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次公开发行新股(IPO)的长期收益是IPO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IPO长期收益对提高我国IPO市场效率和完善新兴证券市场IPO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对IPO长期收益衡量方法以及研究现状,吸收西方学者运用信息效率和行为金融理论分析IPO长期收益的基础上,对我国公开发行新股长期收益的长期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
A股发行公司IPO前盈余管理与IPO后市场表现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2001年~2007年期间在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A股市场上市的422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IPO前盈余管理与IPO后市场表现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A股发行公司的IPO后市场表现与IPO前盈余管理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IPO前正向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其IPO后市场表现就越差,即IPO前正向盈余管理将会导致IPO后市场表现变差.  相似文献   

3.
王珍 《财会通讯》2009,(2):106-110
首次公开发行新股(IPO)的长期收益是IPO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IPO长期收益对提高我国IPO市场效率和完善新兴证券市场IPO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对IPO长期收益衡量方法以及研究现状,吸收西方学者运用信息效率和行为金融理论分析IPO长期收益的基础上,对我国公开发行新股长期收益的长期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创业板133家中小型企业为样本,基于信号理论和代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企业IPO之后所有权结构作为有效信号对企业IPO抑价的影响。结果显示,创业者在企业IPO之后的所有权与IPO抑价负相关,天使投资比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影响会更加显著,风险投资与天使投资在企业IPO之后保留的所有权与IPO抑价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8,(9):242-246
证券市场IPO过程中,IPO长期弱势表现、火爆发行和IPO首日抑价是全球金融市场公认三大"未解之谜",其中IPO抑价最受国内外学者关注,一直是金融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对IPO抑价的研究诞生了许多有关IPO抑价的理论,其中以信息不对称和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居多。本文梳理两种理论的演绎路径并进行总结,发现结合两种理论来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最后综合两种理论来解释IPO抑价问题,以期丰富IPO抑价理论的研究,对于我国完善新股发行体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保荐人违规及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等现象引发业界对保荐人声誉的关注和研究。保荐人的存在能否缓解投资者和发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证投资者持有IPO质量较高的股票?声誉较高的保荐人所推荐的上市公司IPO表现是否会更加优异?本文以2004-2012年间1 06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以IPO折价为IPO表现的衡量指标,验证保荐人声誉对上市公司IPO折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保荐人声誉对上市公司IPO折价产生一定影响。具体而言,保荐人经验值越高,所保荐公司IPO折价越低;如果保荐人或所在机构有被证监会处罚过的经历,所保荐公司IPO折价也会越低;但保荐人的其他特征,如性别、年龄、学历及从业背景,对所保荐公司IPO折价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IPO抑价现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O抑价现象是在各国证券市场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的资本市场建设尚不完善,发展不够成熟,IPO抑价现象尤为严重。本文首先对IPO抑价现象作概述,然后着重分析了IPO抑价现象的原因和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院基于2004 年6 月-2011 年6 月深圳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文章从异质性风险投资机构和投资者情绪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了它们对IPO 折价的影响.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指标对IPO 折价作用非常明显,首日换手率与IPO 折价显著正相关而新股中签率则相反.不同性质的风险投资机构在总体层面上对IPO 折价作用并不显著,但是有过成功IPO经验的风险投资机构或者有多种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参与能有效降低IPO 折价程度.  相似文献   

9.
以创业板IPO首日收益率成因理论为基础,分析风投和私募持股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首日收益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有风投和私募持股的企业新股发行首日收益率比无风投和私募持股的企业高,即风投和私募机构持股的创业板拟上市公司IPO抑价现象更为严重;风投和私募持股在创业板推出初期大幅推动了被持股创业板上市公司IPO首日收益率的上涨,而后期风投和私募持股则对被持股创业板上市公司IPO首日收益率影响不大,甚至有负向作用。这些结论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风投和私募持股是创业板IPO抑价之谜的幕后推手。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区域金融密度的视角研究地理位置对上市公司IPO抑价的影响问题。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信息不对称假说,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地的金融密度越高,上市公司IPO抑价越低。选取2006—2016年我国A股市场820家 IPO企业作为样本,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经实证分析发现地理位置与上市公司IPO抑价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高金融密度地区上市企业 IPO 抑价率要显著低于低金融密度地区上市企业的IPO抑价率。  相似文献   

