次;1991年两国贸易额为58亿美元,1992年达100亿美元。现此同时,青岛市和韩国的交往也日益频繁。1991年双方往来约5000人次,1992年增至10000人次。近年来,韩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令人注目。60年代初,韩国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1962年国民生产总值23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才82美元。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达2800亿美元,人均6500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530亿美元。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为今后两国在各个领域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八十年代初,著名作家王蒙在一篇小说中戏称广告为“暴发户”。当时,刚刚复苏的中国广告业的确像一个暴发户,仅仅一两年的时间,便以风起云涌之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更加出人意料的是,这个暴发户在此之后竟然以年均超过30%的增长率持续暴发,远远超出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其中1992年和1993年的增长率高达100%,可谓一路狂奔,势不可挡。难怪1987年世界广告大会会在北京召开,难怪会上曾有外国专家预言:中国将于90年代跨入“广告时代”。这个预言而今已被证实。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回顾以往不难看出:中国广告业正在走…  相似文献   

14.
经过30年经济快速增长之后,韩国将以发达富足和社会稳定的工业化国家为目标,着手制订到2020年的25年经济规划。 根据政府的预测,韩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将从目前世界经济大国的第十一位,到2010年超过英国,上升为第七位。 韩国今后25年GNP和人均GNP展望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进入80年代,大部分OECD国家都在增强科研活动,其经费都超过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长率。瑞士也不甘落后,其经费达国民生产总值的2.9%(约71亿瑞士法朗),从而与美国、日本、德国和瑞典同列OECD成员国之首。瑞士的特点是,私营经济占研究与发展总经费的3/4。国家首先支持研究,国家在研究与发展总经费中虽然占有25%,然而从总体  相似文献   

16.
经过30多年的发展,韩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23亿美元上升到近3000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从82美元上升到6498美元。韩国经济何以如此成功?国际经济家几乎一致认为:一个主要原因是韩国确定了“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并约束企业不折不扣的实施。韩国经济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乃取决于其精明的对外策略。其主要做法有:向国外高技术企业要技术。美、日、西欧是世界高技术产业中心,也是世界最大的高技术产品市场,集中了世界80%的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韩国为了加速技术引进步伐,借用美、日的先进技术,发展自己的高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以来,印度尼西亚经济建设加快,工业年均增长率8-9%,农业年均增长率7%左右。从1989年起进入第五个五年计划发展时期,规定国民生产总值递增率5%,为此,需要引进外资136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韩国的风险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况韩国风险投资业在韩国整个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商品化过程中发挥了主要的促进作用,使科技成果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引进技术得到创新发展。直接造就了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开辟了研究与开发经费的新用途,培育出许多企业家和管理人才,产品大量出口创汇,给政府带来巨额财税收入。韩国1996年国民生产总值(GNP)4804亿美元,居世界第8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548美元,居世界第34位,进出口贸易额2719亿美元,居世界第11位。1997年底爆发金融危机,1999年开始迅速恢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韩国1999年经济增长率可达6%…  相似文献   

19.
一、第三产业发展需要民间投资加入我国现阶段第三产业发展程度落后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或者说与已达到的经济成长阶段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主要表现在:(l)我国第三产业的总量规模过小。根据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1998年我国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7.9%,不足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而80年代末,世界上40个低收入国家(人均CNP280美元)第王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已达39叽.高出我国N个百分点;58个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NP750-2050美元)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已达50%,高出我国22个百分点左右。如果按照世界…  相似文献   

20.
亚洲新兴工业国、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去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483美元,今年将突破1万美元大关,计划到1998年要达到14076美元。去年12月世界银行组织已正式把韩国列入发达国家之列,取消了获得优惠贷款的资格。 早在80年代初,韩国的各项大型基本建设和公共设施已具规模,到80年代末已基本结束。经济最为发达的首都汉城圈内,十几层、几十层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轻工业和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