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靖 《中外管理》2010,(1):80-80
一年前,里斯先生来华,接受《中外管理》采访时表示:当中目企业家听营销人所说的话时,中国品牌的黄金时代就会到来了。这一年里,里斯先生和继承者劳拉女士在关注什么样的营销问题?有什么希望中国企业家听取的建议?让我们来聆听他们的回答。  相似文献   

2.
丁伟 《中国企业家》2005,(24):272-284,286,288
从《中国企业家》被命名.到对企业家精神的大力宣讲.从对商业趋势的及时反映.到对争议性话题投注以一以贯之的视角和价值观——20年来.《中国企业家》杂志和企业家阶层在中国的沉浮命运息息相关。为什么市场上那么多商业财经类媒体.惟有《中国企业家》杂志被视作本土企业家价值最典型的守护者?《中国企业家》其魂魄.其风骨,其内涵.有何独特之处,整理二十年来《中国企业家》创造出的一句句口号,在一次次关键事件上观察与评论的立场,或许能帮助人们能体察出部分答案。  相似文献   

3.
新浪微博     
请到《中国企业家》官方微博http://t.sina.com.cn/cne来找我们,跟我们的几万名粉丝一起互动吧! SEND 《中国企业家》杂志:中国企业家网文章《史玉柱:我是赌徒的反面》,“我以前胆子很大,但这12年里我胆子是最小的,而且是大家公认的。我一个时期只做一件事,是赌徒的反面。”  相似文献   

4.
征稿启事     
《中外企业家》2009,(6):F0004-F0004
《中外企业家》杂志是1984年10月创刊的国内第一本企业家类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经济综合性期刊。国内刊号:CN231025/F,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87-72。刊物在国内大中城市、国外华语地区、世界各大图书馆多有收藏,文章的转摘率在同类期刊排序中名列前茅。刊物已改为半月刊。2009年起上半月刊定位为《中外企业家》“财富故事”;下半月刊定位为《中外企业家》“学术·理论”。上半月刊、下半月刊均是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和《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龙源期刊、网易、博爱、维普等网络全文收录期刊。  相似文献   

5.
牛文文 《中国企业家》2008,315(9):17-17
蔡洪平是登上《中国企业家》杂志封面的第一位香港金融界人士。不单是因为他所领导的瑞银投行在这一轮大牛市里的“特立独行”和高歌猛进,更因为他这20多年来帮助和服务过的一长串内地著名企业家——一其中不少已经是《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封面人物,另外一些也将成为封面人物。  相似文献   

6.
商业男孩     
我们把一群20岁出头的“商业男孩”推上了杂志封面。老读者知道,这在《中国企业家》创刊20年来还是第一次。20年来,杂志的封面人物,一般都是成熟老练的著名企业家,所以业界也常说我们是“大企业家杂志”。  相似文献   

7.
对话马云     
《中国企业家》2006,(18):47-47
《中国企业家》:收购雅虎中国后你感觉自己和过去有什么不一样了吗?马云:麻烦不断。过去我在互联网有很多朋友,但在我把雅虎中国收过来后,突然一下子我成为了所有人的敌人,不断遭到群殴。《中国企业家》:一年下来最大心得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梁小民 《英才》2007,(6):134-134
《福布斯》5月8目宣布,从今年起取消中国慈善榜。这是《福布斯》为中国富豪排名8年来,取消的第一张榜单。一时间舆论哗然。很多人指责中国的富人们都是悭吝人,甚至有些人说他们为富不仁,一点爱心和社会公益心都没有。有些论著总爱把美国企业家的捐赠作为标准来指责中国企业家捐赠太少。这如同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9.
更正     
《中国企业家》2008,(1):14-14
《中国企业家》2007年第25期《2007年25位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中国企业家》杂志今年做了一个活动,让企业家写企业家,记者金错刀给我的任务是写马云,他们总编牛文文又安排我写王石。  相似文献   

10.
曹利 《中国企业家》2010,(15):14-15
读《中国企业家》杂志有三点感受: 其一,《中国企业家》是一份专业性刊物。通过其报道,能深切感受到中国企业家在推动中国企业发展、促进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中提粹出来的商业伦理和管理哲学,以及他们共同坚守的企业家精神。《中国企业家》不愧是一本中国商界的领袖杂志。  相似文献   

11.
资讯|动向     
《中国企业家》2008,315(9):18-18
五到十年的超前 该期《中国企业家》有两篇本来毫不相关的文章,其气脉居然隐隐相通。一篇是封面文章《蛇口基因》,另外一篇,是汇源集团副总裁毛天赐的《我眼中的“中国制造”》,这个有着地道中国名字的美国人,娓娓讲述了他眼中这20年来的中国。  相似文献   

12.
礼赞新时代     
"《中国企业家》杂志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企业家最温暖的家。"在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19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领袖"颁奖典礼上,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往届"中国企业领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陈东升很是感慨,"对企业家来说,能够获得2019'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领袖'称号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连续举办了18年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2019年迎来了自己的成人礼。  相似文献   

13.
读者     
合理地借力资本,就是打败时间《中国企业家》2008年第11期《未来之星——2008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这个世界从来就不缺少资本,而是缺少能长成参天大树的种子。7年来我一直在关注《中国企业家》对这些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看到“互联网焦虑症”是在《中国企业家》杂志上。是的,我最近是有些焦虑,一时找不到准确的词来表达,但是这个词准确地概括了我的心情。  相似文献   

15.
这期杂志,是《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奥运专刊。在举国为奥运加油的时刻,中国经济正面临30年来“最困难的”考验。奥运会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改革开放30年积累起来的中国商业力量的整体检阅,“公司中国”这次能否经受住考验?  相似文献   

16.
微博     
《中国企业家》2010,(1):15-15
请到《中国企业家》官方微博http://t.sina.com.cn/cne来找我们,跟我们的几万名粉丝一起互动吧! 麦珞伽:《中国企业家》算是微博推广的典范吧,你们真的很认真的。以前也经常买财经杂志,但基本都是随机性的,自打用了微博之后,开始有忠诚度了。  相似文献   

17.
五月中旬,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公布了一份《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现状》调查掇告。调查显示,在过去几年中,中国企业家数量有较大增长。与企业家人数持续增长相对应的,是企业家对GDP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企业家从无到有,从势单力薄到成为社会的强势群体,他们是否已经形成一个特殊阶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科技与企业》2007,(7):33-3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家从无到有,由势单力薄的一个群体逐步发展壮大,那么,中国企业家的现状如何?一份由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所作的调查报告——《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现状与环境评价》,于今年4月在北京公布。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家》:您在来深发展之前,曾经操刀韩一银行的改革,它和今天改造深发展、难度有什么差异?  相似文献   

20.
陈建芬 《中国企业家》2009,339(10):17-17
《中国企业家》:当下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危险的因素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