11.
IPO注册制的实施,大大降低了企业上市难度,上市公司数量将大幅增加.本文通过IPO注册制改革背景介绍和核准制、注册制的各方面对比分析,阐述了在当前背景下实行注册制的必然性,同时浅析了IPO注册制实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实施IPO注册制改革是必然的,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挑战,深入探究并较好解决这些问题将有利于我国IPO注册制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IPO审计风险因IPO审计的特殊性而区别于普通审计风险。文章首先介绍了IPO审计的特点,然后对IPO审计风险的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提出了IPO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以期帮助审计人员降低IPO审计风险,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IPO盈余管理程度与长期财务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威  郝洪 《会计之友》2012,(1):69-72
文章选取了我国2000—2006年在沪市进行IPO的317家公司为样本,研究IPO盈余管理程度与IPO后业绩下滑之间的关系,旨在考察IPO盈余管理程度是否对上市公司IPO后的财务绩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采用IPO前一年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DA|来衡量IPO盈余管理程度,以销售净利率(R OS)作为衡量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指标,对盈余管理程度高低组IPO后R OS下滑程度进行差异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IPO盈余管理程度高的上市公司长期绩效下滑程度更大。IPO盈余管理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企业上市后业绩下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刘瑜 《财会月刊》2013,(7):54-56
2013年初,证监会对IPO在审企业2012年财报发起了被业界称为“IPO史上最严核查令”的财务核查风暴,严格抵制许多企业在IPO之前通过违法的手段操纵利润,以达到通过证监会审批和获取更高发行价的双重目的。《证监会IPO在审企业2012年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会议记录》显示,会计师的地位将在IPO审查中更加凸显出来。本文将主要就IPO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审计风险,及会计师应采取哪些措施有效规避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IPO抑价是股票市场的一种常见现象,但是过大的抑价则反映了股票发行定价机制的失灵,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将不利于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2009年10月30日开市以来至2010年10月26日为期一年的所有在创业板上市的共134家上市公司首日IPO抑价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上市首日换手率和IPO抑价率正相关;发行价格和IPO抑价率负相关,即发行价越低,IPO抑价率越高;每股收益和网上定价中签率的高低对创业板IPO抑价水平影响显著。此外,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的相关制度,笔者认为我国创业板较高的IPO抑价水平还主要受发行、定价制度和交易制度改革割裂的影响,对此我国股票交易制度应做出必要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IPO审计收费仍然受到客户资产规模、审计师规模的影响,这进一步证明了传统审计收费模型的适用性.此外,对IPO特有因素的分析得到一些不同于年报审计收费的结论:上市公司在IPO期间发生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的情况通常会导致IPO审计收费的增加;事务所在同时为客户提供IPO审计与验资服务的情况下,IPO审计收费定价更高.为解决IPO审计收费中出现的问题,应避免为上市而过度包装、改革市场准入制度、完善IPO审计收费的披露机制.  相似文献   

17.
李雪 《企业导报》2011,(13):32-33
IPO折价现象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上广泛存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IPO折价相关文献的回顾,选取创业板上市的152支股票作为研究样本,通过计算未经市场指数调整的首日收益率和经过市场指数调整的首日超额收益率来估计IPO折价的情况。对IPO影响因素的选择分别基于新股发行情况、投机泡沫假说以及承销商声誉假说,选取5个变量与首日超额收益率进行线性回归。以说明,在创业板市场,IPO折价现象的产生并非发行人和承销商的有意行为,新股的供不应求和投资者的投机行为导致了创业板IPO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IPO造假事件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职能运转。本文认为,IPO造假的根源除了企业自身以外,更需要从我国现行IPO发行制度、中介机构职责所在以及IPO造假成本等外部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本文从完善制度设计、明确中介机构在IPO过程中的责任、提高造假成本和鼓励并推动社会监督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证劵市场的迅速发展和IPO进程的加速,证监会加强了IPO在审企业的财务专项审查工作,进一步强化了会计师事务所在IPO审查中的责任。正因如此,注册会计师在巨大的社会经济责任面前如何更好的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降低和控制IPO审计风险就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审计风险相关概念的阐述,归纳了审计风险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注册会计师在IPO的角色入手,对IPO项目审计风险形成的多种特殊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依据IPO项目审计风险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一)IPO审计舞弊的原因1.会计师事务所在IPO中的角色异化。首先,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符合被审计单位要求的报告,被审计单位IPO成功,会计师事务所就可获得远高于一般年度报告审计的IPO审计收入。同时,会计师事务所更看重除IPO审计收入外可能得到的公司上市以后的年报审计业务和咨询服务及其他业务所带来长远的经济利益。其次,年业务收费总额是会计师事务所综合实力排名的重要因素,受IPO审计收入占会计师事务所总收入比重逐年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