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创新成果的“公共产品”特性会导致市场失灵,单靠市场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很难达到社会最优研发投入水平.这就需要政府进行适度的干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缺陷.总结并分析了政府采购、公共研发、政府财政资助等相关科技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及调控作用,对于正确制定并利用科技政策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政府推动技术创新的政策工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都沁军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1):61-61
分析了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着重探讨了政府干预技术创新的政策工具及其运用条件。 相似文献
3.
虽然技术创新政策目前在学术界尚无统一定义,但是它仍是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旨在通过对美国和日本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工具的分析,结合我国市场机制运行特点,通过类比,探讨我国在政策工具方面的选择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日心呈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5,(11):9-12
从80年代以来,技术开发构成了法国政府的优先行动之一。从那时起,法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强法国研究与创新力量,其中包括: ●进一步加强全国研究成果推广署的建设,发挥其在工业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政府角度的企业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技术创新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枣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发明成果的商品化,为实现这一目的,要求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承担一定的责任。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但为其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以及培齐创新人才,还提供了资金支持,但现在仍然还存在;爵一些缺陷,这就要求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中不仅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还要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6.
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创新是国际社会通用的一个经济概念 ,其基本含义是指 ,在生产体系中引入“新的组合”,包括开发新产品 ,采用新工艺 ,开辟新市场 ,控制原材料新来源和实现工业新组织等 ,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具体化为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创新活动。技术创新不同于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或单纯的技术活动。技术创新是在市场拉动和技术推动的综合作用下 ,包括技术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和市场应用这样一种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的系统工作。一、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是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学概念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有两… 相似文献
7.
8.
运用实物期权方法,建立政府资助双寡头垄断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期权价值模型,并利用期权博弈对其进行分析,进行政府资助时机决策。结果表明:两对称企业在双寡头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政府对其进行技术创新项目资助时,资助时机应保持同步,即均采用事前资助或事后资助。 相似文献
9.
10.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着重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建设。如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成为当前我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通过分析研究外国财政资金史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做法和机制,同时梳理和总结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现有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做法和机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若干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近年来“逆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如何通过科技与制度创新促进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未来掌握国际市场主动权的关键。基于政治晋升锦标赛理论,研究地方政绩诉求影响企业创新效率的深层次制度原因,并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政府研发补贴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及创新氛围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013—2018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地方政绩诉求对企业创新效率起显著抑制作用;②政府研发补贴在地方政绩诉求与企业创新效率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创新氛围在地方政绩诉求影响企业创新效率的后半段中介路径起负中向调节作用,即在创新氛围较淡薄的情况下,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更显著。因此,地方政绩诉求不仅直接影响企业创新效率,还通过研发补贴间接影响企业创新效率;创新氛围调节地方政绩诉求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政府采购是创新实践领域的重要工具。分析了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演化历程,将研发活动分为两个阶段,以2002-2011年我国内地29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计量模型检验了政府采购对我国本土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采购有效促进了本土创新过程中的研发设计和产品转化,国内私人需求、国外市场需求和研发投入也有效促进了本土创新;研发人力资本投入对研发设计创新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产品转化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湖北是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湖北发展水平关系到中部崛起战略的成败。湖北作为教育大省、科技创新大省,具有科教兴省的绝对优势,发展科技金融有利于湖北将科技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湖北科技金融发展优势明显,但约束条件也较多。应该从制定科技金融发展战略与发展路径、建立健全科技金融市场机制、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培育科技金融发展主体、完善科技金融发展制度体系等方面促进科技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政府采购作为需求侧政策工具,在一国科技自主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为早日加入《政府采购协定》(GPA),暂停实施科技自主创新政府采购政策。从逻辑上看,我国科技自主创新政府采购政策面临两难困境:内有实现科技强国的现实需求,外受GPA等国际规则约束。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太过强调科技自主创新目标与国际规则间的对立,忽视了两种目标的协同。由此,提出双重目标协同的“第三选择”,也就是以法治方式实现两难困境的统合。通过立法模式和立法技术选择,对该领域法律进行整合与重构,将科技自主创新政府采购政策逐步分解、融入到相关法律中,使之对内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对外满足国际规则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构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的正确途径。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要有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本文从行为主体的角度,对在构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的不同作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上分析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着重探讨创新开放度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利用沪深两市高技术上市公司2004-2018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间呈现倒“U”型关系,技术多元化水平上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创新开放程度较高环境中被进一步放大。据估算,企业创新开放度每提高10%,技术多元化程度上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将增加0.011个百分点。此外,企业技术多元化战略经营绩效提升作用具有明显的技术密集属性和行业产权结构属性差异,高技术密集型企业技术多元化水平每提高1%,企业经营绩效水平将实现高达0.052 4%的攀升幅度,且低国有化企业实施技术多元化战略的效果明显优于高国有化企业。 相似文献
19.
政府补贴能否促进企业创新一直存在争议。与以往从资源视角探讨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关系的研究不同,基于信号理论视角,以2012—2016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剔除非研发补贴的噪音并控制样本自选择偏误,实证检验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微观政策效应,以及企业层面制度因素(产权性质)和区域层面制度因素(制度环境)对该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贴释放的积极信号能够帮助企业获取外部创新资源,有效促进企业创新;相比于国有企业,政府研发补贴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强;制度环境越好,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越强。研究理论丰富了科技创新政策有效性和信号理论相关研究。同时,研究发现,政府应继续加大对企业创新活动的补贴额度,不断深化所有制改革,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另外,企业还应充分发挥政府研发补贴信号的杠杆效应,拓宽外部创新资源获取渠道。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时期,以政府研发资助为切入点,剖析政府应如何更好地支持企业践行“互联网+”创新战略。在阐释政府研发资助影响“互联网+”企业创新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6-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及门槛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互联网+”显著推动企业创新效率改善,而政府研发资助有助于强化这种积极影响;企业层面的“互联网+”创新溢出存在明显的政府研发资助三重门槛效应,只有当政府研发资助强度超越一定门槛条件时,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互联网+”的创新溢出;政府研发资助调节下的“互联网+”创新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空间异质性特征,在不同空间层面上显现出差异化和动态化调节影响;现阶段政府研发资助对“互联网+”企业创新的正向调节溢出还相对有限,且实际调节效果具有差异化特征,表现为中部地区最为显著、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的阶梯状分布。研究结论可为新时代下构建时空分异的政府研发资助策略,进一步加快释放“互联网+”企业创新的溢出红利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