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申振  王琳琳  李佳阳 《价值工程》2021,40(36):19-21
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的体系正在逐步建立,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实施性规划如何适应和改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系统梳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控规的作用和内涵,并结合当今控规编制的新理念,提出应当构建落实和细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传导体系;构建融合城市设计的精细化管控体系;构建以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为方法的空间治理体系,并以赤峰市哈达和硕地区控规编制为例进行实践探索,以期能为新时期控制性详细规划改革与建立制度体系提供技术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论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规制和利导原则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论文认为由于城市中存在大量的负经济外部性,应建立与市场有机结合的一套规则或制度引导城市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像市场规制在其他领域一样,城市管理和规划中的市场规制原则为:使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等于社会收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者可以通过对自己掌控的、影响城市发展和空间配置的要素的规划来引导城市达到其合理结构.因势利导的原则除了系统性外,还有近远期相结合的原则.论文对规制和利导原则在交通结构和交通定价、土地合理定价与土地利用、城市空间战略、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城市发展与土地供给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重庆主城规划转型与理念——以重庆渝中区规划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渝中区作为主城规划的重点和关键,在直辖前后,其规划转型有七个显著特征,一是规划指导思想从单纯注重经济增长转变到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二是规划管理从注重局部转变到整体建立体系;三是规划调控从改善居住条件为主转变到致力于城市整体功能完善;四是规划布局从推动半岛开发为主转变到全区域整体协同发展;五是规划策略从大规模旧城改造转变到推动旧城有机更新;六是规划手段从定点拆除违法建筑为主转变到综合整治空间环境;七是规划技术从平面分析为主转变到三维仿真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运用。新时期,规划工作提出了八项规划理念和方法,一是追求新区与旧城的和谐共生是构建和谐城市的战略目标;二是强化"一极三区一带"的功能区划是整体协同发展的合理空间布局;三是加快储备地块按规划改造是健全城市功能的迫切要求;四是合理定位重点区域的功能是建设服务强区的基本保证;五是加快《渝中半岛城市设计》的实施是突显城市个性特色的主要内容;六是坚持"下半城"保护与更新是延续城市文脉的必由之路;七是推进城市景观综合整治是提升城市艺术的有效措施;八是确保城市规划的法定地位是城区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镇化正处于从重视速度到重视质量的转型发展阶段,许多城市尝试通过城市设计来改善城市风貌、优化城市形态、提升城市品质。然而,由于城市设计本身概念上的模糊,如何将城市设计与现有法定城乡规划管理体系有效衔接,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明确城市设计的内涵,并回顾其在我国的发展;其次分析总结城市设计在规划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国际经验,提出将城市设计与现有规划管理体制结合的思考与建议。具体建议包括(1)城市设计不单独成为规划类型或体系,而是将城市设计作为工具,将其成果纳入并依托已有法定规划体系实施;(2)在规划实施管理各环节中强调和明确依据城市设计提出的控制内容;(3)通过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加强公众参与城市设计;(4)探索城市特色风貌清单制度和负面清单制度。  相似文献   

5.
第九届基建优化学术会议即将举行,欢迎广大会员及基建优化爱好者积汲撰稿.会议议题主要如下:一、基本建设经济理论研究1、基本理论课题研究.在有计划商品生产条件下,基本建设经济学的概念,对象,内容,体系及研究方法等问题.2、理论探讨.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与改革的措施;投资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改革的措施;开放长期资金市场的意义与措施;规模经济的探讨;基本建设布局的理论及如何调整基本建设布局;国土、区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城市的规划理论与方法;引进技术和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市场调控:基于城市规划与地价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通过改变城市布局有效地调控了房地产市场。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来调控房地产市场是政府的职责所在,空间寡头分析表明,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利于推动城市中心区域和城市副中心的联系,产生商圈融合效应,推动房地产价格的上升;郊区与城区之间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却使得两地的房产替代性变强,市场的分割程度减小,有利于平抑城区的房价,同时带动郊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金丽  孙永利  郑兴灿  葛铜岗  郑华清 《城市发展研究》2022,29(1):中插18-中插21,中插28
全面分析我国城市排水系统发展状况,从系统、绿色、协同的顶层设计角度,研究提出城市绿色排水系统规划技术路线;以安全、低碳、节约、生态、智慧为基准,建立城市排水系统绿色核心指标体系,为排水系统规划提供指引;明确排水管网、城市雨水、城市污水、城市水系等涉水要素生态化发展规划技术要点与实施途径;形成城市绿色排水系统规划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
住宅市场与城市经济互动机理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认为住宅市场与城市经济体系之间的双向作用关系,是目前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建立了住宅市场与城市经济互动机理的研究框架,并分别介绍了城市经济对住宅市场的影响效应和住宅市场对城市经济的反向作用机制近期的研究成果;依据我国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在我国进行住宅市场与城市经济互动机理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城市物流园区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明菲  张方涛 《物流技术》2006,(4):14-15,18
结合当前物流园区规划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城市物流园区的经济轼能进行深入的分析,阐述了城市物流园区规划应该以市场为导向的观点,得出了城市物流园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性、服务性经营体系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生态规划关键技术与方法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态问题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我国城市规划重点内容仍以城市物质空间与建筑景观的规划为主,方法模式化,具有模糊定性,技术和方法体系不完善,生态理念薄弱,且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极大制约。基于此,针对城市生态网络理论和城市景观生态模式理论中生态支撑、生态安全、生态健康3个核心内容,分别从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层面,对城市生态规划规划进行了关键技术与方法集成,以响应时代发展观,完善法定城市规划体系,更好地解决城市问题。  相似文献   

