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分口管理、分别使用的原则,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行之有效,必须坚持的。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放弃分口管理的原则,两类资金随便混用,弊病很大:信贷资金可以任意挪用于基建,基建战线越拉越长;正常生产所需资金受到影响,不利于生产和流通的发展;为更新改造、大修理等专用基金扩大开支开了方便之门;信贷资金用于不流动的物资上,贷款不能按期收回,贷款的周转率就低,使用效果就差;企业用贷款上交未实现的税利的可能性增大,容易形成财政的虚假收入;财政不必再增拨流动资金,由银行贷款垫补即可;易于使企业用贷款来垫补亏损,不利于促进企业扭亏增盈;不利于企业节约使用资金,改善经营管理;基建拖欠贷款将无法清理,只好由银行去“擦屁股”。  相似文献   

2.
<正> 银行信贷资金,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经营性资金,它的运动变化也就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因此,要发挥利率杠杆对资金供求的调节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信贷资金利率低,档次少。既不反映资金的真实供求状况,又不能有效地调节资金需求,近几年,利率虽然进行几次调整,但仍未跳出“低利率’的圈子。这种状况加剧了资金供求矛盾。企业利用低利率的贷款大量购买物资,扩大库存,放松  相似文献   

3.
一、目前的贷款办法不利于加强流动资金管理 1981年以前,中国银行对外贸企业贷款是根据企业商品流转计划来确定贷款需要的。即用企业计划期末商品资金占用额减去企业自有资金,求出企业计划期末的银行贷款计划额。这种贷款方式对资金周转没有要求,不讲求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 一、当前我省中国银行的资金形势 我省中行由于历史的原因,资金自给率较低,可用资金量少,且存款增长小于贷款增长。自1987年以来,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实行了计划与资金分开管理,不包信贷资金供应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扩大,全省中行系统的资金供求矛盾进一步突出。 1988年以来,我省外向型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对中行信贷资金的需求量也激剧上升。按1988年省定出口计划和1987年税前换汇成本计算,仅进出口企业贷款就须增加11亿元;按我省出口商品收购物价增长指数20%推算,完成省定出口任务还需增2.3亿  相似文献   

5.
<正> 中国银行人民币资金自给水平低的问题由来已久,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主观努力不够的因素。福建省中国银行是一个人民币信贷收支不平衡的银行,存款总额加上自有资金后与贷款规模相比,资金自给率仅有68%。主要是: (一) 筹资领域狭小,长期以来,中国银行的资金来源除了国家拔入营运资金、当年结益(还有少量的其他来源)外,主要是对外企业(指外贸、外商投资企业)存款。而对外企业自有流动资金又极少,所需资金几乎全部由中国银行贷款解决,其存款也基本上是属于派生性存款。随着开放搞活的深入和经济发展,中行承担对外企业贷款业务大增,资金的缺口更大。  相似文献   

6.
我国利率政策的积弊一、利率的结构不合理。近几年,我国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曾经多次调整,但结构仍然不合理,存款利率不论其资金性质和供求状况都“一视同仁”,贷款利率不分地区、部门、与企业“一刀切”,表现在企业长期占用的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企业短期使用的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差别不大。企业长期性流动资金占用过多的原因之一就是银行贷款利率低于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低,此其一,其二,结算贷款利率低于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其三,从我国银行贷款利率和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相比较是最低的,就是与东欧国家相比,也不算  相似文献   

7.
供销社自有流动资金是专门用于商品流转的资金.自有流动资金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一个企业经济实力的大小,也是影响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目前各地供销社企业虽有一定数量的自有流动资金,但每年增长的幅度和数额却相当小(一部分企业反而在减少),远远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几年,随着银根紧缩和贷款利率的上调,相当一部分企业因自有流动资金减少,贷款增加,承受力差而发生亏损、资不低债,面临生存危机.笔者认为,适度补充自有流资金已成为供销社企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自有流动资金萎缩的状况以河池市供销社系统为例,全市现有13个核算单位,1989年到1991年三年共实现税利  相似文献   

8.
<正> 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工业企业比较突出的问题仍然是资金不活,其表现主要有:债务链难解,“三角债”严重,致使信贷资金和企业资金都难以搞活,对企业兼并、联合和破产的措施不落实,使银行有相当部分的贷款被效益低的企业所占用;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缓慢,产品质量不高和经营管理不善的问题比较严重,占用了大量信贷资金,导致流动资金无法正常流动。针对这些问题,要搞活企业,必须从盘活资金入手。设想是:1.灵活调度资金,控制总量,优化存量。增强金融宏观调控能力,充分发挥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对信贷资金与规模实行条块结合的管理办法,及时解决各地贷款规模的一些紧急、特殊的需要和当地专业银行之间贷款规模不平衡的问题。对信贷规模实行总量控制与比例管理相结合的办法,灵活调度资金,把有限的增量投到最需要资金的企业和项目。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六年武宣支行在加强和改善宏观控制方针指导下,对信贷资金实行“多存多贷,融通资金”管理办法,效果是好的.同时存在几个急待解决的问题:①部分同志对开放搞活缺乏正确认识,消极上吸取贷款的经验教训,怕担风险,怕负责任,不敢积极发放贷款;②对乡镇企业贷款条件要求过高,缺乏区别和灵活性;③对国营工商业、企业贷款,由于受企业自有资金比例限制,影响必要的贷款发放,特别是企业横向经营及跨年度的贷款,碍于规定,难予解决.由于上述原因,一九八六年武宣支行信贷资金长期大额剩余,没有充分运用,其中可用资金千万元以上的有三个月,其余都在五百万元以上.以上这些问题与企业的开放搞活相矛盾,是现行金融管理体制面临的挑战,必须进行改革.下面就有关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传统金融理论认为:国家通过利率杠杆来调节银行信贷投放行为.但从现实来看,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个政策意图在部分地区并没有得到有效实现.通过对河池辖区非公经济、中小企业、三农经济信贷资金可获得情况的调查发现,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矛盾依然突出,利率杠杆未能有效调整信贷资金的供求关系.本文分析了这些企业贷款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于银行来说,信贷资金闲置,实质上就是信贷资金来源大于运用而产生了资金“过剩”.在当前实行“实存实贷”的资金管理体制条件下,如果上级行核定的年程借款额度不变,出现局部性或区域性信贷资金多余,主要由两个条件决定:一是存款增加,增大了信贷资金可用量;一是贷款周转速度加快,减少了贷款投放量.现阶段,大力发展商品经济需要大量信贷资金支持,资金供求矛盾相当突出,出现信贷资金“过剩”,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倘若我们基层行所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为信贷资金开辟新的投资领域,那么,信贷资金的继续“过剩”将会影响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从  相似文献   

