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气脱硫是目前控制燃煤SO_2排放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目前工业上多用石灰/石灰石湿法技术。此技术耗水量大,生成的副产物因受使用的限制易造成二次污染。 目前研究与开发的干法脱硫剂大致可分为二类,一类是以碱性氧化物为主要活性组分,该类脱硫剂一般脱硫活性温度较高(大于350℃)且再生条件苛刻;另一类为具有丰富微孔结构与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材料,它们仅在近常温时对SO_2表现出高的吸附性能,温度升高吸附能力减弱,而工业锅炉烟气最适宜脱硫温度为120℃~250℃,Ca/AC脱硫剂在200℃有较高的脱硫活性,但难以完全再生,Fe/AC脱硫剂在排烟温度(120℃~250℃)下有较高的脱硫活性,吸硫后有两种物质生成H_2SO_4和Fe_2(SO_4)_3,通过对其制备参数的优化,得出最佳煅烧温度为250℃,适宜载铁量为3.5%~14%,吸硫后的脱硫剂可用NH_3再生,再生后脱硫活性可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2.
3.
马乾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0,(7):155-156
论文简单介绍了燃煤锅炉烟气排放的主要危害,阐述了燃煤锅炉烟尘和二氧化硫的常用治理方法,对湿法脱硫相关技术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希望在选择烟尘治理方法及脱硫技术时可以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5.
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有助于改善我国的大气污染。因此,我国需要制定严格的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法律法规,并且需要限制高硫煤的开采,积极发展硫技术,加强对排污费用的征收管理。本文将主要围绕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的实践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常用的烟气脱硫技术,以我国中小型燃煤锅炉(≤65t/h)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现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提出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王永峰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2014,(5):85-88
文章介绍了我国中小型燃煤锅炉常用的几类脱硫技术,重点介绍了锅炉烟气除尘脱硫的一体化技术,同时分析了目前烟气脱硫除尘装置中存有的问题,并且提出几点有效的燃煤锅炉的节能方法,以期为我国铁路燃煤锅炉的脱硫除尘以及节能工作提供一定帮助,减少燃煤污染,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2种典型的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FGD)技术(石灰石-石膏法和氨-硫酸铵法)的脱硫工艺和脱硫过程,分析了其相关机理及技术特性,并以广西田东电厂1^#和2^#机组为例对比了2种脱硫工艺的经济性,同时对二者的优缺点做了充分讨论。从烟气脱硫系统的投资、副产品价值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可知,采用氨-硫酸铵法进行烟气脱硫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详细阐述了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原理及存在的技术问题和处理方法,并对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2种典型的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FGD)技术(石灰石-石膏法和氨-硫酸铵法)的脱硫工艺和脱硫过程,分析了其相关机理及技术特性,并以广西田东电厂1~#和2~#机组为例对比了2种脱硫工艺的经济性,同时对二者的优缺点做了充分讨论。从烟气脱硫系统的投资、副产品价值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可知,采用氨-硫酸铵法进行烟气脱硫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以广东粤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300MW两炉一塔设计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的实际运行经验为例,对如何提高脱硫装置运行的经济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以广东粤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300MW两炉一塔设计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的实际运行经验为例,对如何提高脱硫装置运行的经济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14.
张瑞峰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22)
银川西夏热电厂#1炉脱硫增压风机设计时采用带电机直接工作的传统控制模式,投运两年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现场电机与拖动系统不匹配,设备运行效率低,影响全厂经济效益,后经我厂技术改造,采用高压变频控制方式,运行采用一拖一方式,用变频器控制电动机的运行,效果明显,运行经济性有很大提高,对比的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5.
<正>2011年初,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与2009年发布的一次征求意见稿相比,其中的脱硫规定,无论是完成时间要求,还是减排力度,都有明显提高。新标准将于2011年内颁布,2012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标准规定新建燃煤电厂SO2的排放限值为100mg/m3。新标准脱硫限值大幅下降,远远超出旧标准和2009年初稿,甚至超越欧美现用标准。 相似文献
16.
文章研究脱硫石膏质量影响因素与烟气脱硫反应参数控制范围,分析了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反应中的石灰石品质、石膏浆液固体含量、石膏浆液pH值合理范围、吸收塔氧化空间与停留时间、烟气入口烟尘浓度等各参数的理想值,探讨了水力旋流器脱水系统与真空皮带脱水系统这两种常用的物理脱水系统的技术特点及在石膏脱水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