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利中国乱象丛生。"挖地沟"、"拉人头"、"无证培训"、"乱收费"……而所谓的"团队计酬"及安利默许的"跨区域经营",更让一位有十年安利直销经历的"高级客户主任"质疑,安利中国直销模式涉嫌传销。"做了一场噩梦"、"地狱之  相似文献   

2.
安利模式:用庞大的人员网络代替固定的商业场所,用累进的激励政策代替巨额的广告宣传 安利模式的特点是直销。所谓直销就是不需要固定的商业场所,由销售人员向消费者直接销售。  相似文献   

3.
距离第二批直销牌照的出台预计日期越来越近,大牌直销企业在忙碌,在这个直销转型的时期,取得直销牌照尤显迫切。对企业来说,取得直销牌照,按照国家规定发展,并且划清与非法传销的界限,这些依旧显得十分重要。其实早在直销法规出台之前,不少大型直销品牌出于对自我品牌的保护,已经开始对自己的销售队伍进行严格的管理,以杜绝传销情况的入侵。安利、如新等企业均加大了“清理门户”的工作力度。安利先是清理违规经销商,接着又发出严格审查营销人员身份的通知,同时安利也对申请成为该公司营销人员的条件作出严格规定。当作为试点的雅芳成功取得…  相似文献   

4.
<正>让众多以安利为代表的直销人和与直销人有关联的老百姓翘首以盼的《直销管理办法》和《传销管理办法》的出台,似乎会给他们带来某种改变,尽管他们渴望改变的内容不一:众多直销人一直跃跃欲试,盼望着《直销管理办法》的出台能为自己带来一种合法的身份;同样,众多被安利们搅得不胜其烦的人,巴望着政府赶紧取消直销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在各方揣测颇多的这段时间,人们对直销代表企业之一——安利的争论依然异常激烈,争论的焦点无非集中在安利产品的性价比和行销手段上。那么,我们做个假设,假设“安利进超市”,将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相似文献   

5.
<正>近来招聘广告上相继出现了直销企业的身影,雅芳、安利、如新等几大直销巨头的各地分公司和工厂都加紧招募员工,新入行的直销公司则瞄准安利、雅芳等老牌企业的中高层, 进行“挖角”。在雅芳的招聘中,销售人员成了近期热点:安利则大规模招聘财会类人才,如高级会  相似文献   

6.
任一 《经营者》2005,(6):94-96
姑且不论安利是否能顺利拿到中国首批直销牌照,但6个月内中国颁发第一批直销牌照的可能性还只能打上问号。如果狄克·狄维士在卸任“主席”之前看不到安利将直销牌照揽入囊中,是否会成为他的又一声叹息呢?  相似文献   

7.
业界动态     
<正>安利重庆设服务网点获批作为申领直销牌照的“敲门砖”.日前.安利重庆分公司已获得了重庆市商委、外经委关于其在渝设立服务网点及分支机构的认可函和确认函。安利重庆分公司负责人介绍.一旦获得直销牌照.新建的服务网点将覆盖我市主城和区县.安利消费者将享受到更加便捷的退换货等售后服务。  相似文献   

8.
《经营者》2005,(6):97-98
<正>通过密集的政府公关和高层游说,以安利为代表的外商成功影响了中国的直销立法,有人说这很可能是跨国公司的对华新战术。作为家族企业,安利事业在中国市场迅猛发展,曾担任中美商会会长的安利全球董事局主席史蒂夫·温安洛上周再度飞临中国巡视,除了追加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外,还没忘了进行其最擅长的“政府公关”。  相似文献   

9.
安利是一家以直销而闻名的企业。位于美国密歇根州亚达城的安利总部大楼气势雄伟,正门前广场上旗帜飘扬,那是安利已开展业务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旗帜,标志着安利的业务已遍及全球。公司通过人员直销的方式,为各国消费者提供了品质优良的日常生活用品及安坐家中购物的便利,赢得了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的信任和赞赏,建立了稳固的市场。  相似文献   

10.
随着2005年直销立法年和2006年直销元年的确立,2007年的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直销巨头品牌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安利几年前就在搞大型的公关活动——安利纽崔莱健康跑,2008年安利纽崔莱健康跑再次签约中国世界冠军刘翔和世界百米冠军鲍威尔等运动明星做品牌形象代言人,品牌全面整合推广,包括央视、大型网站及全国各大城市的站亭广告等;  相似文献   

11.
直销,人们对它褒贬不一。如果你去看看直销大王安利公司的总部,你至少会认为,他们对自己的商品是很认真的,商品是可信的;如果你再看看"安利"的商业守则规范,你就会发现,直销并不是死乞白赖地上门缠住你不放,更不是层层加码获取暴利;如果你看到"安利"在环保方面的努力,你就不会认为直销就是追逐暴利了。反观前一两年让人为钱而疯狂的直销,你就会知道什么是合法直销了。  相似文献   