12.
今年农业银行率先在金融系统进行承包经营,既实行承包经营就要以利润为主要考核指标,而银行利润是由存贷利差所决定的,贷款利率低于“成本利率”(存款利率或拆入利率+费用率)银行就会亏损。银行贷款利率呈负利率状态,是不利于农行企业化承包经营,也不利于稳定存款,抑制对资金的过度需求的。为此,笔者对平乐县供销社系统贷款呈负利率状态进行了调查,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从今年开始,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实行了“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农业银行广西区分行结合农行的实际,在全区范围内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实借实存,自主经营”的管理办法。这一新的办法,改变过去信贷资金的指标管理为实贷实存;改信贷资金计划由只包括各项存、贷款资金为全部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改大宗代理业务为自营业务;改人民银行与专业银行往来统一利率为存、贷款实行差别利率;改联行由几家银行一个大联行为联行分开,各行自成系统。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在同业拆借市场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1.盲目乐观、盲目拆借.目前,有一种倾向,认为资金拆借市场是一个“聚宝盆”,只要开放资金市场,便能使资金缺口填满.其实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通过同业拆借,加速资金周转,能够缓解一部分信贷资金的不足.但它受一定总量的限制,并非要多少,就有多少.另外,拆借资金越多,派生存款越大,无形中造成存款增加的假象.有的行社不顾自身的承受能力,盲目地超负荷地拆借资金.如我县信用联社于1986年1月份拆入300万元,期限一年.当时整个信用联社自有资金只有111.1万元,拆入资金相当自有资金的3倍.这样一旦贷款出现风险,整个信用联社将难以招架,不利于农村融通资金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利率作为货币资金的价格,无疑在信贷资金的优化配置上能发挥其重要作用,利率是市场经济中最主要的经济变量和政策工具,利率的变动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敏感的。利率过低,不利于筹集资金,不利于调节企业的经济行为,不利于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而利率过高,又会导致投资减少,企业承受不了,经济萎缩,国民收入下降。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影响和决定利率的因素有哪些?利率水平的现状如何?当  相似文献   

16.
<正> 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国家对存贷款利率进行微调后,又对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和专业银行20%的利率浮动报批作了规定,这些措施旨在紧缩信用政策下,试图在不突破总量的前提下做力度的调整。而这种力度的调整又想通过“廉价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但这次调整出现三个倒挂:一是拆借资金利率高于贷款利率;二是借蓄存款利率高于贷款利率;三是人行对专业行的贷款利率高于银行对企业贷款利率。这些反常的现象已给专业银行带来不安。如不及时理顺,将会出现企图以减轻企业利息负担,却换来资金相对紧缺(银行不愿放贷),影响经济建设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7.
目前,乡镇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自有流动资金不足,部分企业无自有流动资金,依赖银行贷款维持生存,造成银行全额贷款。一旦国家抽紧银根,企业不仅不能扩大生产规模,就是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也会因为流动资金短缺而影响生产,也影响了企业的偿还贷款能力。企业的负债清偿能力反映了信贷资金的“保险”与“风险”的程  相似文献   

18.
<正>“贷”稳实体经济“受疫情影响,很多像我们这样的企业都出现了资金紧缺的情况。而只要吸纳就业多、用工规范,就可以获得低息贷款,这无疑是给了我们一剂强心剂。”江苏江扬特种电缆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孔庆荣这样说。原来,作为当地受惠企业之一,1000万元“苏岗贷”的落地,解了企业融资之“渴”。作为“苏岗贷”合作金融机构,中国银行扬州分行计划3年内安排“苏岗贷”信贷资金不少于15亿元,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贷款,额度最高可至3000万元,首批贷款利率低至3.7%,同时不向企业另行收取保证金、中间业务费等其他相关费用。  相似文献   

19.
<正>众所周知,老少边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群众收入水平低、企业积累少,资金供求矛盾突出,因此与先进地区相比差异较大.而现行的金融政策、贷款办法、利率水准、结算方式、资金管理,全国“齐步走”、全省“一刀切”,体现不出国家对老少边地区优惠的“扶贫”政策.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如何支援老少边地区脱贫致富,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三资”企业因自有流动资金不足而依赖银行信贷资金的现象日益突出。据1989年末统计数字,在我县已投产的22家“三资”企业中,有13家向银行贷款,其人民币贷款金额达3182万元,比上年末增加了4倍;另欠外汇贷款1472.3万美元,比增近3.5倍。这13家企业实际占用的流动资金总额为9001.7万元,其中自有资金仅777.8万元,所占比例不足十分之一。由于这些企业过份依赖银行贷款,因此对国家银根的松紧变化异常敏感,违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