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市场随着加入WTO以后日趋国际化,一些大型的国际饮料厂商也已在1979年之后纷纷登陆中国大陆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首先有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中国的饮料大战,随后是台湾两大饮料集团统一和康师傅的兄弟之争,再有法国达能和全球第四大饮料品牌立顿的悄然而至,整个饮料市场正孕育着一场新的品牌竞争和市场瓜分。这些跨国公司凭借其深  相似文献   

2.
金良 《糖烟酒周刊》2006,(29):90-90
在国际酒类市场上,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茅台,而在饮料市场上,却缺这样的品牌。沈阳麦金利食品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慕侠认为,中国应该拥有国际竞争力的饮料品牌,因此她立志把麦金利做成饮料中的“茅台”。  相似文献   

3.
一度被外界传言的华龙联手统一进军饮料行业一事终于尘埃落定。日前,二者在京联合成立了今麦郎饮品(北京)有限公司,中国方便面市场的竞争对手在饮品市场成为亲家。今麦郎饮品高调推出了水饮料、茶饮料,并请超女张靓颖做品牌代言人。因为目前饮料市场的集中度非常高,很多营销人对新公司的前途感到担心。  相似文献   

4.
李敏 《市场研究》2004,(7):11-12
<正> 据悉,台湾规模最大的专业饮料企业黑松在大陆投资4亿元人民币建立的黑松食品(苏州)有限公司,近日落成并投产,据AC尼尔森统计,在台湾黑松碳酸饮料的市场份额超过39%,高于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占有率之和。它也是全球惟一一个成功狙击“两乐”吞并本地市场的品牌。黑松计划今年以碳酸、果汁、茶、机能和运动饮料5个品类为主的近20种产品启动上海和江苏市场,希望在3年内成为华东强势品牌。5年内打开全国市场。据介绍,黑松首批推出的产品和目前市场上的产品有很大差异性,在营销上将引入台湾成功的音乐营销攻势,并投入年销售额的50%用于广告宣传,其攻势之猛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饮料市场,经过了碳酸饮料、瓶装水、茶饮料,以及2002年果汁饮料的发展之后,2003年迎来了功能饮料的时代。经历了“非常时期”的考验,健康、运动、保健已成为国人最为关注的主题。2003年市场上新推出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功能性饮料品牌。尽管大多数更有优势的功能饮料品牌在与普通饮料的博弈中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一一以酷儿、鲜橙多、第五季为代表的果汁饮料继续引领风骚。  相似文献   

6.
佳得乐诞生于50年前,起初是一种运动型饮料,但逐渐更多地用作解酒,弱化了其运动功能饮料的用途。面对激烈的竞争,佳得乐的销量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逐年下滑。为了重整旗鼓,企业副总裁及总经理Brett O’Brien在2014年做了一个重要决定,设置了一个内部创新中心,不再简单停留在瓶子形状和饮料口味上,而是赋予佳得乐更高的使  相似文献   

7.
翁耀城 《广告导报》2004,(11):28-30
又是一个“饮料声”嘈杂的夏天,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中国饮料市场中。功能饮料的声音格外地响亮。一时间。喝功能饮料成为一种消费新风尚。但是。我们也发现。品牌繁多的功能型饮料市场定位相似,广告诉求雷同。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于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一个饮料品牌如果要想进行市场突围。分得一杯羹。大到市场策略的制定。小到产品铺货这样的细节的执行。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运动饮料的市场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美国、日本两个运动饮料市场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为例,分析了运动饮料的定义与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运动饮料的市场发展情况,预测中国运动饮料市场将趋向成熟,趋向大众,趋向健康。  相似文献   

9.
声逢其时     
评析:不论是奔腾跳跃还是拳打脚踢,佳得乐在运动场所一往无前,以此来点明佳得乐运动型饮料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田涛 《广告大观》2004,(9):103-104
2004年上半年,功能性饮料一下突然成为了饮料市场的最亮点,并成为电视广告的“新宠”。在我们的监测中发现,市场上已经有了几十种产品。广告成为品牌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电视广告投放,共同带动了功能饮料消费的迅速提升,广告迅速培育了这一消费市场,打造了品牌个性,丰富多彩的不同个性品牌满足了消费者的多种需要。  相似文献   

