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2010年底推出巴塞尔协议Ⅲ,引入了对风险不敏感的杠杆率作为资本充足率监管的补充工具。2011年6月,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建立了我国杠杆率监管的总体框架。本文分析了杠杆率监管的优缺点:杠杆率监管有助于规避模型风险、提高监管工作效率、遏制资产规模过度扩张、减少监管资本套利机会;但在监管的公平性、银行的营利性以及顺周期性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测算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杠杆率以及资本充足率,并对杠杆率监管在我国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巴塞尔协议Ⅲ公布并在中国实施以来,资本约束和杠杆率新规监管实施效果究竟如何,已成为中国银行业监管理论和实践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对中国上市银行执行和实施资本约束及杠杆率新规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资本充足率还是杠杆率指标,都基本实现了有效降低中国上市银行资产风险水平的监管效果,但是,这两个监管工具实施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进一步发现,两个监管工具的实施,在样本期间并没有对中国上市银行形成显著监管压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我国2005~2013年64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运用Hansen发展的面板门槛模型,研究了不同资本充足水平下,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存在资本充足率监管与银行稳健性的单一门槛效应,二者是非线性关系。上市银行样本中,不论资本充足率位于高水平还是低水平,资本充足率监管与银行稳健性均呈现负相关;在非上市银行样本中,资本充足率监管与银行稳健性的关系不仅存在门槛特征,而且在高、低两种资本充足状态下,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稳健性影响的方向不同。因此,相关政策要综合考虑我国商业银行上市与否及其已有的资本充足率水平。  相似文献   

4.
王刚  吴维  高博 《生产力研究》2008,(7):103-105
资本充足率是公认的银行审慎监管的核心指标,文章通过对比我国和有关国家银行法中有关外资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规定,指出主要应从两方面完善现有资本充足率监管制度体系,一是建立以杠杆比率(LeverageRatio)为核心,风险加权资本充足率为补充的双层混合动态监管制度框架;二是应根据外资银行法律地位的不同,在与外资银行母国签订双边监管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子行、合资银行和分行提出不同的监管资本充足率要求。  相似文献   

5.
银行体系脆弱性具有内生性,是银行业与生俱来的内生特点,其形成主要源自以下几个方面:1.低杠杆率。巴赛尔新资本协议虽然提高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标准,但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银行业高负债率、低杠杆率的特点仍然突出,以较少的资本撬动较大规模的资产,既是银行业特有的行业特点,也成为导致银行体系脆弱性的重要原因。随着资本监管的逐步深入,资本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经营中最稀缺的资源和银行与监管部门博弈的主要对象,各种规避资本监管的方法被商业银行冠之以业务创新纷纷出炉,监管资本套利的手段层出不穷,这又进一步推高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中国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2003-201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不良资产对商业银行稳定性水平的影响效应,并对其中间路径进行了理论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商业银行在市场化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不良资产显著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水平;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市场化形成的不良资产对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具有负向影响效应;不良资产通过渐次侵蚀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和核心资本,显著降低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推升了银行的杠杆水平;相比于资产收益率,不良资产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降低商业银行的杠杆率水平是提升银行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资本监管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实施,资本充足率标准成为影响银行行为的一个重要约束条件。由于资本监管的存在,会使得经济周期内银行信贷的波动幅度加大,进而加剧经济周期波动。次贷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考虑,一方面提高了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另一方面要求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本文从银行的监管机制出发,考察在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受资本充足率提高和建立资本缓冲的影响,通过银行信贷最优选择的比较静态分析表明,资本缓冲的大小是银行信贷对经济波动的敏感性的根本性影响因素,提高资本充足率会增强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波动。  相似文献   

8.
基于个体效应随机前沿模型和2005-2012年我国41家商业银行的数据,计算银行的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面板门限模型分析我国现行的主要审慎性监管指标与银行效率的非线性关系。研究表明:(1)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对银行效率均具有边际递减的促进作用。(2)流动性比率对银行效率的抑制作用呈边际递增性;贷存比对银行效率具有边际递减的促进作用。(3)拨备覆盖率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具有非单调性;贷款拨备率对银行效率具有边际递减的促进作用。总体而言,按我国现行标准实施的审慎性监管没有造成银行效率损失,但单纯依靠提高审慎性要求的监管方式不可持续。  相似文献   

9.
2007年金融危机促使巴塞尔委员会迅速启动了新一轮的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本次改革中,杠杆率监管作为集“逆周期”和“宏观审慎”于一身的新型监管工具,引起了学术界、监管部门和银行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我国14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对商业银行杠杆与经济增长、资产负债率、资本充足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2年间,我国商业银行杠杆具有顺周期变动效应。因此,笔者建议将杠杆率指标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一个长效监管机制,不断坚持和改进。  相似文献   

