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酱腌菜样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存在黄色色素干扰。本文在国家标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活性炭脱色对酱腌菜样品中的亚硝酸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本法脱色效果良好,消除了黄色色素对结果的干扰。活性炭脱色平均回收率在96.8%~100.8%,脱色后样品检出率比脱色前提高了1.64~2.10倍。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高产乳酸突变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的优化.结果表明其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大米糖化液150 g/L,玉米浆15 g/L,CaCO3 60g/L,番茄汁20 ml/L.最佳的培养条件是:12 h菌龄菌株,50 mL装样量,10%的接种量,34℃,180 r/min.  相似文献   

3.
以龙眼干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龙眼果醋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过程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龙眼果醋酒精发酵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26℃、酵母接种量6.0%、果汁糖度22%,在此条件下发酵,酒精度可达8.8%;醋酸发酵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28℃、果醋菌接种量0.13%、酒精度10%,在此条件下发酵,醋酸含量可达57.02 g/L。  相似文献   

4.
根据造纸生产废水的特点,提出了采用"氧化、脱色和絮凝"协同处理方法。探讨了搅拌速度、絮凝反应时间、pH值、药剂用量和温度对CODCr去除率和脱色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下,两性聚丙烯酰胺CAPAM用量6.0g/m3、氧化交联剂PDO用量44.0g/m3、pH=8、搅拌速度80r/min、絮凝时间为10min和静止时间为35min的条件下,CODCr的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为95.1%和97.68%,处理后的废水达到了可生化的指标范围。并对处理成本和絮凝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去除蔬菜有机氯和菊酯类残留检测前处理中色素及其它杂质的干扰.[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对GB/T5009.146-2003中原吸附剂的粒度、活化去活化条件、用量及装柱技术进行了改进.[结果]脱色及去除其它杂质效果良好,在0.002~1.0mg/kg添加范围内的回收率为95%~110%.[结论]本方法净化效果好,并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回收率和重现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去除蔬菜有机氯和菊酯类残留检测前处理中色素及其它杂质的干扰.[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对GB/T5009.146-2003中原吸附剂的粒度、活化去活化条件、用量及装柱技术进行了改进.[结果]脱色及去除其它杂质效果良好,在0.002~1.0mg/kg添加范围内的回收率为95%~110%.[结论]本方法净化效果好,并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回收率和重现性.  相似文献   

7.
王彬 《粮食流通技术》2016,(14):107-110
为建立QuEChERS—气相色谱鱼肉中多氯联苯残留的分析方法,取样品以1%冰乙酸的15 m L乙腈提取,采用分散型固相萃取,萃取净样品后,提取液氮吹浓缩后用正己烷定容,过滤膜,上GC-ECD检测。结果显示:样品加标回收率在76.4%~104.4%,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2%~3.6%,当取样量为3 g时,检出限在0.2~0.5μg/kg。  相似文献   

8.
以荸荠为原料,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菌种对荸荠汁进行乳酸菌发酵,制备活菌型荸荠汁饮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荸荠护色、糖化、发酵工艺和配方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荸荠漂烫最佳工艺为时间80 s、温度70℃、柠檬酸浓度0.5%;荸荠糖化最佳工艺为时间80 min、温度70℃、酶量30 U/m L、pH7;荸荠发酵最佳工艺为时间30 h、温度42℃、接种量5%、乳清粉添加量6%;配方为每100 g荸荠汁乳酸菌发酵液添加8 g白砂糖、0.5 g柠檬酸钠、0.02 g黄原胶。  相似文献   

