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薛延林 《西部金融》2001,(11):62-63
我国铜元从光绪26年(1900年)始铸后,"铜元热"很快遍及全国,数年之内就有17省22局鼓铸铜元,而山西铜元发行时间较晚,直到民国7年(1918年)才开始铸造.但山西铜元铸行的速度不慢,同年由山西督军闫锡山下令设局建厂,到民国15年,历时8年,共铸造当十铜元4.21亿多枚,获利360万元.获利之巨,在全国名列前矛.  相似文献   

2.
"闽关铜元"是对清末福建闽海关铜币局所铸铜元的称谓.福建闽海关铜币局是清代全国唯一一所由海关附设的铜元铸造厂(局).闽海关铜币局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七月,其局址在福州东郊马尾清朝福建船政衙门前.它是清末福建开办时间最晚、停铸时间最早的铜元铸造厂(局),因此闽海关铜币局铸造的铜元品种单一(目前只发现"光绪元宝"当十铜元一种),铸造数量少,流通时间短,迄今已较为少见了.  相似文献   

3.
温苏 《西部金融》2004,(11):62-63
该钱径27.5,厚1.5毫米,重6.15克,黄铜质.(拓图1).该币正面图案与<中国铜元图典>①中图712的正面相同,背面中央铃嘉禾图案,外围上铃英文"THE REPUBLIC OFCHINA"(汉译"中华民国")及"TEN CASH".此币磨损严重,包浆熟旧,旧铸无疑.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铜元是中国铜元元始祖."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广东省因停铸制钱而闹钱荒,……为了救济铜荒,解决全省财政经费,广东钱局会同善后局详情秉陈两广总督李鸿章和广东巡抚德寿,陈述仿造铜仙的理由,经李鸿章批准,于同年元月在广州造币厂开造铜元."①始开中国铜元之先河.  相似文献   

5.
温苏 《西部金融》2001,(4):61-62
在收集铜元中,往往会碰到二十文版而直径相若十文的铜元.笔者姑且称其为"二十文版十文径"铜元.如下列几枚: 图1:户部光绪元宝二十文,径2.81,厚0.18CM,重8.24克. 图2:民国河南省造双旗二十文,径2.81,厚0.16CM,重7.75克.  相似文献   

6.
2010年3月出版的<清末四川铜元>一书是陕西省钱币学会主编的"钱币研究丛书"之第一本,曹昳著.该书结合史料和现有实物,详细描述了清末四川生产铜元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2010年3月出版的<清末四川铜元>一书是陕西省钱币学会主编的"钱币研究丛书"之第一本,曹昳著.该书结合史料和现有实物,详细描述了清末四川生产铜元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王松朝 《西部金融》2001,(11):63-64
笔者在临夏收集到一枚甘肃沙板"四川军政府造一百文"铜元,黄铜质,范铸,制作粗陋,正面上书"军政府造"面文"四川铜币",下书"当制钱壹百文".背面上书"中华民国三年",中间为十八圈,圈中为篆书"汉"字,突出的是此币的正面正中和背面"汉"字的下部都铸有一个"都"字.径39,厚2.7mm,重20克(如图).  相似文献   

9.
2000年夏,陕西省旬阳县神河一农民,在修猪圈时挖出一个陶罐,内藏清代至民国铜元千枚,其中有"川陕省苏维埃造"铜币一枚. 此币正面上沿反书"川陕省苏维埃造",中部阿拉伯数字500,下沿有二个实心五角星及汉字"五百文",币背面,"全世界无产阶段联合起来",币中部空心五角星、镰刀、斧头、麦穗饰纹,下面是二个实心五星,"一九三四年".  相似文献   

10.
14.正、背面中心实心圆,正面中心凹点圆 此类币属于实心圆光头头穗一类币,其正反两面中心均为实心圆,属精制币,币坯很规整如光绪元宝铜元,钱体外缘平直,薄厚适中,图文清晰,品相上乘.所不同的是其正面中心在实心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颗小凹点,故称其为"实心凹点圆".直径32.3毫米,厚1.6毫米,重10.3克.  相似文献   

