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假如有一天我死去,在我的墓志铭里就写:“这里躺着一个很努力为这个社会的繁荣进步贡献自己毕生精力的人。”——杨国强2007年4月20日上午10时,香港股市的金手指指向了广东顺德地产商杨惠妍,其带领的碧桂园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总市值在当日就升至1163.2亿港元,成为中国内地房地产企业中名副其实的市值老大。就在媒体争相报道这位“内地新晋女首富”时,他们惊奇地发现,“首富”的父亲、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才是碧桂园神  相似文献   

2.
《新财富》2007,(8):80-81
杨国强操盘的第一个房地产项目——顺德碧桂园位于顺德碧江、桂山之间,风景优美,却曾是个卖不动的郊区烂盘。经过知名策划人王志纲的点拨,主打“教育牌”的顺德碧桂园亮相后吸引了众多省港买家。其时能为孩子入学交30万“教育储备金”的家庭在内地绝非寻常,但在珠三角地区只能算是小富人家。而王志纲为之设计的“五星级的家”这一广告词更是吸引了无数人气。在顺德碧桂园一举成功后,杨国强积蓄经验,开始“连锁经营”。  相似文献   

3.
《中国市场》2011,(43):44-47
<正>【人物档案】●杨惠妍1981年,出生于广东顺德,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市场营销及物流专业学士学位,碧桂园创始人之一杨国强的二女儿,2005年加入碧桂园担任采购部经理,现作为碧桂园执行董事,主要负责整体采  相似文献   

4.
周莹 《新财富》2007,(5):66-67
隐身于女儿“最年轻的中国首富”光环之后的杨国强,是中国第一个实践复合地产开发的地产商。从碧桂园最初的“学校+地产”模式,到后来的“学校+会所+地产+酒店+度假”,可以说,复合地产成就了杨国强和他“五星级的家”。在这一理念下,他通过开发超大楼盘,以低买低卖的策略快速回笼资金,并实施设计、建设、装修、物业管理一条龙开发,以降低成本,从而快速积累了巨额财富。[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除了担任筹划了10年的上海新江湾城改造工程总策划、成都市整体城市运营的战略顾问之外,10年前的一场策划,奠定了今年的一场地产创富神话2007年4月20日广东顺德地产商碧桂园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吸引了包括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新世界发展主席郑裕彤等在内的68万香港人疯狂认购。上  相似文献   

6.
据传闻,碧桂园老板杨国强在前段时间的公司领导层会议上哭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哭泣的不仅仅只是碧桂园,还有曾经叱诧服装界,浸淫服装30余年的中国服装界的传统大佬雅戈尔,等等。中国很多的民营企业都淌下了悲情的泪水……是什么让这些大佬们为资金链而焦虑?为市值的大幅缩水下降而忧虑?为不断的裁员而烦恼?为岌岌可危的企业大厦而忧伤呢?  相似文献   

7.
孙红 《新财富》2007,(8):68-76,78
在搭建多层级海外上市架构的同时,碧桂园通过补税、大额分红、推迟确认收入、临时加大土地储备等财务手段,不仅使杨国强等碧桂园的原股东们得以将碧桂园上市之前的账面储备瓜分贻尽,降低了红筹上市成本,而且还将碧桂园打造成“业务模式独特、土地储备丰富、资产结构清晰、业绩成长良好”等受国际投资者青睐的形象,使得碧桂园在香港IPO的效果彰显:以较高的市盈率成功发行,连超额配售部分总共出让16.87%的股权募集到的资金达148亿港元,约是其上市之前净资产的10倍;而碧桂园上市首日市值便超过千亿元,成为内地上市房地产企业的市值冠军。[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受宏观周期、政策调控等因素影响,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注定从第一天起就面临各种变化。正如杨国强创业之初那间裸砖搭起、可以随时移动的办公室一样,从诞生之日起就具备适应变化的灵活性与韧性,并已经写进了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的基因里。作为多年稳居中国房地产市场龙头的房企,碧桂园的发展符合适者生存的生物学定律,谋变求生是它的天性,不仅能适应环境,也在塑造和改变周围环境。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碧桂园销售额跃至1060亿元,这个2012年销售额才完成476亿元的房企,成为去年房企"千亿俱乐部"的大黑马。这个总部设在顺德北,最风光的时候一度进入到中国房地产公司的前三,但多数时间位列第二梯队,那2013年的"千亿碧桂园"究竟是如何炼就的呢?把"全民营销"这一法宝运用到极致,这就是"千亿碧桂园"最大的秘密。今年1月3日,碧桂园发布公告:2013年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共实现合同销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碧桂园(County Garden)董事会主席杨国强击败了包括百仕通(Blackstone)和凯雷(Carlyle)在内的外国私人股本集团,将以至少100亿港元(合12.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 Broadcasts,简称TVB)26%的股权。  相似文献   

