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访卢义兰很是费了一番周折,我们确定下来要对她作采访后,记者就一直打电话与她联系,可她的电话总是占线,好不容易打通了,她又没有时间。也难怪,像她这样在天狮做到了最高级别的直销商,肯定是很忙碌的。于是,我们迫不得已打消了当面采访的念头,只好对她进行电话采访。  相似文献   

2.
犤作者手记犦一个女人站在那里的时候,你几乎可以穿透她的风貌发现其身后有怎样一个男人。没有女人不需要一个有力的肩膀,在我看来,储琳的靠自己,多少有一些没有退路的无奈。我相信她是一个美丽的女人,有着得体的笑容和疲倦的大眼睛。她极简单地烫了头发,穿着一身暗色的套装坐在我对面,她的整洁大方让我得到一种相反的印象———储琳没有过多时间收拾自己,头发因为烫过而容易梳理;身上的衣裳即使出入各种场合也不过分。没有个性,没有审美,没有年龄,她像是一个草草了事又极不负责的理发师对待顾客那样对待自己,没有乐趣,一成不…  相似文献   

3.
一个肢体残疾的姑娘整天坐在轮椅上,迎着风雨,顶着烈日,为她的书店、幼儿园、特殊学校奔波。她没有跨进过一天校门,却在油灯下,捧着书一本一本地啃,从小学一直啃到了高中。她没有上过“岗”,却为18人创造了“岗”,用那只没有瘫痪的左手,拨动了生命的最强音。她...  相似文献   

4.
面试     
《连锁与特许》2006,(1):67-67
一个女大学生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在面试第一关即遭到了拒绝。她对主考官说:“请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参加完笔试。”主考官拗不过她,就答应了她的请求。结果,她通过了笔试,由人事经理亲自复试。  相似文献   

5.
在飞越太平洋的航班上,马秀红面对眼前精致的晚餐,迟迟没有下箸。作为中国商务部的副部长,她率领着一个庞大的采购团前往美国。在启程之前,她就听说美国私底下已经酸溜溜却不无艳羡地将她这次访问称为“无节制的采购狂欢”,但她丝毫没有狂欢者的轻松自如和大买主的盛气凌人,她分明看到,皆大欢喜的交易之后暗流汹涌。  相似文献   

6.
娟子 《销售与管理》2006,(11):16-17
18岁拥有所属广告公司,为当时名噪一时的TCL王牌彩电、太阳神、郑荣火腿肠做广告;21岁,当广告公司正如日中天发展时,她突然放弃,全身心投入美容美发行业。没有亲人支持、没有朋友理解。第一家漂亮宝贝美容美发沙龙开业那天。没有一朵鲜花一个掌声,甚至开张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一个亲人或者朋友光顾。她就是谢佳易,她喜欢别人叫她佳易。毛戈平的电话从《武则天》打来。叫她“佳易”。她就特高兴。 她的个人成长历程或许是独特的,但中国美容美发沙龙发展到今天,应该是有一些共同之处的。沙龙的未来走向。也值得每一个美容美发行业从业人员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7.
邓媛 《华商》2014,(16):64-65
宗唯伊留着盖住眉毛的齐刘海。在没有熟人的环境里,她就静静地坐着,低头自己玩手机——直到她的好朋友、新华社记者姬少亭来找她。“Hi,‘浣熊’。姬少亭向她打招呼。  相似文献   

8.
周虹的阳光     
谢豪英 《商界》2006,(10):I0002-I0003
周虹一直在徘徊。初秋的阳光洒在她的脸上、挑染成紫红的头发上,整个人都闪闪发光。那个时候,周虹23岁,想开一家小小的成衣店。在第二十趟终于走进别人的小店,请求做一个没有报酬的学徒的时候.迎接她的是意料中的拒绝。 做个性服装的大门对她关闭.但不久另一扇窗对她打开。  相似文献   

9.
在平邑县魏庄乡,到处传诵着一个名字:是她带领村民重建家园,圆了库区椟的搬迁梦;是她带领村民修路架桥发展经济,将昔日贫穷落后靠国家救济的“光棍要”变成文明富足的幸福村。村民们都说,是她带领俺们走上小康路,没有她,就没有俺们今天的富裕生活。她就是平邑县魏庄乡西湖村党支部书记吴京爱。  相似文献   

