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蒙牛快速成长成为业内的奇迹,为什么蒙牛能够有这样的成就?最大的原因即是“人财”(人即财富)。许多企业成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无法再长大,原因也在于欠缺突破现状的经营团队。而蒙牛幸运之处就在于从创业的第一天开始,就有非常强的经营团队,正如《蒙牛内幕》书中所形容的:“初创的蒙牛,除了几颗人脑袋,别的就一无所有了,不过这大概也是中国乳业最硬的几颗脑袋。”蒙牛何以聚集“人财”?在蒙牛只有六七岁的年龄时,蒙牛董事长牛根生就在思考如何让一百年后的蒙牛更加茁壮与健康,这是传统思维的人无法想象的事情。蒙牛如果要永续经营,聚“财”(人财)自然是关键,为此牛董事长将自己的股份全部捐出。他说:“很少有  相似文献   

2.
《东方企业家》2005,(8):110-112
他姓牛,他养牛,他卖牛奶,他设立了一个公司叫蒙牛,他设立了一个基金会叫老牛,他说自己只做第二,但没有人认为他不是第一。  相似文献   

3.
说咱中国缺,咱们没有男人街。说咱中国有,外滩非要叫"中国华尔街"。缺的其实有,搞市场经济最忌跟着哄;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中跳楼的都是先哄后闭眼的主儿。有的其实缺,爱咱们国最怕没志气;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太平洋怎么就不行?  相似文献   

4.
每一家成功的企业都会推出自己的 官方企业史,蒙牛也不例外。今年夏季 面市的由蒙牛副总裁和总裁新闻助理合 著的《蒙牛内幕》一书,正是这个企业 的一部编年史。尽管这个企业只有短短 6年的历史,却成就了一段中国工业史 上空前绝后的成长奇迹。  相似文献   

5.
丁伟 《中国企业家》2008,(5):116-118
中国到了给企业树碑立传的时候了吗?企业家为什么需要被记录和阅读?企业史写作有哪些原则?哪些企业史值得期待?想像——30年后,中国商业的历史图书馆里,哪些公司案例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哪些企业家成为"典型场景下的典型人物"?会是联想、海尔、华为、阿里巴巴吗?会是《蒙牛内幕》、《联想局》、《道路与梦想》、《激荡30年》吗?未来很难预设,就像历史不能假设。中国"企业史"命题的现状是,"中  相似文献   

6.
在2003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被视为“新领袖”代表人物的蒙牛乳业董事长牛根生,遭到了投资银行家的善意批评,批评由“牛根生只持蒙牛5%股份”而起:刘梦熊:现在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董事会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局的主席也是从里面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家》2012年第11期一线《孙伊萍:非攻蒙牛》读书的时候,管理学有一门叫企业文化,我当时觉得讲得特别虚,都是学术界总结出来形而上的东西。工作之后,经历了外企、民企以及国企不同的职场,我经常感叹企业文化是潜移默化渗透到每一个员工的行为,是大多数员工有所共识的一种潜规则。每个形态组织、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个公司的文化都不一样,有的组织员工必须要听从指挥,不轻易做决策。而在某些企业里面,最低成本达到目的是第一位的。企业文化甚至能直接影响企业在关键时刻的决策。蒙牛,曾经的3倍平均行业增长率对赌协  相似文献   

8.
老边 《中国企业家》2005,(16):121-121
综合评价:从蒙牛交上来的自我总结《蒙牛内幕》来看,蒙牛这六年在班长牛根生的带领下,从零起步,“5年增长了200倍,6年销售200亿”,并成功实现了上市的目标,在业界拥有很好的口碑,公众中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很高。这种近乎疯狂的成长速度是这些年罕见的。当然,蒙牛在成长中所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也是有目共睹的,古人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所以蒙牛要戒骄戒躁,在成绩面前不要骄傲,困难面前不要屈服。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听到蒙牛酒业,以为它和蒙牛乳业有什么关系。其实,除为商标有过一次纠纷外,二者没有任何瓜葛。“我们早在1999年就对蒙牛商标进行了注册”,蒙牛酒业董事长牛迎俊解释说。那时,牛迎俊还没有做奶酒,只是有了做奶酒的念头,蒙牛奶酒产品“昂格丽玛”下线,是在2002年7月9日。2003年11月,“昂格丽玛”奶酒开始销售,在中间还插了个非典的一年多时间里,蒙牛销售额就达到了2个多亿,并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这是颇让人意外的。即使如此,牛迎俊还是不满意,“再有三到五个像我们这样规模的厂家,10年时间,就能把全国白酒市场的半壁江山打下来。…  相似文献   

