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3.
高储蓄率支撑了中国的投资增长,但也引起了经济的内外失衡。中国政府储蓄近年来对总储蓄的贡献度不断增加,适度控制政府储蓄增长,是提高最终消费、解决当前经济失衡矛盾的重要措施。本文按照不同口径对中国政府储蓄的历史与现实状况进行考察,并且在资金流量表基础上对政府储蓄的结构进行了深入探讨与比较分析。在明确政府储蓄的影响因素之后,提出了应对的重点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评价当前学术界关于居民高储蓄行为成因研究方面的几种观点的基础上,分别从基尼系数、实际利率与汇率制度等角度对此作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储蓄被看着是收入暂时未被消费的剩余,储蓄变动是收入的函数.边际储蓄倾向就是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测边际储蓄倾向递增.然而中国从1978年至1992年以来的经验证明,储蓄与收入之间并非呈完全的线性递增关系.由此看来,单纯从经济变量方面研究居民储蓄变动,并不能找到统一的有规则的储蓄变动趋势.本文试图从储蓄的社会整体出发,以多种角度和多种层次,综合研究人们储蓄行为的总体框架,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居民储蓄的变动规则. 相似文献
6.
<正> 一、居民储蓄及居民储蓄的理论模型 本文试图先建立居民储蓄的一个理论模型,并用该模型对居民储蓄行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经济学意义上的储蓄是指可支配收入扣除当期消费后的余额。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储蓄是指储蓄存款。广义的储蓄是指金融资产,即除储蓄存款外,还包括现金和证券。由于储蓄存款在金额资产中所占比例通常高达70~80%,并且统计数字准确,因而在统计分析中,通常用狭义的概念。但是,在下面的理论模型的建立和说明中,将使用储蓄的广义概念,这 相似文献
7.
8.
全球及国内经济形势中期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历了 1997— 199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 ,进入 1999年 ,国际金融环境显著改善 ,全球经济形势也明显好转。但是 ,在美国、欧盟、日本、东亚、拉美和东欧转型经济中 ,不同程度地仍存在一些影响其自身及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隐患或制约因素 ,美国和拉美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尤为突出。作者在分析了这些隐患和对我有利、制约因素后 ,提出“十五”时期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以及外商投资的增加 ,我国内需将逐步扩大 ,经济景气呈平稳回升态势 ,到“十五”后期经济增长率将达到 8.2 % ,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将超过 85 0亿美元。但我国出口增幅会减少 ,净出口对 GDP实际增长率的贡献由“九五”时期的 0 .4个百分点下降为 - 0 .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存在着储蓄率走高的现象。这一现象成为我国经济改革和建设过程中不得不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描述了我国高储蓄现象,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分析进行简要论述,并尝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11.
12.
政府储蓄在经济增长中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储蓄既可以提升国民储蓄水平,同时又为政府投资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如果说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目标,那么,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政府储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我国居民高储蓄的成因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居民储蓄的高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改革和建设过程中不得不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这一现实问题出发,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高速增长的现状和成因行了剖析,进而提出储蓄分流的途径和对策,以提高储蓄的使用效率,增强其内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也不断增加,随之居民储蓄余额高速增长.面对如此巨额的居民储蓄,我们应如何对应.本文利用微观经济学的消费组合,消费者偏好和对未来的预测等理论构建模型,分析高额储蓄的形成因素,并提出几点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近几年,我国居民储蓄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1979年,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不到300亿元.10年后的1989年,就增长到5000亿元,而谁也没有料到,在4年以后的1992年,就突破了10000亿元.接着仅有两年,到1994年底,又突破了20000亿元.然后,1995年底,接近30000亿元,1997年,达到45800亿元,到1998年底,又突破了53400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也不断增加,随之居民储蓄余额高速增长。面对如此巨额的居民储蓄,我们应如何对应。本文利用微观经济学的消费组合,消费者偏好和对未来的预测等理论构建模型,分析高额储蓄的形成因素,并提出几点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探讨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并存的现象。文章认为:人口红利、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改革,是造成中国经济“三高”的实体经济因素和体制因素,这些因素并不能由宏观经济政策予以调整。文章最后提出了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