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农村、农民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落实好“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着眼于建设长效机制,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一、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省已连续两年实现了粮食增产,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发展,粮食生产依然不能掉以轻心。2005年,要依法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坚持全省确保基本农田800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1亿亩、粮食总产700亿斤的粮食生产“三条…  相似文献   

2.
农业、农村、农民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落实好“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着眼于建设长效机制,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是我国一切问题中最根本、最本质的问题。只有解决了“三农”问题,我国的其他问题才能迎刃而解。这些年,在实践中,我国“三农”累积的不少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并正在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影响到我国整个社会的稳定;影响到我国人民政权的稳固。在此将探讨  相似文献   

4.
师仓 《中国城市经济》2010,(9X):314-315
<正>统筹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又是"五个统筹"之首,这是我国现实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没有八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城镇化,没有农民的市民化,就不可能有中国的现代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仍是不断扩大的趋势。农村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新一代农民工边缘化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统筹好城乡,重点解决好"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5.
解决好"三农"问题之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荣 《南方经济》2005,(4):48-51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本文探讨如下的内容:(1)指出“三农”是我党执政和我国政府行政的四大基础;(2)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体农民的根本利益:(3)我国的“三农”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应抓四项创新工作:反哺、少取、多予、“造血”,形成“五化”长效机制,综合地破解“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6.
雷建平 《发展》2014,(1):21-21
正新阳镇地处天水市麦积区西北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覆盖全镇17个行政村,贫困户3 831户,贫困人口18 077人。镇党委严格按照"一选二议三公开"的选户办法,确定各级干部联系帮扶户392户:其中省工信委帮联5个村,213大队帮联蒲池、郭王两村;219大队帮联肖王、席寨;省医药学校帮联杨岘村。市委书记王锐帮联王家庄村,联系贫困户3户。实践证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确实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好抓手。一"、双联"行动是有效化解农村矛  相似文献   

7.
《唐山经济》2007,(3):1-1
当前,我市农业农村工作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省第七次党代会要求唐山在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示范作用,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建设“四城”的奋斗目标。完成省委交给的任务,实现市委提出的奋斗目标,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大意义,真正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入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突出“一个中心”(农村经济发展)、“三大保障”(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保障、新农村建设体制保障),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本途径,以县域经济为基本支撑,以创建文明生态村镇为有效载体,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根本任务,狠抓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的落实,为“抢抓新机遇、建设新唐山”作出新的贡献。要抓住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工作中,要突出把握四点,一是要注重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要坚持工业强县理念。把工业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坚持走“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关联互动道路。  相似文献   

8.
<正>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努力解决好我国的"三农"问题。只有妥善处理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才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任务,也才能建立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绝不是简单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居,而是几亿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是中国化解“三农”难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三农”领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农业基础依然脆弱,抗灾能力不强;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搞形式主义,损害农民利益;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  相似文献   

11.
“三农”分别指农业、农村和农民。而“三农问题”则是指目前存在的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村市场不景气、农民收入下降这种不良状况。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笔者认为,目前农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一、创新理念、创新思维。1.树立用现代化工业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用办工业的办法办农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区域化布局、市场化运作,即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依靠工业文明的辐射和带动,采用市场营销,品牌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化经营方式,实行产业化…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作了全面部署。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强调,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的"三农"问题已不单纯是一个涉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农民收入的局部性问题,而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从我国的未来发展来看,没有发达的农业,没有繁荣的农村,没有殷实的农民,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世界各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工业化、城市化、德国巴伐利亚试验(建设好农民的家因)和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建设并举的路径进行了介绍和评价。提出了我国“三农”问题解决的路径是坚定的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并举之路,并凝炼出探索我国“三农”问题解决路径的几点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一、近年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形势1.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市场供给能力增强。1978年以来的20年时间,我国农业生产克服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投入不足、流通制约等多种困难,连年丰收,农业生产登上新的台阶。我国粮食生产先后登上3亿吨、4亿吨和5  相似文献   

15.
一、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一)“三农”问题是影响和制约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尽管近几年来农民收入不断增长,但是城乡差距仍然较大,且有逐步拉大的趋势。例如1999年2002年全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是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老区建设》2011,(9):22-23
依靠乡镇企业、经济崛起、促农致富的苏南经济发展模式,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农村改革开放发展创出一条全新之路,影响深远。但就乡镇而言,工业经济再发展,也还有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解决,如何进一步提升苏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常熟市董浜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积极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农业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领域,更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坚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19.
于建嵘 《中国报道》2009,(10):106-107
农民的土地权利和集体财产不能落实为财产性收入,农民工不能在城市享受同等社会公共产品和福利,很大程度上与城乡二元体制有关。  相似文献   

20.
耕者有其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土地包干到户(家庭承包经营),使人民公社解体,农民获得了土地经营权,又一次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土地制度还需继续改革,应该实行土地产权多元化,即把土地分为“有限的国有制”(包括城市用地、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军事用地、矿区用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