12.
雅芳:坚决支持直销法我们对直销管理条例的出台表示欢迎,因为我们相信规范的法律法规体系将有利于打击非法传销,维护消费者利益,同时保障在中国合法经营的直销企业的权益。作为一贯遵纪守法的良好企业公民,雅芳将一如既往遵守国家的法令法规,坚决支持政府管理直销行业的各项举措。郑李锦芬(安利全球执行副总裁,安利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按直销新法规做事  相似文献   

13.
CDE营销是直销行业升级替代的渠道模式。CDE营销是指通过连锁店网(ChainNetwork)、直销人员网(Directmarketingnetworkstaff)、电子商务网(ElectronicCommerceNetwork)“三网合一”的营销渠道。CDE营销在欧美直销企业中运用比较广泛,中国的直销企业在这方面还需要认真改革和探索,逐步打开适合中国国情的CDE营销渠道。(一)正确认识中国直销“C”化模式按照国际通行的划分方法,连锁经营分为直营连锁、特许经营、自由连锁三大类。安利、雅芳、仙妮蕾德等直销开店模式实际上分别是这三种连锁模式的代表。直营连锁(regularchain)是指连锁…  相似文献   

14.
<正>2006年12月,安利获得商务部颁发的"直销经营许可证";同月,安利通过了OHSAS18001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并当选中国"最佳本土化跨国公司"。2007年1月,安利在广州举行产品展示会,飞人刘翔正式成为安利旗下高端营养保健品纽崔莱的全球品牌代言人;  相似文献   

15.
我看中国直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莱青 《经营者》2002,(8):21-23
直销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这是因为曾经的风卷云涌。为此本刊曾在今年第4期特别策划刊发了《安利:中国生存揭"谜"》的系列文章,以期对直销这一营销模式做一次有益的探寻,面市后本刊一再加印。这说明直销在中国依然受到人们异乎寻常地关注,为此,在这里我们又特别约请目前仍浸染于直销业的本文作者,在其痛苦而又充满信心的冷静思考后,发表对直销的切身感受。毕竟,直销在中国需要规范,更需要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直销专业网站独家消息面对近来流传的直销立法将不利于安利以及关于公司高层人事变动的种种传闻,安利公司相关人士一直强调,直销立法只是公司经营的政策环境中可能出现变数的一个方面,公司的各项运营工作将按部就班不会受到影响。据了解,4月初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将在广州、北京、上海三地隆重庆祝公司在中国开业十周年。届时,安利公司创始人、美国财富故事的传奇人物理查·狄维士将亲自来华参加相关庆典活动,并对中国这一频创佳绩的安利全球最大单一市场表示热烈祝贺。安利全球总裁德·狄维士先生将全程陪同他的父亲参加庆典活动…  相似文献   

17.
跨国企业的跨文化之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用的雪佛莱-罗弗汽车为什么在墨西哥卖不动?安利全球闻名的直销模式为什么会在中国遭遇滑铁卢?泰国的家乐福里,为什么会售卖装满肥皂、牙膏和食品的小塑料桶?  相似文献   

18.
安利公司成立于1959年,时至今日,安利已在全球88个国家/地区设有分公司,全球员工人数(不含营销人员)愈1万多人。在中国,安利投资8000多万美元,于1992年在广州注册成立中美合作的大型生产性企业———安利日用品有限公司,并于1995年4月在广东、福建两地正式开业,至今全国已有100多个专卖店,2002年业绩增长至57亿元,纳税13.5亿元。全新的营销模式40年来安利公司在全球各地都实行以直销为主的经营模式。进入中国后,一开始也实行同样的经营模式。在1998年4月21日国务院下达传销禁令以后,安利(中国)公司积极配合国家政策进行转型,同年7月21日全面…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签署第443号国务院令,公布《直销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9月2日,安利(中国)公司发表如下声明:安利(中国)关于“中国政府宣布直销管理条例正式颁布”一事的媒体问询回应,对中国政府出台《直销管理条例》、《禁止传销条例》表示欢迎和支持2005年9月2日,中国政府正式颁布《直销管理条例》及《禁止传销条例》,为管理和规范直销行业的发展、打击金字塔诈骗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作为一家有着46年行业经验、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营的大型跨国直销企业,安利公司对中国政府通过立法开放直销市场…  相似文献   

20.
黄彬 《企业导报》2013,(5):107-107
<正>一"、安利"困惑提起安利,读者大多耳熟能详。作为直销/传销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安利已成为高校市场营销课堂的典型案例。其掠夺式的敛财方式,对下游销售方的完全掌控,以及无与伦比的客户复制能力均让人无比称羡。对于其到底是属于直销还是属于传销的争论也从未停止,相关的论文比比皆是。然而,以往的研究都是基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讨论,从未有人从供应链战略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