10.
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1998—2012年我国上市银行的年度面板数据,就资本约束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监管当局的最低资本要求约束下,银行普遍存在着紧缩信贷规模的倾向,资本充足率水平对银行贷款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这一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且这一影响在2004年前后存在显著差异,2004年以后资本充足率对贷款增长率的影响小于2004年以前;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对贷款增长率的影响强于小银行,但这一差异在统计上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银行的资本补充途径有限,而且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指标极不稳定。银行通过各种途径补充资本后,资本充足率可以暂时达到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8%,但是随着银行资产高速扩张,在资本增加后不长的时间内,就会再次面临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对银行来说,研究各种资本补足渠道的有效性,建立长期动态的资本补足途径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刘世荣  刘思跃 《当代经济》2007,(15):118-120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银行的资本补充途径有限,而且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指标极不稳定.银行通过各种途径补充资本后,资本充足率可以暂时达到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8%,但是随着银行资产高速扩张,在资本增加后不长的时间内,就会再次面临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对银行来说,研究各种资本补足渠道的有效性,建立长期动态的资本补足途径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资本充足率的管理对保证银行资产的安全性意义深远。随着《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施行,中国各大银行纷纷开始重视资本充足率的管理。本文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通过对资本充足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及贷款总额的关系的分析,探讨其对于银行资本监管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房地产价格下跌并不必然会导致银行体系的不稳定。当银行面对房地产价格冲击试图保持一定的资本充足率时,小幅度的房地产价格下跌可能会导致银行体系的不稳定;而当银行不对房地产价格冲击做出反馈时,大幅度的房地产价格下跌才有可能导致银行体系的不稳定。资本充足率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增加了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这虽然并不意味着应该废除资本充足率监管,但至少说明在特殊情况下,适当降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以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政策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运用局部调整模型和三阶最小二乘法(3SLS),分析了金融危机如何影响资本充足率监管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激励之间的关系,并首次分析了金融危机发生前后我国上市银行在面临资本监管压力下资本水平与风险水平的调整。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强化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效果,但也增强了银行的风险承担激励,这与监管当局试图通过资本充足率监管达到维持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初衷相违背。此外,金融危机的发生没有显著影响银行资本调整与风险调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1998-2012年我国113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银行流动性创造与资本充足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资本充足率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在不同类型的银行中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大型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不显著;而对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会使流动性创造水平降低,这验证了"金融脆弱-挤压假说"。(2)流动性创造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在三类银行中均显著为负,即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越大,其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越高,但银行并没有相应地提高资本充足率。文章的结论为我国银行业监管当局制定合理的资本与流动性监管政策以及促进商业银行自身加强资本与流动性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苏毅 《资本市场》2003,(12):63-65
<正> 2003年4月29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三稿,征求各国监管当局的意见。7月31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致函巴塞尔委员会主席卡如纳先生,代表中国监管当局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鉴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三稿的核心是完善资本充足率框架,中国银监会已结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起草了我国新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并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出台。本文拟从银行管制的历史角度,从分析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入手,通过国际比较,探讨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有效性,并以中国四大国有独资银行及十家股份制银行的历史数据作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监管压力下的中小银行资本与风险调整行为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监管压力下的银行资本充足率和资产风险调整模型对我国中小银行45组数据分别进行的TSLS分析显示,目前监管压力并没有对我国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调整和资产风险调整产生正向影响;银行资本和风险调整表现出内生性稳定趋势,但不收敛于合规标准;银行资产规模和经营损失的增加,加剧了资产风险;公开上市对资本与风险调整没有影响。打破中小银行资本和风险内生性的调整行为,需要强化监管约束与资本市场约束。  相似文献   

19.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建立了评价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总体风险控制水平和综合效益的一个综合性指标体系;基于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地方政府金融办"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特征,得出了查处银行违规金额与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绩效不相关,资本充足率、存贷比、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高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百分点与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绩效水平负相关,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总资产变化量和银行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与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绩效水平正相关但影响力相当小等结论。为此,我国应当充分发挥资本充足率监管功效,加快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和完善地方政府监管职能。  相似文献   

20.
基于资本资产比率和资本充足率,采用1998-2005年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从风险、盈利、规模、周期、成长性和上市与否六个方面对银行业资本结构决定进行的实证结果表明:资本资产比率与不良贷款率和资产收益率显著正相关,与银行规模显著负相关;资本充足率与资产收益率和上市与否显著正相关,与风险资产规模、银行规模和GDP增长率显著负相关;而资产增长率对资本资产比率和资本充足率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