11.
田涛 《广告导报》2004,(8):140-141
2004年上半年,功能性饮料一下突然成为了饮料市场的最亮点,并成为电视广告的“新宠”。在我们的监测中发现,市场上已经有了几十种产品。广告成为品牌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牛燕涛 《销售与管理》2006,(10):I0005-I0005
功能饮料市场目前领先的品牌是A品牌和B品牌,国内市场的后起之秀中势头最猛的是国际品牌C。  相似文献   

13.
王亮 《现代商业》2002,(6):65-66
剪不断,理还乱,恩怨情仇,激情相伴无限. 在国际饮料市场的龙头跨国公司中,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营销策略、品牌推广、市场扩张等等方面出奇的近似.你方唱罢我登台,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竞争让"两乐"走到一起,聚焦中国大地,引领市场风骚.  相似文献   

14.
李澜 《糖烟酒周刊》2005,(10):A020-A020
看到《金丝猴瞄准高端饮料市场PM3点蓄势待发》这篇文章,我认为在功能饮料市场上。集中了很多名牌企业,脉动、激活、红牛等。这些企业在饮料行业都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其品牌在市场上也是具备了很好的消费基础。  相似文献   

15.
《糖烟酒周刊》2004,(23):B006-B006
内饮料市场被碳酸饮料、瓶装水、果汁饮料、和近年来新崛起的功能饮料演绎得活色生香,但是一直被看好的认为是潜力巨大的纯果汁饮料市场却静如止水。今年夏初,康师傅控股公司的董事长在北京宣布,味全100%果汁全面进军北京市场,价格上采取了高于汇源30%以上的价格策略。在北京纯果汁市场上,11装汇源、牵手、茹梦等一线品牌的  相似文献   

16.
7月4日,百事公司高调宣布在国内推出首款草本饮料草本乐。百事大中华区副总裁瑞贝嘉表示:“经过缜密的市场调查,我们发现国内市场对功能健康饮料的需求每年增长速度约为28%。”中国传统的中医养生概念背后,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7.
鲁靖  邓晶 《商业时代》2003,(238):47-48
中国的饮料市场极具潜力,可本国却没有一家真正的饮料巨头。本文将中国饮料巨头不能诞生的原因归咎于国内饮料市场混乱的局面,分析了中国饮料市场上巨大的市场机会,并就如何培养饮料巨头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醋饮料的蛋糕目前还很小.醋饮料企业整体处于为生存而奋斗的阶段。因此,作为中国醋饮料的最大市场——广东市场的样本和标杆意义非常显著。通过细致地观察广东市场。醋饮料企业和经销商都会有不少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鲁靖  邓晶 《商业时代》2003,(3):47-48
中国的饮料市场极具潜力,可本国却没有一家真正的饮料巨头。本文将中国饮料巨头不能诞生的原因归咎于国内饮料市场混乱的局面,分析了中国饮料市场上巨大的市场机会,并就如何培养饮料巨头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蒋力 《华糖商情》2001,(23):22-23
随着饮料市场的升温,饮料行业的市场格局和发展趋势都在发生显著变化。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进行的CMMS(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调查表明,茶饮料的市场渗透率1999年至2000年急速飙升了71%,与此同时,速溶饮品的市场需求也不断扩大,增幅达到53%。业内人士分析,茶饮料和速溶饮品市场的迅速扩大是现代与传统生活方式走向融合的一种必然结果。今年五一刚过,娃哈哈、康师傅、旭日升、宏宝莱……各种茶饮料广告纷至沓来,这使我们相信,茶饮料将成为继碳酸饮料和水饮料之后的第三代饮料主力。而可乐、汽水等传统饮料则开始侧重于“情感营销”,如可口可乐的“亲情阿福广告”,以求拉近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