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财务会计目标已与经济环境不相适应,应对财务会计的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另外,随着经济环境变迁,财务报表的目标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财务会计必须寻求其他途径提供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一途径就是其他财务报告,借助其他财务报告披露在财务报表中无法确认、计量的预测性信息,以满足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静  万继峰 《新智慧》2005,(12):17-17
西方会计界在研究会计目标时,一般不区分财务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事实上,如果承认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那么严格地区分财务会汁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的目标与财务会计系统所提供的财务报告的目标,其意义不是很大(葛家澍、刘峰,2003)。因此,本所讨论的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的目标其实也就是财务会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财务报表虽然仍占据财务报告的核心地位,但是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已严重偏离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其局限性已日趋明显,具体表现为: 1.现行财务报表没有很好地满足财务报表目标或财务会计目标。现行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是基于权责发生制、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且能用货币计量的财务信息,它能较好地完成报告与解除受托责任的目标,但不能直接满足变化后的财务报表目标,即为信息使用者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财务报表目标强调决策有用性之后,财务会计乃至其报表体系并未突破原有的框架,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性。显然财务报表提供的受托责任信息是委托人作出是否继续维持委托代理关系决策的依据,但是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不限于此,而且决策总是面向未来的。因此,关于未来的信息才是最有用的,尤其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分布及其不确定性方面的信息。然而现行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所提供的权责发生制下的历史性财务信息,在总体上与现金流量是不相关的,将权责发生制信息转换为收付实现制而编制的现金流量表,提供的仍是过去的现金流量,而不是未来的现金流量,所以对决策有用性也大大打了折扣。此外,基于会计分期假设而定期编制的财务报表具有滞后性,也严重影响了信息...  相似文献   

4.
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营利组织会计是会计学在政府和事业单位中的运用,是会计学的两大分支之一,由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对其会计活动和会计方法具有重要影响,因而研究非营利组织会计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明确会计目标。非营利用组织会计目标的内容包括:谁是财务信息使用者,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以及财务报告能提供什么信息,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会计模式应转向“两级准则层、三个准则群”模式。  相似文献   

5.
财务报告是企业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媒介和渠道。财务报告应向使用者提供什么信息受制于财务报告的目标。关于财务报告目标,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争论由来已久。本文通过对两种不同观点的讨论分析,提出了我国财务报告目标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 SB)自1973年成立伊始,便将研究财务会计概念体系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自1978年来的22年间,其研究成果陆续以7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 C)的形式予以发布。但由于SFAC第6辑是用来取代SFAC第3辑的,同时也由于SFA C第6辑曾明确指出其论述的内容不仅适用于企业,而且适用于非营利组织,SFA C第4辑实际上已被撤销。1992年9月,我国著名会计学家娄尔行教授将FA SB的SFA C第1辑、第2辑、第4辑、第5辑和第6辑共5辑译为中文后定名为《论财务会计概念》,并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为使读者对FA SB发布的SFAC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我们根据SFA C第7辑的英文资料及相关资料,将SFAC第1辑、第2辑、第5辑、第6辑和第7辑共5辑的主要内容在此一并介绍并进行简要评介。一、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是FA SB于1978年11月正式发布的第1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该辑公告旨在确定企业编制对外通用财务报告的基本目的。公告中指出:财务报告的编制不仅包括财务报表,还包括其他传输信息的手段;常见的财务报告主要由财务报表、其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相似文献   

7.
关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统一化趋势,最早出现在美国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发表于1994年的詹金斯报告《论改进企业报告》(1994)中,这与当时美国企业受到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冲击后企业组织结构发生变化的状况相适应。随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 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 SC)都曾作了大量关于如何协调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研究,提出了将管理会计信息反映在财务报告上及构建实质会计等意见,但迄今为止尚无定论。本文并不欲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如何协调的具体操作细节作深入研究,而仅对网络经济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统一性作初步的探讨。结合网络经济的特征与企业形态的变迁,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统一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趋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区别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分离的最主要原因。管理会计定位在对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决策需要的信息,而财务会计则定位在对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通用的财务报告。但在网络经济下,管理会计信息与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将会逐渐趋同。首先是因为企业组织形态的变迁。传统企业内部结构的扁平化、分权管理体系的建立以及虚拟企业中投资者与管理者的一体化使得企业内部信息使用者与外部信息使用者逐...  相似文献   

