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旨在探讨土地开发权的规划配置对集体产业用地转型的影响机制,助力规划实施;借鉴产权制度理论分析框架,揭示集体产业用地开发权重构的特征;通过数据分析剖析南海区集体产业用地的转型特征;以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性访谈开展典型案例研究对比,实证上述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规划管控加剧非均衡的开发权配置,将集体产业用地重构为开发权赋...  相似文献   

2.
开发权转移是一项调和土地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土地管理政策工具。中国开发权转移试验经历了"土地置换"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两个阶段。该试验注重利用市场机制,协调了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提升了土地管理绩效。但是目前该试验的环境保护倾向不突出,开发权交易市场不成熟而且不够尊重农民权益。短期内中国应该改进增减挂钩,长期看应该推动增减挂钩向开发权转移高级形态转变。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开发中的建设项目转让北京市广盛律师事务所房地产开发中的建设项目转让是指房地产开发商将其合法持有的、符合一定条件的房地产开发权进行转让的行为。这种行为有四个特征:一是转让的标的是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权;二是转让行为为要式行为,即一定要通过合同实现转让...  相似文献   

4.
土地供给政策实行严格的“招拍挂制度”之前,大量的土地是以协议形式出让的。实行“招拍挂”制度之后,仍有大量政策变化交叉中的遗留问题,于是就有了“8.31”大限,也有了大量遗留转为土地一级开发的情况,仍保留了这样一个一、二级开发之间的转让与已取得二级开发权的转让。这些都创造了“倒”的机会,也更明确了房地产开发中的土地开发与房屋开发职能。  相似文献   

5.
江苏沿海地区相应的开发政策正逐步完善,经过连续几年的"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后,该地区的开发正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本文通过政府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推手,论证了如何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沿海开发,以正确的政绩保证科学开发,打造不一样的沿海。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战略决策,有力推动了西部各省区的经济建设步伐。西部地区借此东风也积极采取各项政策和措施,招商引资、外引内联,以加快西部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在西部现阶段采取的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中,减免税政策是地方各级政府竞相试图采取的一项招商引资的措施和手段。一、各级地方政府采取减免税政策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城市滨水地区的再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春  何艳 《城市问题》2006,(7):89-9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很多城市都出现了滨水地区再开发的现象.通过对国内外多个城市相关案例的分析,发现滨水地区开发的复兴,受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及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成功的滨水地区再开发需要重视开发策划、规划设计、主体建筑以及严格管理等要素.  相似文献   

8.
作为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少数民族干部是推动我国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中坚力量,凭借着自身的优势,我国少数民族干部在民族地区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我国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一件关乎国家全局的大事,具有重要的意义.少数民族干部是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之一,它的培养与使用关系到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成败,如果这项工作做好了,就能够很好的协调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关系、解决好民族问题,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将生态补偿引入房地产开发领域,界定房地产开发生态补偿的概念,分析我国房地产开发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构建我国房地产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框架。提出补偿的主体应主要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地方政府等房地产开发的受益者及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者,补偿的对象应为当地和相邻或相关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者。对当地的生态补偿,应采用专项基金和政策补偿的方式鼓励房地产开发产业链的生态创新;而对相邻或相关地区的生态补偿,应采用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进行省际补偿,补偿标准的制定可考虑生态足迹、能值等理论与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实务中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入未竣工项目后续开发转让的土地增值税扣除问题存在不同的处理观点.本文结合政策提出后续开发者可以享受土地增值税加计扣除,但仅就其后续开发成本加计20%扣除,对购买未竣工项目所支付的价款不予加计扣除.  相似文献   

11.
Transfer of development rights (TDR) programs combine low-density incentives with zoning flexibility to generate a market for development rights and to redirect land-use patterns. A differentiated spatial-equilibrium model is used to study the impacts of brokered and unbrokered TDR programs on rents, consumption/location patterns, household utility, and property-tax revenues. Properties of the TDR market, the relationship of TDR systems to uncontrolled and zoned economies, and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optimal control of a TDR program are also examined.  相似文献   

12.
产权式酒店是分时度假产品的一种特殊模式。作为一种新颖的投资方式和新型的旅游消费产品,产权式酒店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很快。文章分析了我国产权式酒店发展的现状,并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从深层次上剖析了我国产权式酒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管制来解决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我国产权式酒店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The conventional argument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transfer of development rights (TDR) shifts the power of land use regulation from the state to the market is increasingly under challenge. In China, the state's grip on land is reinforced through TDR, in which the state is both regulator and player. This state-dominated form of TDR affects China in three ways. First, competing aspirations of different scales of government complicate how TDR is implemented. Although the central state promotes TDR to maintain a national balance of arable land, some local states instrumentalize it to expand their landed basis of accumulation. Secondly, TDR tends to benefit the state but not its people. It may increase the fiscal income of the sending government and lessen the land shortage of the receiving government, but sometimes at the expense of the interests of land users without land ownership. Thirdly, given the state's deep involvement in TDR programs, the key for China's TDR to protect arable land lies not so much in clear property rights or a fully fledged market as in effective checks and balances regarding the state's powers over TDR. These three observations attest to the embeddedness of TDR in the local political economy.  相似文献   

14.
张国俊  汤黎明 《价值工程》2011,30(14):80-82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土地所有权、开发权制度、城市规划体系等制度对比,尝试论证国外纯粹的开发权转移及容积率奖励在我国并不适用。我国应通过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创新手段来达到国外开发权转移及容积率奖励所要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产业生态链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发明  邵冲  应建仁 《城市问题》2007,(5):28-31,45
认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改革的试验田,我国沿海开发区自20世纪80年代创办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一部分开发区出现了明显的后继乏力,开发区的可待续发展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从产业生态链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从发展观的嬗变入手,分析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及意义,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市长应具有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资本结构是财务管理研究领域一个经典而永久的话题。文章针对资本结构理论后续发展阶段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下的资本结构理论以及产业组织理论下的资本结构理论等研究进行回顾并加以述评,以期得到相应启示。  相似文献   

18.
城市胁迫发展理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视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生态学的胁迫概念引入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领域中,探讨了城市的供应系统、生产系统、消费系统在面临资源、能源以及环境不足时产生的胁迫调整规律.同时对胁迫调整的作用力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城市胁迫发展的概念,对其核心问题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从而为解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土地发展权跨区域流转的现实与前景——一个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发展权虽未作为一项正式的制度设置,但事实上作为地方政府进行"制度创新"的重要工具,为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扩张做出了实质性贡献。同时,这种颇具中国特色的土地发展权流转机制具有渐进性特征,正深刻影响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进程。本文在总结我国土地发展权跨区域流转的理论、制度和实践基础上,对土地发展权跨区域流转的前景进行了一个框架性的拓展分析。研究发现,因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异质性,土地发展权跨区域流转将存在迥异的发生机制。国有土地发展权可围绕"建设用地节余指标"这一具象载体进行跨区域流转,农村土地发展权则可围绕特定的"发展权标准单位"这一虚拟载体进行跨区域流转。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改革方案、机制设计、交易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经营发展的突出问题。企业要想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对成本的管理也不可松懈。因此,现代企业必须更加关注成本管理。文章分析了企业成本管理理论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成本管理理论效用的加强给出了建议,力求完善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