10.
读者     
中国商业需要退耕还林《中国企业家》2010年第22期《作恶》近来发生几件事,未来一定会被写入商业史,标志中国企业竞争生态全面恶化。第一件是唐骏事件,这样一个偶像的博士学位有水分,还不是最可怕的事,真正可怕的是面对注水学位,他居然会堂而皇之地宣称:我没有错!第二件事是蒙牛恶意攻击竞争对手事件。像蒙牛这样的一流公司手段这么低级,还不是最可怕的事,真正可怕的是蒙牛居然可以  相似文献   

11.
去年7月21日,美国世通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其申请破产主要原因是世通公司一个叫辛西亚.库伯的内部审计员,在一次例行审计中发现公司有超过三十亿美元的假账,她向当时的首席财务官报告,而首席财务官其实就是参与欺诈的人之一,他让库伯停止审计,但库伯又向审计委员会的主席报告。在美国公司审计委员会包含有独立董事,他们不受雇于公司,所以库伯女士越过高管层将内幕报告给审计委员会,于是调  相似文献   

12.
《中外企业文化》2005,(11):78-78
金言玉语我读了近几期贵刊,有三言两语随感,想说就说供参考。作为已有品牌的企业文化专业刊物,能否在个性特色上再精致一点,包括整体设计,栏目设置,组稿策划,能给读者带来更多信息,更多养分,更多惊喜。现在总觉得还欠缺一点,每期亮点还不多。最近我看到解放日报上连载的《蒙牛内幕》,写得不错,其中对蒙牛文化的阐释很有质量和味道,文笔也好,读来颇为有益,耐看,上品,且有吸引力。由此想到,贵刊在明年能否刊登类似这样的一些稿件,每期连载,使读者读来有味,欲罢不能。相信对贵刊吸引读者眼球和阅读兴趣会有好处。不妨一试。上海市徐理本人是贵…  相似文献   

13.
从来没有听见哪个企业家说自己是害怕商业竞争的。现实是,企业家害怕的是非商业力量的干扰。今年47岁的牛根生,曾在伊利的公司政治斗争中被排挤下野,于一片荒原上重建了另一个乳业帝国。但是,匿名举报信、诽谤、投毒讹诈……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甚至蒙牛的户外广告牌,在一夜之间  相似文献   

14.
焦点人物     
《新前程》2009,(3):4-5
牛根生 最失意 蒙牛再次迎来了它的危机时刻:特仑苏牛奶因其OMP添加物备受专家和媒体质疑。虽然2月初卫生部会同多个部门的专家对添加了OMP的蒙牛特仑苏牛奶进行研讨后认为,这一产品没有健康危害,但OMP不是现行国家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食品原料,蒙牛公司进口并使用OMP没有事先申请批准,并擅自夸大宣传产品功能,  相似文献   

15.
韩亮 《经营者》2007,(23):76-79
伊利通过金典向蒙牛传递一个信号,潘刚时代的伊利和杨文俊时代的蒙牛相比,就像是朝鲜战场上麦克阿瑟遇到了彭德怀。而蒙牛通过特伦苏也告诉伊利,真正的胜者是在"战场上"见分晓的。  相似文献   

16.
“完全的蒙牛不可复制,就如同没有第二个牛根生一样,但是蒙牛所呈现出的执行力、营销策略、人心的经营艺术等等却是完全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17.
如果蒙牛是某一个人的蒙牛,或者是某些人的蒙牛,那蒙牛就失败了;如果蒙牛是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以至上亿万人的蒙牛,这才是我们心中想的那个伟大的蒙牛。  相似文献   

18.
目前,蒙牛乳业公司在中国乳品行业的排名已由最初的第1116位飚升至第1位。有投资专家称,蒙牛公司“缔造了一个乳品业的神话”。蒙牛成功的背后到底暗藏着什么“玄机”?牛根生下岗创业时,为什么那么多非家族成员的人才投身于蒙牛公司?基业初创,一切皆不可测,所有员工和合作方都拼力工作,其动力来自哪里?恐怕传统的招贤纳士和激励措施都说明不了问题,那么,“蒙牛”成功的关键何在?  相似文献   

19.
IPO之后,公司就不是那个公司,人也不是那个人了雷军前脚说要离职,马云后脚就宣布把COO、CTO等一帮高管送出国门。内幕人人都在捉摸。是求伯君逼迫,还是雷军有更赚钱的投资?是那些CXO跟不上,还是马云另有谋划?  相似文献   

20.
与不完美相处是所有企业难逃的宿命。唯有行动,才有平衡,也就有未来有些事让人难以释怀,比如,好公司染上负面消息,且越来越多。就像一个好孩子,大家以为他一直都考100分,谁知现在发现不仅考分不足,而且调皮,作恶。这就是中国公司的现实——没有完美的公司。无论你谱写了什么样的商业神话,塑造出多么优秀的商业领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