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3年10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主要零件种类范围与三包凭证》(以下简称汽车三包政策)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至今,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汽车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汽车三包政策的实施刺激了用户对中国汽车销售服务和售后服务的更高预期和需求。生产商、销售商能否认真履行这些"三包"责任将直接影响中国汽车行业整体的服务水平和用户满意度。那么,三包政策实施以来消费者的维权状况是否得到切实改善?为此,记者采访了福建省质监局执法处副处长徐彩军(以下简称徐)。  相似文献   

2.
王峥 《上海标准化》2013,(10):11-15
今年10月1日.争论和猜测了12年之久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汽车三包”)终于开始正式实施,这是中国汽车消费维权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12年蹉跎迈出的第一步.或许并不完美,甚至仍存在瑕疵和争议,但却不失为政府部门对汽车消费维权领域日益升温的社会关切的一种回应。从近期看.“汽车三包”让消费者从此维权有法可依;从长远看,“汽车三包”对于我国汽车产业的规范和升级.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汽车"三包"实施的效果如何?"三包"争议多集中在哪些方面?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需要解决?落实中对于汽车三包规定又有哪些误区?质监部门对消费者及经销商又有哪些建议与提醒?记者来到汽车三包调处机构,对日前受理的一起投诉纠纷进行了跟踪采访,通过这一则案例,相信不论是消费者还是汽车经销商都能对汽车三包规定有一定的直观感受。  相似文献   

4.
汽车三包规定10月1日起生效,记者采访中发现,其出台前后已经有许多车企宣布提前执行"三包"规定,更有些车企业已着手制订相关应对措施。部分车企主动延长质保由于"汽车三包政策"是行业规范,并不涉及到法律,因此各家车企的执行力度不尽相同。记者了解到,提前实施"汽车三包政策"的企业当中,大部分采用了超过国家规定包修期限的质保政策。其中,比亚迪4年或10万公里的质保期,是目前已经实施"汽车三包政策"企业中期限最长的企业,而其质保期限内,99.9%的零部件也均在质保范围内;此外,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汽车进入千家万户,汽车售后服务成为影响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为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质检总局制定发布了《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汽车三包规定"),并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配合该规章的顺利实施,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制定《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主要零件种类范围与三包凭证》国家标准,并于10月1日起与"汽车三包规定"同步实施。该标准和  相似文献   

6.
2013年10月1日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汽车三包规定》),将正式实行。"三包"话题,也成为了全国媒体的关注热点,而在众多业内人士与广大消费者看来,《汽车三包规定》考验的将不仅是产品品质与企业服务能力,更是在考验车企对于市场与消费者的诚意与责任感。提前出招急救车市"自9月1日起购买北京现代旗下的新车均享受汽车三包服务。"福州一家4S店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据  相似文献   

7.
受国家质检总局的委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于3月8日至10日通过“汽车三包暨售后服务论坛”,组织国内外主要汽车生产商、销售商、修理商和部分消费者代表,以及技术机构和中介机构的代表,围绕《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草稿)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办法》(草稿)进行了研讨和交流。国家质检总局领导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随着近年来汽车逐步进入家庭,对汽车各种质量问题的投诉也在不断增加,消费者要求汽车经销者,按照国家法律规定落实“三包”责任的呼声也日益增多。从2001年4月开…  相似文献   

8.
王玫紫 《经营者》2013,(3):38-41
历时瓜年的兰包政策终于出笼了,与此同时,新政的软肋与漏洞也浮出水面。 2004年底开始对外征集意见的“汽车三包”政策终于在2013年1月15日正式发布。尽管经历了8年的孕育期,国家质检总局还是给了厂家将近1年的准备期。这个名为《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的三包政策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3,(18):166-167
汽车"三包"是我国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制定的专门针对汽车的强制性的汽车质量保证的法律法规,将会对汽车维修业产生很大的影响。结合汽车维修业的特点,研究了汽车"三包"政策的实施内容,分析了汽车"三包"的实施将会给汽车维修业带来的影响和挑战,从维修技术、维修设备、维修工艺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9月初,距离“汽车三包”正式实施还有一个月,多数主流车企一包括上汽集团、大众集团、东风标致、广汽三菱、北京奔驰等相继宣布提前执行规定,消费者购车可提前享受“三包”政策。而且,部分车企甚至实施了严于国家“三包”政策的质保标准,把整车质保延长至3年或1027公里。  相似文献   