11.
民国初年,四川省地方政府铸造发行了大量以文计值的铜元.但因国民政府局势不稳,所铸造的铜元呈减重趋势,如民国元年(1912年)四川省造币厂铸造的双旗200文铜元枚重25.6克左右;到民国十五年,铸造的川字嘉禾200文小铜元枚重只有6.8克左右,仅为早期同面值铜元的1/4重.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官银号纸币发行十分复杂,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隶属于奉天官银号时以"黑龙江官银分号"名义发行的银元票和铜元票;脱离奉天官银号独立后以"黑龙江官银号"或"黑龙江省卜奎官银号"名义发行的银元票和铜元票;与广信公司合并以后以"黑龙江省官银号"名义拟发行的现大洋汇兑券;马占山控制黑龙江官银号时发行的马大洋券.  相似文献   

13.
《史记》中的"黄帝史观",在血缘、文化、"治统"和"关中文明一元论"四层含义上,把黄帝视为中华民族的唯一共同祖先,对维护中国统一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积极意义,但在科学上也有偏误。《史记》关于"黄帝铸铜鼎于荆山"的记载,虽被镶嵌在黄帝史观背景上,未可全信,但荆山作为"黄帝铸铜地",却被考古所证实。《史记》在汉武帝"为鼎而狂"时,根据民间传说写下的这一笔,也是记录黄帝在西安荆山铸铜事件的信史。从《史记》其他记载看,作为黄帝"铸铜地"的西安,其实就是黄帝"都邑",故西安的古都城史应被提前至始于黄帝时期,至今当在五千年以上。  相似文献   

14.
民国元年至三年,四川军政府先后铸造了大量的"汉"字"十八圈"当百、当五十、当二十、当十、当五等机制铜元,填补了军政开支,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随后不久,民国七年"军政府制造"的当制钱五十文"汉"字"十八圈""湖北铜币"和民国十至十四年天水镇守使孔繁绵主政期间仿"军政府造""汉"字"十八圈"四川铜币"当制钱壹百文"翻沙铸造币相继出现.后人称天水镇守使铸造"汉"字"十八圈""当制钱壹百文"四川铜币为"孔铸币"或"沙版".  相似文献   

15.
民国年间铸行的陕西省造一分、二分铜元,流传至今,西安钱币市场偶有所见,而"一分"币较难见,说明其存世量不多.  相似文献   

16.
笔者藏有"湖北官钱局铜元壹百枚"票一张,票幅138x82毫米.正面主色调为绿色,上自右至左横印弧式黑色"湖北官钱局"五字,其左右印有相同的红色号码:A0341169.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2月,笔者清理铜元藏品时候发现了一枚红铜质地的无纪年无铸局的合面铜元(图1),其直径44.7毫米,重27.7克.  相似文献   

18.
民国十九年(1930)张维玺部队撤离汉中,陕军杨虎城派三十八军军长孙蔚如移防汉中,其先头部队第五十一旅旅长赵寿山率先达汉,兼任汉中绥靖司令.二十年(1931)赵即在江西会馆(今汉中卫校所在地)设立铜币铸造厂,铸造陕西一分、二分铜币.同年8月,赵部联络参谋陈仁三到镇巴招安王三春匪部,委王任"陕西汉中区边防游击司令",王在镇巴自派县长,自设兵工厂和造币厂,铸造陕西二分铜元.这段历史<陕西省志>、<镇巴县志>、<汉中金融志>等文史书刊均有记载.说明汉中铸造"陕西铜元"已属不争的史实.这既符合民国三年(1914)<国币条例>之规定,也填补了陕西铸币史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19.
拙文"铜元票"见<陕西金融·钱币研究>1997年第四期,现补正如次. 请补背图,文云"面背图案皆为蓝色",但未刊出背面图案.图为刊物是收集资料的,其完整性是十分重要的.图案不全欠完全.背图原来是在"面图"的背面复印着,请查找,补刊之.  相似文献   

20.
陕西铜元的铸造历史及实物的一些情况,2002年<西安金融>第五、第十二期发表了自己的拙见.通过进一步搜集整理和研究鉴别,对陕西铜元的正版币和伪铸币的主要区别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