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对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多管齐下,守正创新,优化课程思政的教学组织设计,构建课程思政的协同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2.
柯霜 《现代商贸工业》2022,(10):165-166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于职业院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对照现实发现职业院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尚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课程思政的内涵出发,沿着对建设的认识、建设的体制机制、教师建设的意识和水平、课程建设的深度、课堂建设的形式等方向展开研究,明确职业院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增强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认识,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强化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及能力,深化课程的思政建设,创新课堂的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3.
"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应深入开展党史教育意义研究和路径探索,这有利于大学生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更好践行初心使命,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推动思政课程等建设,有利于丰富党史教育开展形式,进一步整合党史资源等。同时,开展党史教育是发挥高等教育职责功能的必然要求,依靠网络媒体作用形成教育氛围;完善奖励机制,做好效果考评;深挖红色资源,增加情感共鸣等是开展党史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王清 《对外经贸》2022,(7):129-131+135
为了推动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和发挥育人功能,需要结合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重新设计并梳理教学内容,保证基本理论和知识讲授与思政育人同向同行。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围绕“知识技能与思想道德有机结合”的目标,实施课程思政改革创新,探索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及改革思路,从而提出推进“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会计基础”作为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入门课,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素养的养成都至关重要。要推动课程思政见实效、真融合,需教师队伍、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同步前行,任何一方滞后都会影响课程思政整体效果。“会计基础”课程从教师队伍培养、课程资源建设、课堂教学改革三方面均衡发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进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6.
7.
随着课程思政的提出,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逐渐改变,知识储备、科学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显然更加重要。统计学课程是财经类院校必修的专业课,课程包含大量哲学思想、统计学课程思政建设对统计学理论体系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统计学人才培养成果。应用型财经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课程建设必须要结合不同专业学生学科背景,设计以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反思为路线的课程建设路径,并在整个过程中贯穿思政教学元素,以此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8.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是以培养全能高校人才为核心,使课程思政理念成为全国各高校、各学科共有的教育理念共识。本文首先对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提出其中的难点,最后提出加强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当前开放教育课程思政育人存在着以下问题:教师传统教学思维固化,缺乏课程思政育人的关键能力;人课不匹配,教育主体间缺乏互联互动;开放教育思政育人路径单一,资源缺乏融合共享机制;教育奖励、评价、督导机制不健全;思政融入方式缺乏有效性。为增强开放教育思政育人的效能,教育主体需要突破自身观念“壁垒”,实现自我赋能;学校要做到人课匹配,畅通教育主体互动渠道,形成育人合力;技术层面要利用“多元”驱动和互联互通技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融合;各办学单位要完善激励、评估、督导机制,激发开放教育课程思政主体内生动力,探索有效的融入方式。  相似文献   

10.
刘瑛 《对外经贸》2024,(2):104-106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门学科课程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以电子产品营销课程为例,挖掘提炼“电子产品营销”课程思政要素并有效融入,探索电子产品营销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创新路径,实现专业素养和思政素质双融合,实现“知行合一”与“立德树人”双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在建构时代化现代化的育人体系下应运而生的。近年来,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已成为共识,课程思政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建设规模初步呈现,建设体系日趋完善,建设成效明显增强。但是由于课程思政建设起步较晚,在部分高校仍然存在思想认识不足、短板明显、预期成效不佳等现象,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为此,要以构建科学系统的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思路为视角,破解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痛难点,探索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新路径新模式,有效构建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课程思政建设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关于风险防范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我国风险防范传统,积极运用科学思维方法了解我国现实国情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习近平关于风险防范的重要论述不断深化了我们党对防范化解风险的规律性认识,为新时代党和国家防范化解风险提供了良方妙策.这一重要论述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新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具有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价值引领作用,因此,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言至关重要。随着中国高校课程思政化改革的开展,地方应用型高校也开始了课程思政的教育改革创新。地方应用型高校具有其自身的实践特点,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目标、现实和应用的多重困境。针对其特点,地方应用型高校需要以地方人才需求为落脚点,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发挥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功能,从而达到“润物无声育新人”的效果,凸显课程思政育人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14.
新文科建设是中国高校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然趋势,它极大地改善了思政教育环境。在新时代和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加强改进高校思政工作,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新文科建设为国际贸易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在分析国际贸易学专业课程思政的紧迫性与现实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贸易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的系统设计思路和方法,以期为国际贸易学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学生会营造了思政教育的一个微观环境,是高校思政教育实施的主体单位;通过联结国家政策、高校育人环境和学生思政教育现状,发掘出其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组织、整合和服务功能的价值意蕴;加强与党建团学联系,开展以思政教育为内容的实践活动,改革现存缺陷,发挥学生会作为学生自治组织的优势,将为高校思政教育发挥独特的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崭新的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以自己的发展成就向世界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性及优越性.当前经济与教育发展正处于齐头并进的趋势,各行各业齐放光彩.高职院校教育是我国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当前,课程思政已经成为各高校改革的热点词汇,在高职教育渗透思政...  相似文献   

17.
当前,课程思政是各大高校育人树德的重要阵地。《跨境电子商务》的课堂成为开展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大学生育德育人的重要途径。在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堂的要求下,专业任课教师在专业理论教学、实验实操和实习演练过程中,把思政教育的要点和精华巧妙地穿插和融入专业知识点中。这样的实践有利于探索出一条思政教育和《跨境电子商务》的融合路径,能够在日常教学当中做到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本文通过介绍课程思政的含义和内涵,分析目前《跨境电子商务》融入思政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索在《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中思想政治元素融入的方式、环节和融入路径,并以此来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如何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经管方向的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是当前形势下经管类专业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分析了“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课堂上开展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展课程思政的主要路径,包括相辅相成式思政、全课程贯穿式思政以及激发兴趣式思政等方式,以丰富经管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方法、完善课程思政实施体系。  相似文献   

19.
李星  刘楠 《现代商贸工业》2023,(20):210-212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坚持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就要求各高校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思政完美地融入传统专业课教学中。本文分析了儿科护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尖锐问题,并阐述了儿科护理学这一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方法,旨在提高护理学生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大思政"的教育背景下,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体育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重要路径。通过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加快体育学科建设,提高体育学科地位;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加快体育课堂融入课程思政进程;加快建立高效公共体育评价体系,建立合理有效的检视和督导制度;加快发挥新媒体作用,运用新技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