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泰州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的阻碍、产权关系模糊等的影响,导致出现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缺乏、结构不合理、不能有效满足农民需求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泰州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落后的基础设施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结合湖北农村现状,分析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从一事一议、“村民主导型”项目管理、PFI融资等方面,积极探索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湖北城乡全面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利用北京市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以房山区行政村为基本单元,应用指标综合评价法探析北京城市发展新区村庄基础设施的现状问题。研究指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饮水、道路设施方面成效显著,但设施整体水平还较低,厕所、污水处理、医疗文化等设施建设水平还较为落后,建后管理也还不到位。今后应加快建设,加强建设后的管护,快速提高城市发展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淳安县是一个集山区、老区、库区为一体的贫困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农村基础设施差,需修建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项目多.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区县协作、统筹城乡发展等政策的实施,国家对农村投入的不断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集体工程项目的管理却未跟上形势的发展,存在较多问题,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农村的投资,并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在投资主体、投资总量、投资结构和投资效益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为此,政府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军 《经济问题》2007,334(6):80-8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生活的必备条件,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纽带,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来支撑.因此,在加快新农村建设中,应着力于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7.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较为薄弱,而只有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坚实的物质基础。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现状及问题,提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措施,从而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这为我们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9.
1.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农民负担反弹的制度根源。公共财政应该立足农民负担长期性认识,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切入点,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立足财政的公共属性,不仅支持生产型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要有效提升农村生活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农民低负担条件下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借助"民生财政"  相似文献   

10.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稳产、农民增收和启动农村消费市场都需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仍然存在总量不足、区域不平衡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并创新投入机制、完善投入政策。  相似文献   

11.
聂鹏  李世平  鲍巍 《当代经济》2010,(12):30-31
本文基于1978-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探讨了城乡收入不平等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城乡收入不平等和消费不平等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城乡收入不平等加剧了消费不平等.研究结论表明,要缩小城乡收入和消费不平等,刺激居民消费需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适度引导城镇居民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衡阳市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示范带动、稳步实施,扎实推进"百村示范"工程,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较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现行体制的影响,衡阳市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出现了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在对衡阳市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新民居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和突破口,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载体.本文以唐山为例,分析唐山新民居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对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新民居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视角的重庆市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农村环境已经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在阐述重庆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运用加减乘除法,发展现代农业,防治农村生产生活污染.加快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四大重点工作;编制专项规划、相关宣传,基础调研、污染防治技术研发四项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5.
胡囡 《经济研究导刊》2010,(13):111-112
乡村城市化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协调城乡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体现现代化发展程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黑龙江省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城镇化与农村工业化发展存在偏差,针对黑龙江省乡村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非农化的空间分散性、城镇规模小、城镇化质量低等问题,应该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工业集中型模式、提高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农村小城镇特色基础建设等方面发展乡村城市化.  相似文献   

16.
韩国的“新村运动”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国通过“新村运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增加收入,逐步消除了城乡差距,实现了城乡协调发展。其做法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我国互联网普及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基于2005-201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了互联网普及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在短期内,互联网普及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互联网普及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的方向具有不确定性;从长期看,互联网普及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负向促进作用,并保持着稳定均衡关系,互联网普及率对城乡收入差距预测方差具有较大贡献度.对此,文章提出加大农村互联网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力度等建议,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8.
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广泛的外部效应,大部分属于公共品和准公产品范畴,因此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负有重要职责。近年来,国家在大幅度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实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和调整。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对农业和农村支持的领域不断拓展,建设资金的安排上更加强调向困难地区、困难人群倾斜,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十一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基础;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夯实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着力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夯实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改善的基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增加投入,整合资金,提高效益,创新体制机制,使农民长期受益。  相似文献   

19.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发展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是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的.报告指出:"要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只有缩小城乡差距,才能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战略任务.以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必要性进行研究,阐述了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发展基础的一些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杨喜添 《当代经济》2006,(10):99-100
由于我国人地关系的高度紧张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影响,产生了我国的"三农问题",现阶段的"三农问题"直接体现为农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因此,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体制上入手,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农村公共财政转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经济社会环境,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增加农民就业,从而提高农民收入,这样,才有可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