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玥 《英才》2014,(6):20-24
辉瑞VS阿斯利康,诺华VS葛兰素史克……最近,国际医药巨头轮番出动,掀起了一波医药行业的并购大潮。终于,全球领先的制药企业雅培也按捺不住寂寞加入收购大军,宣布收购智利的制药商CFR Pharmaceuticals,总价或达29亿美元。这是一个相当难得的机会。新兴医药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一直逆势快速增长,吸引了全球药企的目光。据IMS Health Inc.预计,2014年,拉美地区药品市场规模将达到513亿美元,其增长势头将不逊色于亚洲市场。  相似文献   

2.
从物流企业生长曲线看物流企业并购的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良毅 《物流技术》2005,(7):104-105
1引言 2004年,发生在国际物流、快递市场中超过亿万美金的物流并购项目有UPS收购Menlo,TNT收购Wilson、UPS收购亚洲合资公司、FEDEX收购Kinkos、DHL收购BlueDart等。国内物流企业并购市场也是非常活跃。有国际物流企业进军中国的并购,也有国内企业之间的并购。物流企业并购将是未来的发展主题。  相似文献   

3.
10亿美元,这是瑞士诺华公司(Novartis)承诺截止2015年在中国投入药物基础研发的数额,这个数字使诺华制药完成了跨国制药企业在华研发中心的最大一笔投资。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中国的好品牌总是被外资收购或控股?为什么中国的好企业总是不能坚持到最后?这一次,外资再掀收购潮。今年2月,法国SEB国际溢价收购苏泊尔创始股东股份,将股权比例扩至71.31%;3月,瑞士诺华制药1.25亿美元收购浙江天元  相似文献   

5.
司徒亮 《英才》2005,(4):20-20
大多数全球制药巨头仅对专利药情有独钟,诺华却用行动告诉人们,非专利药也有利可图。魏思乐(Daniel Vasella)偶尔也会来点出其不意的招数。比如在2月底,这名瑞士诺华公司CEO宣称,将以83亿美元现金,收购德国第二大非专利药公司赫素 (Hexal)。  相似文献   

6.
《企业与市场》2006,(12):82-82
目前国内的并购市场有三种类型: 1.中国企业的境外收购。比如中海油的海外收购。 2.外商企业在中国的收购。 3.国内并购。 2005年到2006年8月份的公布数据显示,并购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2006年前8个月,三种类型的并购都有大幅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当今企业经营的主导趋势之一。国际化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国际市场信息,寻求到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更好的资源供给,缓解国内企业过度竞争的矛盾。与此同时,国内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也吸引了许多国际资本,许多企业把进入中国市场作为其战略目标,并在中国积极进行收购探索。以钢铁业为例,印度米塔尔购入了华菱管线36.7%的股份成为华菱管线的第二大股东,中信泰富收购了国内最大的汽车合金钢生产企业——石家庄钢铁集团80%股权,浦项、新日铁、阿塞洛等企业也已经与或正在与国内钢铁企业进行合资合作。  相似文献   

8.
2003年,是中国机床行业最值得关注的一年。在“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格局下,中国机床的优势企业及时进行战略转折,走出国门,通过强强合作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2003年11月,秦川机床集团收购联合美国工业公司(简称UAI)。综观此次收购,用以小博大来形容秦川或许并不为过,但是我们注意到,如今,中国企业处在完全开放的市场环境里,很多人对国际化的理解就是将产品卖到国外去,在国外开辟市场。  相似文献   

9.
2009年,带领全球著名制药企业——瑞士诺华公司走向巅峰,如日中天的公司CEO魏斯乐突然宣布他将让位于自己选定的继任者,而这位继任者竟然是个地地道道的门外汉。  相似文献   

10.
你可以成为快速发展的公司,但要成为受员工尊敬的最佳雇主,则是另外一回事2005年,北京诺华公司的销售有望突破18亿元。5年间增长速度473.6%。这也使得诺华北京公司成为诺华集团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而这一切对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总裁及首席执行官刘贞贤来说非常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年,诺华北京公司获得了来自翰威特的一份大礼:诺华北京公司当选为2005年中国最佳雇主。这是中国第一家得到这个奖项的医药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