8.
非营利组织会计是关于政府和事业单位的会计运用,它是会计学的两大分支,同时由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对于其会计活分理处和会计方法有重要的影响,研究非营利组织会计的重要前提是需要确定会计目标,同时由于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的内容主要包括:谁是财务信用的使用者、财务报告需要提供什么信息,所以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会计模式需要由“两级准则居,三个准则群”的会计模式。本文从非营利组织入手,分析了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完善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财务呈报目标的变化与收益报告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财务报告目标由报告受托经济责任转向为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财务报告目标的这一变化,使得传统收益确定模式面临着挑战.为了适应财务报告目标的变化,西方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纷纷要求编制全面收益报告.  相似文献   

10.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践的出发点,决策有用观作为被广泛采用的会计目标与会计的本质是一致的,它表明为用户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是会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如何使财务报告更好地满足各方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以证明会计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源动力。在我国,坚持决策有用观符合会计本质和现实需要,关键是如何通过改善会计环境、完善会计规范和加强会计理论建设来充分实现会计目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会计概念界定入手 ,分析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不同使用者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不同要求 ,在借鉴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基础上 ,探讨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财务报告存在的基础之一就是决策有用性 ,即为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利益集团提供有用的信息。如果财务报告无法为这些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那么 ,财务报告存在的合理性就必然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会计概念界定入手,分析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不同使用者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不同要求,在借鉴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基础上,探讨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新经济环境下,现行财务报告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急需改革.会计目标是会计行为期望达到的标准,是会计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那么准确地定位我国会计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关于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几种观点,通过对影响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经济环境的研究,提出我国会计目标应定位于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并行,并引入价值报告理论,探讨了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并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张婧 《大众商务》2010,(10):122-122
新经济环境下,现行财务报告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急需改革。会计目标是会计行为期望达到的标准,是会计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那么准确地定位我国会计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关于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几种观点,通过对影响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经济环境的研究,提出我国会计目标应定位于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并行,并引入价值报告理论,探讨了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并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财务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两方面分析,认为财务会计是有“界”的,即财务会计的核算及提供会计信息应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和界限之内.确定我国财务会计的“界”,应贯彻可验证性原则、成本收益原则、安全运营原则和有用性原则.其改革的目标是让历史告诉未来,使财务会计提供真实、原始的会计信息,提高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性.  相似文献   

17.
资产是最基本的会计要素,对会计方法体系、概念体系的认识和把握都是建立在资产定义基础上的。如何定义资产,在会计理论和实务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资产定义的介绍与对比分析1.我国对资产的定义。财政部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条规定: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1997年《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21条规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20条规定:资产是财政掌管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20条规定:资产是行政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004年8月,财政部发布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规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并由民间非营利组织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民间非营利组织带来经济利益或服务潜力。2.国外对资产的定义。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 SB)发布的《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规定: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  相似文献   

18.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决策有用会计信息主要质量构成,它们不仅与财务报告使用者及其所要做出的具体决策相关,而且还与计量属性的选择相关联。与历史成本信息相比,公允价值信息一般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可靠性相对较差。因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制定明确的标准或者对决策有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反思和重构就成为推动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刘燕燕 《大众商务》2010,(8):151-151
自1973年10月特鲁布罗德(Trueblood)研究小组发表《财务报表目标研究小组的报告》这一报告,将财务会计目标划定为12项具体目标和一项总目标起,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会计界对财务会计理论的研究,就总是将财务会计目标放在第一位,但在我国,对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则起步比较晚。本文在分析比较"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种财务会计目标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指出了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分析,认为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而企业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应遵循可验证性原则、成本收益原则、安全运营原则和有用性原则,提高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