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已于2014年1月1日正式启动,此次普查是信息化程度最高的一次。被调查单位需要按照联网直报要求报送普查数据。经济普查的目的是摸清我国各类单位基本情况,了解第二、三产业发展规模布局及各主要生产要素构成等发展状况。普查以法人单位为基础进行统计调查,其中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中有一项为单位组织结构情况调查,主要包括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及其内部结构等内容,该项调查内容的增加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李爱庆 《数据》2001,(10):1
一、充分认识开展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的意义和作用 这次基本单位普查是我国在新世纪进行的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国务院办公厅通知明确指出,这次普查的目的是摸清我国各类基本单位的数量,全面了解各类单位的组织形式、经济成分构成、规模结构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地区分布、行业分布等情况,建立和完善基本单位名录库;认真搞好基本单位普查,对于改善宏观调控和加强市场监管工作,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书振 《数据》2004,(9):11-11
随着经济普查清查登记工作的结束,从9月份开始,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经济普查单位基本情况的调查,填报<法人单位基本情况>、<产业活动基本情况>调查表.经济普查对象如何准确、快捷地进行填报,除明确本单位人员和职责外,应做好下列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4.
我国于2004年进行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对象包括在我国境内从事房地产业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这次普查为全面掌握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了基础信息,为政府官员和企业领导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库。  相似文献   

5.
我国于2004年进行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4年12月31日,时期为2004年度。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这次普查为全面掌握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了基础信息,为政府官员和企业领导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库。  相似文献   

6.
靳雅征 《数据》2009,(4):44-45
随着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的深入开展,经济普查规模(限额)以上《法人单位基本情况》(101表)、《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101—1表)、《产业活动单位和其他单位基本情况》(101—3表)数据已进入评估验收阶段,围绕各级普查机构如何进行普查基本单位系列报表的数据审核及验收,笔者提供几点意见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建伟  严铭强 《数据》2005,(4):50-51
自2005年1月以来,北京市经济普查办公室和北京市统计局依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对经济普查对象(以下简称单位)经济普查数据上报情况开展了统计执法专项大检查.  相似文献   

8.
《数据》2010,(2):62-62
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8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8年年度数据。普查对象是全市辖区内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内容包括各单位的基本属性、从业人员、生产经营活动与财务状况、科技活动以及能源消费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资讯平台     
国务院颁布《全国经济普查条例》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签署第415号国务院令,颁布《全国经济普查条例》。 《条例》明确了经济普查的目的。经济普查是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条例》规定了经济普查的对象和周期。经济普查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标准时点为普查年份的12月31日。经济普查对象、经济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义务得以明确。《条例》规定,经济普查对象应当如实、按时填报经济普查表,不得虚报、瞒报、拒报和迟报经济普查数据。各级经济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对在经济普查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和经济普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履行保密义务。 《条例》还明确规定,经济普查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严格限定用于经济普查的目的,不作为任何单位对经济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4年我国进行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标准时点为2004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10.
小吴:我是一位基层第一线统计工作者,现在正参加我市的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工作.在普查登记过程中,许多单位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的宣传,基本能够理解并配合我们的普查工作,但是我还是遇到一些单位,在我们前去调查时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甚至拒不配合,使我们的工作开展起来有一定难度,为此,我想请教一下,遇到类似情况时我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1.
《数据》1996,(8)
北京市基本单位普查实施办法市基本单位普查办一、普查的目的1.查清我市各行业的单位底数。包括企业、事业、机关和社会团体等法人单位和各类产业活动单位的数量,为掌握基本国情、市情提供资料。2.全面掌握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重点了解各类单位的地区、行业、所有制...  相似文献   

12.
财经纵横     
中国将开始第二次经济普查 中国将在2008年开始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次普查除了涉及能源消费外,还将重点对个体工商户的具体数量进行统计。中国在2004年开展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对象是在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内容主要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刘雁燕 《数据》2001,(10):10
[本刊讯] 10月12日,北京市召开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动员大会,北京市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李爱庆,副组长、市统计局局长柳纪纲和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海淀区副区长孙宝启在动员大会上就如何做好普查工作发了言,各区县的主管领导和区县统计局等单位的负责人、直报单位的统计机构负责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个体单位     
章彬 《数据》2002,(3):25-26
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已在神州大地正式展开,有的省、市在国家方案的基础上,将普查登记的范围(对象)由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扩大到个体单位.尽管个体单位创造的经济总量不占优势,但其单位数在多数地区占据绝大比重.因此,将个体单位纳入普查登记范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健全公房长效管理机制和住房保障体系,余姚市房管中心对全市2142户直管公房开展一次清理普查工作。公房普查的重点是摸清直管公房的基本情况、公房住房家庭人口情况及其私有产权等情况。清查的主要内容是直管公房座落、面积、结构等房屋完损情况和租赁使用情况、租金缴纳情况以及公房住户私有产权情况等。普查工作计划在7月底前完成。通过普查,市房管中心一方面掌握直管公房的总量、房屋质量和使用情况,为房屋基础档案及时更新提供准确依据,同时,对部分失管、漏管公房恢复正常管理,  相似文献   

16.
余高潮 《数据》2006,(2):52-55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在2004年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相似文献   

17.
孙书振 《数据》2004,(7):25-25
从2004年8月1日开始,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清查工作即将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展开,这是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普查资料真实、可信的基础.作为清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其它组织和个体经营户如何应对,笔者结合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工作实施细则以及普查试点工作的实际,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务院决定,我国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6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6年度。普查对象为我国境内的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业土地利用、农村劳动力及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服务、农村居民生活以及乡镇、村民委员会和社区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农业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所有普查对象由普查员进行逐个查点和填报。全省共组织动员了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各级普查机构的工作人员近14万人,填报普查表1231.7万张。通过普查,掌握了我省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9.
朱梅红 《数据》2002,(3):43-44
在对调查目标进行了准确界定后,就可正式进入调查设计阶段了.在调查设计阶段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有:选择调查方式、定义总体、确定调查框、明确误差来源及其影响因素. 一、调查方式:普查和抽样调查 常用的调查方式是普查和抽样调查. 普查是对总体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如需要了解有关国情国力的基本统计数据,掌握特定社会经济现象的基本全貌,应进行普查.如人口普查、工业企业设备普查等.  相似文献   

20.
在对调查目标进行了准确界定后,就可正式进入调查设计阶段了.在调查设计阶段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有:选择调查方式、定义总体、确定调查框、明确误差来源及其影响因素. 一、调查方式:普查和抽样调查 常用的调查方式是普查和抽样调查. 普查是对总体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如需要了解有关国情国力的基本统计数据,掌握特定社会经济现象的基本全貌,应进行普查.如人口普查、工业企业设备普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