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声音     
《成功营销》2014,(9):16-16
正通过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打造让用户有参与感的品牌。近日,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创作的《参与感》引起关注,这是第一本介绍小米模式的图书。当中黎万强将小米口碑的核心关键词定位为"参与感",并总结打造让用户有参与感的品牌的三个战略是: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做爆品"是产品战略,产品规划某个阶段要有魄力只做一个,要做就要做到这个品类的市场第一,产品线不聚焦难于形成规模效应,资源太分散会导致参与感难于展开;"做粉丝"是用户战略,是弱用户关系向更好信任度的强用户关系进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是“急功近利”的,它使财富创造的节奏越来越快,又让耐心在这个时代显得尤为稀缺。粉丝当然是好东西,它看上去声势浩大且整齐划一,获取廉价又不求回报。当下,小米手机所引领的“粉丝营销”,被大量崇拜小米神话的企业家信徒奉为圭臬。  相似文献   

3.
《网际商务》2014,(12):30-34
随着“小米”蹿红以及小米以社区粉丝为基础的营销模式被广为传播,“在线社区”营销又重新活跃起来。当然,它不再仅仅是若干年前在社区论坛里发活动预告贴、植入广告,而是更多的希望与用户与粉丝进行互动,进行有效的营销信息传达,甚至实现销售的转化。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在线社区或者其他形式的论坛,吸引自身的目标用户在社区上活跃。  相似文献   

4.
从最初的MIUI系统开发到推出小米手机、小米盒子、小米手环等一系列行动来建立"小米生态"的过程中,小米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粉丝营销、新媒体营销和饥饿营销,坚持自己的粉丝文化打法,并在线上线下通过有创意的互动方式吸引用户参与活动,这一方式在培养用户对小米的忠诚度和美誉度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纵观小米的发展历程,本文总结出了小米模式的BCEEP模型:MIUI系统和"为发烧友而生"的创始口号作为小米发展的基础,借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打造与粉丝的交流平台,并运用这些社交网络平台打通多条网络销售渠道。而粉丝参与产品研发、自觉传播更是小米发展的巨大推手,使小米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促进产品衍生,打造"小米生态"产业链。  相似文献   

5.
言论     
正参与感@黎万强9月13日在广州新书《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签售会及小米品牌秘密主题演讲上说小米品牌的秘密到底是什么?我的答案就是参与感。小米卖的不是产品,而是参与感。在今天来讲我觉得参与感的时代已经到来了。改变@畅销书《认知盈余》作者克莱·舍基(C l a y Shirky)"与20世纪相比,当下的媒体环境和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于信息的接收方式已从被动转为主动,传播方式已经由单向传播转为双向传播,因为有了智能手机,用户可以进行反向沟通,每个个体都会与品牌产生互动,人们有更大的自由去分享资源;在媒体社交化和移动化的  相似文献   

6.
2012年7月22日,人民日峙艮在人民网、新浪网开通了法人微博账号。至2013年2月22日,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累计发布各类信息6248条,两大平台粉丝总数超过462万。2013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又在腾讯网开设了微博账号,粉丝总数已突破273万。  相似文献   

7.
《成功营销》2012,(1):7-7
新浪2011首届微电影节在京举行渐趋火热的微电影,呈现“诸侯争霸”局面,无论是从概念.还是创意制作上,各个媒介平台、制作公司、营销公司、广告主都有自己的一套运作方式.而新浪微电影大赛却让行业对微电影制作和运营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尚文捷 《中国品牌》2013,(12):30-31
每个手机品牌都有成为下一个乔布斯的梦想,而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小米手机品牌选择走更彻底的互联网模式:充分听取用户声音,快速试错,快速迭代要问2013年,哪个企业最火?或许非小米莫属。红米、小米3,再加上即将面世的小米电视、路由器……几乎每一款产品甫一上市都被抢购一空。小米的成功逆袭被解读为"用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企业的游戏规则":它的商业模式是不靠硬件靠服务赚钱;定位发烧友手机并形成了独特的粉丝文化;而每年它的身价都会"三级跳",  相似文献   

9.
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也因此延伸出各类互联网经济,借助互联网相关互动、社交、网络娱乐平台,能够吸引大批“粉丝”支持,而这些“粉丝”是很多商家和产品的营销对象,很多账号在前期积累大批“粉丝”后,后期就开展产品营销,这样的营销路径屡试不爽,是目前各大平台中相关产品营销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有大量的“粉丝”群体为此埋单。文章主要介绍了“粉丝经济”下的微信公众号发展现状,分析微信公众号经营的特点和优势,并探究基于“粉丝经济”、微信公众号精准营销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邓黛 《成功营销》2014,(5):54-55
正粉丝节的成功是厚积薄发、理所当然,还是有秘密可寻,有经验可分享?同时,这也引发传统手机厂商触网的深思。4月8日22:00,小米公司宣布2014年米粉节12小时支付金额破15亿元,刷新小米2013年"双11"4.5亿元的纪录。小米将米粉节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吸引1500万用户参与,凸显了之前未被充分关注的电商属性,完成电商成人礼。  相似文献   

