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阶段,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加快内外贸一体化的进程,内外贸一体化的最终目的是要充分发挥流通的指导作用,并最大程度地挖掘流通的内在功能,使国内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相协调,使国内外市场在管理和经营上相统一。根据后危机时代的具体情况,本文阐述了内外贸一体化过程中对外贸易政策调整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内外贸一体化是指国内贸易和国外贸易的综合集成和系统整合。文章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内外贸体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目前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现存问题的五个方面对策:一是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二是建立适当的预警机制;三是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四是加强企业自律、培养全局观念;五是培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3.
李丽  刘琦杰 《商业时代》2012,(28):18-19
我国对外贸易长期顺差,带来了对国际市场过于依赖的经济风险。而国内贸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地区封锁、统一大市场难以建立等问题。为了实现内外贸的联动,促进我国贸易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我国国内贸易及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从内外贸一体化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贸易的优劣势,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 国外内外贸一体化流通模式 在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内外贸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对于制造商来讲,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在市场上实现其商品的价值并获得最大化利润,哪儿有市场就往哪儿销售,内销与外销的区别对他们意义不大。对于经销商来讲,他们关心的也主要是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获得最大的商业利润。至于在国内采购还是在国外采购,在国内销售还是在国外销售也是次要问题。最终要服从利润最大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申恩威  湛慧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3):103-104
在日本,从事进出口贸易的经济组织有商社和综合商社两种形态。商社主要从事进出口的对外贸易活动,与综合商社相比,规模较小,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上,商社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远不及综合商社。而综合商社实际上是一个以从事对外贸易为主,还兼营国内商业、贸易代理、金融服务、仓储运输、信息咨询、产品开发、技术研发等多项职能的大型跨国集团。  相似文献   

6.
内贸和外贸都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二者具有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作用。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实行内贸和外贸两条线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贸易摩擦加剧、内外贸都面临着转型、出口消费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中需要进一步协调配合的情况下,必须通过着力打造更加自由便利的国内营商环境、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大流通体系、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提升发展水平等举措,切实推动中国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7.
内外贸一体化的概念框架及其市场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外贸一体化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供求规模和产业分工为基础,以中外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逐步融合为基本内容,以市场竞争为主要推动力量,并引致政府管理体制和管理政策协同变化的经济发展过程。企业选择内外贸一体化经营,除了受到内部预算约束和外部市场规模限制以外,还依赖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一体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李淼 《商》2013,(9Z):230-231
内外贸一体化问题是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它本身并没有一个严谨的经济学概念用来表述,它的提出是相对于旧的内外贸分割体制的改革,内外贸一体化具有明显的经济效应,但是在目前的中国内外贸一体化的实现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本人认为,目前影响中国内外贸一体化最重要的因素是国内市场分割严重。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来加快中国内外贸一体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一年前的两会批准了撤销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组建了商务部,结束了我国计划体制经济下,内、外贸管理长期割裂的局面。2004年的三月,两会召开之际,中国商业政策研究会、《商业时代》杂志社、首都商业记者俱乐部邀请了部分商业企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共同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贸易强国,内外贸体制分割、缺乏内外贸一体化的跨国商贸集团是制约我国成为贸易强国的重要原因。归纳了内外贸体制分割的弊端和成因,介绍了日本和美国跨国商贸集团的特点和运作模式,提出结合本国实际,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由政府制定规范化的中国式跨国商贸集团标准,并辅以配套的政策支持,促进我国零售企业跨国商贸集团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内外贸一体化的内涵、经济效应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只是引起对内外贸一体化问题讨论的引线,真正的经济背景是经济结构调整和扩大国内需求。内外贸一体化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自发演进过程,它有助于加快基于比较优势和规模收益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并通过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调整促进国内需求快速增长。企业选择内外贸一体化经营,除了受到内部预算约束和外部市场规模限制以外,还依赖于产业链的延展路径和市场一体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整体下滑。短期内,外部需求萎缩、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民币升值导致的企业出口成本上升、国外银行信贷紧缩导致的国内企业资金周转能力下降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使得中国出口贸易增速明显下降。从中长期来看,外需明显萎缩是影响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预计2009年中国出口贸易增速将降为3.2%左右。  相似文献   

13.
江苏对外经贸发展的政策调整与法制建设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生  陶绪翔 《财贸研究》2006,17(5):61-65
我国加入WTO之后,江苏对外经贸发展获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还存在着促进性制度供给不足、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外贸依存度增长过快、环境整治中庸保守等问题。在我国加入WTO过渡期即将结束,省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亟需适当调整江苏的对外经贸政策,建立促进对外经贸发展的制度体系,强化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价值,降低外贸依存度过高之风险。  相似文献   

14.
近20多年来,中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文章利用最新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分析认为,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尽管能够相互促进,但它们之间基本上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最后提出了中部地区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VAR估计、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研究了浙江省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省的外贸规模、外贸商品结构分别与金融相关率和信贷转化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金融发展对该省外贸规模和外贸商品结构优化的作用则较弱,建议该省拓宽融资渠道,提高金融机构运行效率,加强金融体系风险监管,以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发展和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6.
文章使用我国加入WTO以来的最新月度数据,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内外贸带动内贸发展的效果并不明显;内贸对外贸的促进作用仅表现为内贸对出口的长期影响。为此,我国应该采取相关对策,进一步加快内外贸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对外贸易的激增一方面拉动了我国经济增长,一方面又产生了许多问题.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固然重要,但由此所产生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找出解决方案就变得尤其重要.文章认为增加国内贸易是解决对外贸易激增的最佳方案,而区域整合形成的区域市场一体化又可以促进国内贸易;区域整合和区域市场一体化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苏娜 《江苏商论》2011,(11):82-84,88
随着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我国开放型经济面临的瓶颈约束日益明显,区域发展不协调、一体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愈发突出。推动内陆欠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是我国开放布局的重要目标。地处内陆腹地的中部地区要改变开放型经济发展滞后的状况,实现本地区经济崛起,必须确立新的发展思路,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外商投资与贸易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对经典文献中的关税决定与外商投资的政治经济学模型进行了扩展,引入了内生外商投资决定机制.通过MATLAB模拟出特定数值参数下博弈的均衡解并对均衡解的性质进行讨论,得出了在一定条件下,均衡的贸易保护水平与外资水平之间存在正向关系的命题,而均衡解是高水平均衡还是低水平均衡则取决于该行业的特定行业参数,正是这些行业特定参数的差异导致了现实中复杂的贸易保护结构和外商投资水平.为了检验由模型所得出的命题,文章利用中国第三次工业普查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联立方程组计量模型对数据进行回归,结果对理论模型的结论给予了支持.  相似文献   

20.
FDI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波 《财经论丛》2006,(1):73-77
本文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对中国1982-2003年间的数据进行分析后表明,FDI与中国的出口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FDI对促进中国出口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其原因在于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抢占国内市场,而增加出口并不是其战略目标的主要方面。另外,FDI所形成的生产和出口对内资形成的生产和出口构成了“挤出效应”。基于此,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地调整我们的外资和外贸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