11.
历时八年的三包政策终于出笼了,与此同时,新政的软肋与漏洞也浮出水而2004年底开始对外征集意见的"汽车三包"政策终于在2013年1月15日正式发布。尽管经历了8年的孕育期,国家质检总局还是给了厂家将近1年的准备期。这个名为《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的三包政策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12.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并确定将从201 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消费者们期盼已久的汽车"三包"政策终于出台.新规定明确了家用汽车产品的"三包"责任由销售者依法承担,同时明确了生产者、销售者和修理者的义务.它的面世不仅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更将推动整个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0月1日起,我国开始施行《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主要为家用汽车修理、更换、退货等责任的落实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本文从汽车三包政策形成的始终及其主要内容入手,探究了汽车三包政策的实施存在的困难、政策对汽车消费的影响以及解决汽车包政策实施困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距离10月1日《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正式实施还有一个月时间,近日《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主要零件种类范围与三包凭证》等186项国标被批准,使"汽车三包"再次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日前,有媒体走访了北京多家经销商,大部分经销商表示,"汽车三包"政策只是很美的愿景,实际上却行不通,退还车在他们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汽车三包"退车概率微乎其微不久前,国家质检总局召集  相似文献   

15.
在汽车“三包”规定自201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后的一周年即将来临之际,2014年9月3日,“贯彻落实汽车‘三包’规定,提升汽车售后服务质量”专项活动宣传贯彻现场会第五站登陆安徽合肥,在位于安徽国际汽车城内的安徽复兴奇瑞4S店正式展开。由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领导及专家,奇瑞汽车以及奇瑞安徽复兴4S店负责人等从汽车行业及售后服务层面对“汽车三包“规定进行了现场交流及解读。  相似文献   

16.
私家车正大量涌入家庭,关于汽车三包的呼声越来越高。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家用汽车实施“三包”的征求意见稿,然而,有人却大胆预言——汽车三包,“难包”!  相似文献   

17.
去年10月1日"新汽车三包"发布实施,到今年转眼快一年的时间。这部从2011年前就开始酝酿的汽车三包政策,历经400余次的修改完善,无论对于执法部门还是生产企业、消费者,都在时刻关注着它的一举一动。  相似文献   

18.
国家质检总局2013年1月15日公布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自2013年10月1日起开始正式施行,该项规定即俗称的汽车三包政策。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振奋的消息。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汽车三包规定")中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信息备案和公开制度,规范家用汽车产品三包责任争议处理技术咨询人员(以下简称"专家")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组织制定汽车三包信息和专家管理规范,并进行监督管理;省级质监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汽车三包争议处理信息和专家管理工作;地方各级质监部门应对争议处理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并向上级质监部门报送争议处理信息和专家使用情况. 第三条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组织建设汽车产品三包信息系统和汽车三包专家管理系统,承担有关信息备案和信息分析工作;协助省级质监部门建立专家库,承担全国专家库的管理、技术交流与师资培训等汽车三包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20.
去年11月15日,手机“三包”规定正式实施,而投诉量绝不比手机少的家用电脑却没有被列入“三包”的范围。有关部门虽然也在努力加紧调研,然而时至今日,家用电脑“三包”规定还不见踪影。电脑亟待“三包”近年来电脑市场利润不断下降,一些不法电脑销售商开始利用消费者对电脑产品技术的不熟悉进行变相的质量欺诈,各种手段花样百出。最常见的手法就是利用消费者对产品的不熟悉进行造假,如把低频率的CPU打磨成高频率的CPU来卖,把返修的产品重新包装成新的产品摆在柜台上销售。还有一些销售商在装机的时候,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消费者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