11.
把顾客比成粉丝,搁以前是要被骂的。但此粉丝非彼粉丝,这里是英文“FANS”的译音,是崇拜者的意思,起初主要见于娱乐圈内.专指各路明星的追星族;如今越来越扩大.连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这样的文人.也因为趣讲三国而引来一群“粉丝”,并统称“意粉”。  相似文献   

12.
<正>一、“职业粉丝”月赚2千前一天在“我型我秀”节目中高举海报呐喊,后一天又出现在“好男儿”选秀节目中挥舞荧光棒高呼。支持的选手都已经被淘汰出局了,摇身一变,转眼间又成了另一个选手的粉丝。观众纳闷:这些粉丝到底在支持谁?  相似文献   

13.
VIP     
绯闻 阿曼达·罗森博格 27岁的阿曼达.罗森博格近日无疑是硅谷的焦点,就在Google副总裁雨果·巴拉被曝出跳槽小米之后不久,Googlet式确认创始人谢尔盖.布林与妻子已经分居数月。而这两桩重磅八卦可能皆因罗森博格一人。罗森博格现任Google Glass营销经理,Google眼镜的“Ok Glass”指令就是她的创意。据传,罗森博格是巴拉的女友,又一直和布林保持暖昧。女友与自己分手后立即投入到布林的怀抱,这让巴拉感到受到了欺骗和羞辱,于是他愤而离职加盟小米。不过小米对此予以了否认。  相似文献   

14.
《成功营销》2013,(4):17-17
春节,新浪联合Mini中国,HTC等各大品牌向粉丝派送红包.回馈网友.一时间.“让红包飞”火爆了整个微博平台.草根网友、企业、名人账号通过微博社交关系链纷纷开始派送红包.与好友沟通情感:众多企业也通过此活动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传递了品牌精神。  相似文献   

15.
李乔 《市场周刊》2011,(6):40-43
一个账号、一张照片、一首歌、一段视频。140个字……这就是微博。明星作为最易制造新鲜事.最喜欢得到关注度、最希望拥有粉丝群的主体,微博成了他们活跃的阵地。微博上.明星们不必再像接受访谈时故作高深地端着.也不必搜肠刮肚地写博客秀文青范儿.  相似文献   

16.
声音     
《成功营销》2015,(1):14-14
“两个骗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团”董明珠评小米联手美的。12月14日美的集团发布公告.称与小米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小米科技将持有5500万股股份.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1.288%。小米可以提名一名其核心高层管理人员为美的董事,美的将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其相应审议决议程序。董明珠看到此消息后说道“听说小米和美的合作了.董...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报道,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而庞大的网民队伍中会出现有人不幸死亡,其网络上的虚拟财产例如QQ账号、微博以及游戏账号等等成为了无人管理状态。而这部分的虚拟财产是否能够继承也是我国法律上的一个空白。现本文就论述虚拟财产的继承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与用户的关系呈现新态势,作为国内第一家用互联网思维成功运作粉丝经济的企业,小米在研究粉丝经济运作模式上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基于对小米的案例研究,从品牌社群营销的角度来分析及总结小米公司的成功经验,提出"产品聚合用户,社区平台沉淀粉丝,营销互动助推发展"的具有示范作用的粉丝经济运作模式,以期为企业重新构建与用户关系时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小米迷途     
黄旭 《中国品牌》2012,(12):62-64
"粉丝营销"让小米和雷军创造了销售神话;然而,对小米来说,最大的一个迷途是,该如何撑起市梦率?小米可以用"粉丝营销"完成用户数量的快速积累,但如果小米未来发展只依赖如此,反倒可能成为一件坏事:资源总是有限的,小米的成长又如此之快,当它在"粉丝营销"投入的资源越多,就越无法顾及系统、软件层面的事  相似文献   

20.
粉丝营销的概念频繁地出现在市场以及学术界,很多活跃的互联网公司依靠粉丝营销打开市场或维系消费者,小米公司正是其中的佼佼者。笔者以个案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粉丝营销研究的整理总结,提出了小米公司用户级别及聚合、沟通渠道、多元化互动粉丝营销模型,在对小米公司的粉丝营销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注重产品创新,提升品牌价值,主动加强与粉丝的沟通,重视物流配送问题,开发和管理手机网络游戏,增加发展空间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