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981年4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提出“搞好我国的国土整治”的任务。这项任务的提出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既是针对着过去我国基本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只管基本建设项目,而对整个国土的综合开发、全面治理与保护缺乏总体规划的问题;又是为了在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能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和国力的特点出发,合理地开发利用各地区的国土资源,充分发挥地区的优势,从而为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地发展国民经济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当中,编制区域规划,发挥区域规划的指导作用,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条新路子。我们这里所说的区域规划,不同于部门和省市的规划,也与条块分割和封锁的旧体制下的区域规划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是在打破条块分割的条件下,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按照经济区组织经济,根据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旨在推动以大中城市为依托的、开放式经济区网络的形成,发挥区域经济的综合优势和整体效益而制定的科学的区域规  相似文献   

3.
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当今,人们面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问题日益尖锐。赵紫阳书记在《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中指出,“在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要大力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努力开展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恰当处理好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论国土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商周刊》2010,(6)
  相似文献   

6.
7.
前言笔者在大学期间专攻地理学。以后又立即进入建设省计划局(当时是建设院总务局)从事区域规划工作十三年有余。后来转到国土地理院,主要是为区域规划、国土开发、保护搞地图绘制工作,已达十七年之久。现在,工作于(财)日本地图中心,兼作国土厅国土审议会的特别委员,并同三全综(第三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重新评价的工作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8.
9.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但与此同时,区域差距不断扩大、区域间利益矛盾与利益冲突加剧、体制机制不尽完善等问题凸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市,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社会经济平衡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就成为了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重要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13.
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区域规划具有地域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等特点。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协调区域规划和发展,都离不开相应法律制度的保障。我国目前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法律制度,保障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相对稳定性,促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及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16.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 《经济研究导刊》2012,(21):145-146
围绕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和结构升级,黑龙江省实施了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和东部煤电化基地战略,编制实施了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布局总体规划和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出台了具体的扶持政策,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结构升级呈现出良好的势头。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7,(2)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建设关系到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科学合理的农村区域规划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农村区域规划要求从全局出发,综合规划,统筹安排乡村建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重点规划和建设好乡村,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以及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发展机会,积极缩小城乡差别。但是在现实中,我们仍会看到许多地方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思想,导致忽视乡村自身特点,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规划学或建筑学中纯物质的空间设计方法来进行乡村建设,盲目照搬城市模式,影响了正常的农村生产生活,不利于农村可持续发展。文章对发达国家农村区域规划在较长时间内积累的经验教训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20.
在中国地理学会资助下,湖北大学地理系主办的《城市与区域规划动态模型》讲习班于1986年10月6日至25日在武汉市举行。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所等36个单位共计80余人参加了讲习班。该讲习班是1980年教育部委托南京大学举办的《计量地理学》讨论班的继续。这期讲习班有以下几个特点:青年人占讲习班总人数的90%以上,其中80%是研究生。充分说明地理学、数量地理学的兴旺;其次是讲习班教材内容丰富、新颖、层次高,对地理学科的发展无疑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