10.
8岁的女孩丽莎爱问各种各样的问题.她的周围,没有一个人愿意认真地回答一个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她年轻的单身母亲整日为生活忙碌,无暇顾及她一时犯错生下的这个女孩。  相似文献   

11.
林雨 《商》2004,(6):20-22,11
她没有资金,没有营销经历,没有护肤或美容的特长,仅仅凭着一个梦想,从一无所有到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妇女之一。她的工厂制造的美容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整个公司净资产达52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年终分红的结果是背叛 创业将近6年,余君嫒一路走来,几番起伏,甘苦自知。如今,她的手机设计公司已壮大到近一百人规模,年销售额数千万。而让她始终难以释怀的是,手下的骨干在6年中换了一拨又一拨,那些她曾寄予重望的爱将,几乎没有一个能跟随她超过两年。余君嫒常常对朋友感慨:“老板注定是孤独的!”  相似文献   

13.
10年前,陶华敏在中学兴趣小组学到了软陶工艺,大学毕业后,她怎么也没有想到,五彩软陶却成了她开始创业的一个契机。住脱离为他人扣工的身份后,她自己做起了小老板。  相似文献   

14.
常听几位企业老总抱怨能用的人才太少,这不禁使我犯疑:中国这么多人,难道真的就没有可用之人?我有位好友,因家里穷供不起她上大学,她就在半工半读函授的情况下完成了本科学业。可在求职中却到处碰壁,不少企业嫌她不是全日制名牌大学毕业而将她拒之门外,最后她到了一家公司,从最底层的清洁工干起。现在,好友已是能独当一面的副总经理了。平心而论,这位好友在各方面都很不错,会三国语言,工作能力强,为人处事没得说,却差点因没有名牌大学的毕业证这种形式上的东西给埋没了。好友也常对我说,当初招聘的时候,别人只看文凭,根本…  相似文献   

15.
苏旭 《浙商》2009,(11):46-47
在偌大的欧式风格办公室里,陈爱莲看起来轻松快乐。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这一年间,她似乎并没有感受到多少焦虑困扰。每天早晨她都会起来打打羽毛球,看看书。她说自己现在的目标是半天工作、半天休闲。  相似文献   

16.
薛原 《市场周刊》2013,(1):127-127
张爱玲步入中年之后,只要收入足以维持简单生活,就尽量多留出时间从事创作。到了晚年,更是过着形同避世的遁居生活。她一生几乎都靠卖文为生,没有富裕过,晚年更没有固定收入,也没有退休金之类,这些窘况在她与晚年不多的有通信来往的友人之一庄信正的通信中时有流露,甚至也让庄信正感到惊讶  相似文献   

17.
莉萨·威廉姆斯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沃特镇一位普通的全职家庭主妇,一天晚上她听到自家房子外面有很大的碰撞声,然后是警笛声,她知道是发生了事故,但是第二天她打开当地电视台,却没有任何相关报道,随后她又买了一份当地报纸,依然没有报道。这促使莉萨开通了她自己的“超地方化”(hyperlocal)博客——沃特镇,她用自己的数码相机、录音机、个人电脑记录自己发现的新闻,从镇里警察局的出警情况到新开张的饭店,无所不包。她的博客很快成为这个仅有3万多人小镇的一个热门话题,因为人们能从这里了解到真正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城市的情感     
两年前初到上海时,Maria并没有设想会在上海安置这样一个舒适的家,如今,她愿意花越来越多的时间来布置,享受自己的家,在过去和将来的时间里,她所累积的,不仅是家中的一杯一盏,还有对家,对这个城市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倪丽娟 《浙商》2005,(2):92-92
张萍,宁波有成贸易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认识她是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继续教育中心总裁研修班上,她是这个班的班长。第一眼看到她,就感觉这是个干练的女人,打扮得很是精神。坐在那个没有暖气的教室里,她还是挺直腰板。后来才知道她当过兵。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我没有提前告知父母,“偷偷”回了家乡一趟。在湖泊边的田埂上,我看到母亲在拾柴火。那个画面让我心生内疚,我一边哭一边挑着柴火回家,八九十斤的重量让我很吃力,母亲却说不重。回家后,我发现家里的柴火已经堆得很高,有一些都烂掉了,但母亲还在不停地往家拾。我想,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对生活始终有种无法摆脱的恐慌。尽管子女给了她钱,她也不舍得花,只有劳动才能消除她的恐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