11.
蜷市娜划一热力景观在城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 陶康华陈云浩等1期20页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研究 高世华1期23页中国城市等级体系问题的初步研究 张争胜邓线平1期27页苏南小城镇环境景观的再创造 俞靖芝张莹吴立忠2期17页集镇规划中的文化景观设计 金昌伟刘之浩2期22页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初探 张招于志光颐永清2期24页对城市规划中市场体系规划的几点思考 石忆邵2期27页城镇圈结构模式初探 —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 史健洁2期30页交易成本理论对城市及区域规划的影响 —评艾伦·斯科特的“新工业区位论” 敬东谢杰雄3期33页南京市规划管理办公自动化…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区位研究的回顾与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平华  于波 《城市问题》2006,(8):15-20,37
回顾了中心地理论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区位的相关研究,包括对中心地理论的修正与检验,基于该理论的城市体系空间分布模式研究,及其在聚落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市服务功能研究中的应用等;总结了空间结构理论对城市区位研究的拓展,以及基于城市区位理论的城市形成发展动力相关研究;对城市区位相关研究的趋势和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3.
以复合生态效应评价为支撑的绿色城市新区规划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城市新区的规划与建设应该以生态优先为导向,构建以生态功能提升为 目标的规划技术方法与管控体系.在系统梳理现有绿色城市新区评价标准、理论方法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复合生态效应评价为支撑的绿色城市新区规划创新思路:以地表径流滞蓄、通风、热岛等多种生态效应作为衡量城市新区实际生态环境质量的具体表征;耦合多种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4.
刘强 《价值工程》2014,(11):72-74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建设的腾飞,城市综合交通的规划与建设也就成为摆在城市政府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乌鲁木齐市在自治区政府的引领下正在着手编制《乌鲁木齐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文中介绍了乌鲁木齐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如综合交通发展目标、发展战略、道路体系、公共交通体系等。通过该文章,可了解乌鲁木齐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以及自治区、乌鲁木齐两级党委和政府对乌鲁木齐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指导要求。  相似文献   

15.
杨云峰 《科技与企业》2013,(22):172-173
首先明确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目标在于整治水土资源和生物栖息地使其持续为人类服务;并阐述建设的意义在于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城市湿地发挥城市湿地生态效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市民休闲游憩、科普教育场所、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原则在于系统保护、合理利用与协调建设;建设流程可以分为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建立城市湿地体系。公园规划、公园设计、公园建设、运营、管理、评估。  相似文献   

16.
土地储备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为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依法取得土地,组织前期开发、储存以备供应的行为。经营城市是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通过重组构成城市功能载体的先天资源和后天资源,实现城市建设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及城市功能的不断提升,既是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结果,也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必然课题。文章以郎溪县城区土地储备与供应规划为例,深入研究了城市增值路径与土地配置方案,从价值和难度两个角度引入11项评价因子,建立土地潜力评价体系,通过土地潜力评估为土地供应与储备计划提供重要支撑,探索形成一套具有普适性的土地储备与供应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我国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政府观念更新困难,‘面子工程’市场仍然较大""旧城改造难度大,导致交通拥堵难以有效解决""城市功能过度集中,降低了城市运行效率""交通管理相关部门缺乏有效协调和沟通,项目推进难度较大""环境污染制约严重,城市承载力面临考验"等瓶颈制约,要突破这些瓶颈制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树立全球化视野,统筹谋划国家中心城市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建设;着力推进人口疏解和工业疏解,提升城市的宜居宜业性;多中心设置商业中心,交通规划和建设全面跟进;深入运用大数据技术,打造城市智能交通;政府和民众齐抓共管,大力推进低碳交通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韧性城市理论在各国城市规划和管理领域已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上海市浦东新区正在规划建设全球城市的核心城区,安全是全球城市建设的基本保障和重要目标。通过对浦东新区城市特征及面临安全问题的分析,结合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构建了以城市综合防御体系和社会应对体系建设为核心的浦东新区城市安全与综合防灾系统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核心安全带、强韧性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和智能化社会应对体系的规划思路和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与生态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的负效应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生态补偿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式,也是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的必由之路,更是化解城市发展与生态恶化矛盾的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20.
罗凤兰 《企业经济》2012,(6):141-144
城市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单元,也是体系运行的基本单位。城市信用体系的运行能有效改善当地市场的软环境;信用工具的使用促使当地社会资本加速形成,市场效率大幅提高;城市经济的辐射和扩张能力成倍放大。城市信用体系的建设既包括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建设,也包括守信受益和失信惩戒机制建设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