11.
吸引十分之一香港人认购的广东顺德地产商碧桂园(2007.HK)4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上市首13开盘报7.00元。持有952亿股碧桂园的25岁大股东杨惠妍一举超过玖龙纸业的董事长张茵成为新一代内地女首富,身价约为666.4亿港元。  相似文献   

12.
《WTO经济导刊》2009,(6):71-71
4月28日,《福布斯》中文版在上海正式公布了“2009中国慈善榜”榜单。世纪金源的黄如论以2.74亿元的现金捐赠额高居榜首。碧桂园的杨国强父女和特华投资控股的李光荣分别以2.25亿元和2亿元的捐赠额分获二三名。  相似文献   

13.
2008年6月25日下午,碧桂园集团员工抗震救灾募捐款捐赠仪式在顺德碧桂园举行。据悉,截至6月10日,碧桂园内部员工募集抗震救灾善款逾249万元,此笔善款捐给由广东青少年基金会设立的"希望工程杨惠妍汶川地震孤儿救助基金"。  相似文献   

14.
提及广东顺德,在上个世纪90年代它是"可怕"的代名词,今天大名鼎鼎的碧桂园就是当年凭着"可怕的顺德人"广告语走上了高速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蓝海战略”理论,并运用四步动作框架和战略布局图两种工具,以顺德碧桂园案例对房地产企业“蓝海战略”的制定加以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李蕙聪 《信息与经营》2011,(8X):176-179
<正>教育地产演义业界一般认为最早采用教育地产经营思路的是1992年启动的广东顺德碧桂园项目。该项目率先导入"教育"概念,与北京景山学校成功合办广东碧桂园学校,1994年开学,当届就招收到1300多名学生。跳出地产做地产、"地产+教育"创新模式一时间令碧桂园名声大振。碧桂园以教育启动房地产引发了中国房地产业的第一次"革命",开创了教育地产先河。此后,"地产+教育"模式被地产开发企业广泛仿效,全国风行。1996年,北京王府公寓与景山学校合作办校,开创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蓝海战略”理论,并运用四步动作框架和战略布局图两种工具,以顺德碧桂园案例对房地产企业“蓝海战略”的制定加以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三联竞争力》2010,(6):28-28
大陆地产商做广告已经不过瘾,开始图谋电视台。继碧桂园杨国强的香港电视之旅后,荣丰的王征又开始了香港亚视之行。 亚视历史悠久,却管理混乱,自开台以来,一直遭受对手无线电视的冲击,业绩堪忧,股权七度易手,堪称电视界的名门丑女。2007年,查氏家族先后向亚视注资十亿,但仍无法阻止亏蚀。但王征不仅看上了这位丑女,还要跟旺旺的老总拼抢。  相似文献   

19.
正调控政策放松,也难挽回国内房地产的颓势,今年的"金九银十"预计将成五年来最黯淡的一年。过去两年,大批华南房地产巨头如碧桂园、富力、恒大先后重金砸向大马,位于新山市的碧桂园金海湾2013年8月开盘一个月认购金额达到105亿元。一边国内市场下行,一边是大马正复制国内开发的神话,这刺激着更多的中小房企果断出海。2014年以来,马来西亚负面消息不断,不少中小房企依然抱团进军大马,丝毫未动摇信心。  相似文献   

20.
财务战略管理作为企业整体战略的一部分,在企业发展中举足轻重。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以国家政策为基础,顺势而上、逆势而行,依靠良好的财务战略管理创造了房产界的神话。但是,基于高资负债率、资金流动性及融资战略选择方面的限制,碧桂园的财务战略管理面临一些问题,产生系列的财务风险,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帮助公司财务管理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