9.
南派酱油主要原料为豆粕,本文确定了豆粕前处理的工艺参数,在1.0 MPa的压力下,干蒸4 min后排气,在蒸汽排尽的同时,向蒸煮锅内通入10℃的0.1 mol·L~(-1)的碱液;豆粕经过前处理后,使得熟料的消化率达到92.56%,采用处理后的豆粕发酵的天然酱油,氨基酸态氮均值为1.08 g/100 mL,全氮均值为1.52 g/100 mL,与未经前处理豆粕发酵的酱油相比,分别提升10.2%与6.2%。将该技术应用于南派酱油的酿造,可提升酱油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得到最高的色氨酸产量,对溶氧和无机盐水平进行研究,最终确定了合适的工艺方案。在其他发酵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控制溶氧在20%~30%,无机盐的量控制在原来的0.79倍,可削弱生产过程中副产物量的积累,发酵结束时L-色氨酸的产酸量达到55.1 g/L。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浓缩苹果汁中棒曲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用乙酸乙酯提取浓缩苹果汁中棒曲霉素,碳酸钠水溶液净化提取液,蒸干乙酸乙酯层,其残留物用乙酸缓冲液溶解.[结果]棒曲霉素浓度在10 μg/L~150 μg/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0.9990;棒曲霉素回收率为98%~103%,重现性好(RSD为1.8%);灵敏度高,最小检出量为10 μg/L.[结论]用HPLC测定浓缩苹果汁中棒曲霉素的含量可操作性强、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浓缩苹果汁中棒曲霉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浓缩苹果汁中棒曲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用乙酸乙酯提取浓缩苹果汁中棒曲霉素,碳酸钠水溶液净化提取液,蒸干乙酸乙酯层,其残留物用乙酸缓冲液溶解.[结果]棒曲霉素浓度在10 μg/L~150 μg/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0.9990;棒曲霉素回收率为98%~103%,重现性好(RSD为1.8%);灵敏度高,最小检出量为10 μg/L.[结论]用HPLC测定浓缩苹果汁中棒曲霉素的含量可操作性强、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催化氧化法,以RuO2-Ti板作为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研究了pH值、槽电压、电解质种类和浓度及最佳条件下对茜素红模拟染料废水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槽电压为15V、初始pH为2.0、NaCl浓度为2.0g/L为实验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电解15min后,茜素红模拟废水COD降解率可达到35.49%。脱色率可达到99.50%。研究表明,采用电催化氧化法可以显著提高能量效率和电流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波技术处理化工废水,探讨了多种因素对化工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微波功率为750 W,辐射反应8 min,催化剂用量为20 g/L,废水pH=6.5时,处理后的化工废水CODCr从2 453.28 mg/L降至1 389.50 mg/L,去除率达到43%;CODCr为528.42 mg/L的化工废水经处理后CODCr降至78.80 mg/L,去除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15.
针对苏丹六区两种高含钙、高含盐稠油,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KR-1脱钙剂采用络合萃取脱钙工艺进行了脱钙技术研究,详细考查了影响Fula-3原油脱钙因素,动态试验结果表明,KR-1型脱钙剂对苏丹六区原油具有很好的脱金属效果,通过两级脱钙脱盐、四级水洗工艺,可使净化油钙含量小于50 μg/g,脱钙率达到95%以上,盐含量小于3 mgNaCl/L.  相似文献   

16.
活性炭是以含碳为主的物质作原料,如煤,木材,骨头,硬果壳,石油残渣等,经高温炭化和活化而成。由于其内部具有十分发达的孔隙以及巨大的比表面积,使它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很大的吸附容量,可用于通过吸附方法处理污水。为了给用吸附法处理工业废水提供基础的实验依据,本文采用活性炭吸附甲基橙使之脱色,对吸附条件通过实验进行了优化,并对其吸附脱色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研究活性炭对有色溶液脱色的最佳条件,以活性炭为脱色剂,对甲基橙有色反应液进行脱色,并对活性炭的选择以及影响脱色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考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比较高产米曲霉在摇床培养与发酵罐培养中生产曲酸的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3℃、发酵天数为9 d、接种量为25%、菌龄为96 h时,摇床发酵的曲酸产量达到最高,最高可达98.6 g·L~(-1);而发酵罐培养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温度23℃、发酵天数4 d,接种量15%,菌龄96 h时,此条件下曲酸产量可达到99.6 g·L~(-1)。本研究为工业化生产曲酸提了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煤质活性炭样品在微波消解仪中进行消解,采取浊点萃取进行处理,将待测元素有效收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定。试验中采取双硫腙为络合剂,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为萃取剂,选取测试效果最佳的元素分析谱线,优化原子吸收分析条件,采用基体匹配法消除其他元素的干扰,测定镉的检出限为0.003μg/mL。此方法用于分析煤质活性炭试样中镉含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71%,回收率为103%。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甲醇(1:1,V/V)溶液超声波辅助萃取,建立了同时快速测定贝类中砷胆碱、砷甜菜碱、亚砷酸、砷酸和4-氨基苯胂酸等5种砷形态的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分析方法。对萃取溶液浓度、超声波辅助萃取温度和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选用Hamilton PRP-X100阴离子分析柱,以50 mmol/L碳酸铵-甲醇(99:1,V/V)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对5种砷形态分离,并优化了质谱测试条件。试验结果表明,5种砷形态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在质量浓度为0~100μg/L的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检出限在0.2~0.60μg/L之间,两水平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0.5%~103.5%之间,方法的精密度在1.6%~4.2%之间。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不同国家的原糖色值变化,提高糖汁脱色效果,满足生产车间需要,本文使用自制饱充设备进行试验,分析加灰碱度、饱充pH值、饱充温度对清汁色值的影响,优化饱充工艺。结果表明:脱色率在50%以上时,巴西原糖饱充条件为加灰碱度0.7%,一碳饱充pH9.6,二碳饱充pH8.4,饱充温度85℃;澳大利亚原糖饱充条件为加灰碱度需达到1.5%,饱充温度80℃;中美洲原糖饱充条件为加灰碱度为1.1%,饱充温度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