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经济结构、增长速度与能源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变动的历史轨迹可以发现,2000-2005年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呈上升趋势.能耗上升的主要原因:从经济结构的角度来看,主要是高耗能产业发展加速,能源消费向高耗能行业集中;国际产业分工低端化,工业增加值率下降;在能源进口不断增长的同时,高载能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速度过快,超过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导致能源过度投入.为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应采取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措施:把提高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标准;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完善能源价格体系,充分发挥价格税收的调节作用;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目标;运用法律与行政手段,加强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外部性监管.  相似文献   

2.
有关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定性的角度探讨产业转移的类型、动因、模式、效应等,而对产业转移的定量测算却少有研究。本文在严格界定产业转移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了定量测算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方法,并结合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1997—2007年区域间产业转移。结果发现,中国产业转移具有明显北上特征,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并不明显。受消费品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影响,消费带动下的产业转移表现为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而在出口带动下,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需求增加,导致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了大量资源型产业转移,但机械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还在进一步向东部地区集中。因此,加快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仍是中国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韩国经济发展中的对外贸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试图开始实质性的经济开发,到2004年为止与2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2004年。其GDP是6801亿美元,为世界第10位,人均收入14162美元。交易额4783亿美元,为世界第12位。2004年外币储备额是1991亿美元.居世界第4位。韩国以韩国式经济开发,即实行市场亲和式政府干预的经济政策,通过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开发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正高速增长的中国亦以中国式社会主义.以中国式改革开放追求出口和贸易的共同增长。中国和韩国都持续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被公认为是以出口和贸易为主的经济开发模式的典范。韩国进口能源、原材料和资本品,出口工业制成品。中国的贸易由外资企业为主进口半成品和资本品,出口工业制成品。而中国贸易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影响与韩国相比还小。为了持续增长,韩国需要以技术和经营革新提高国际竞争力.尤其要改善以资本品进口为主的贸易结构。  相似文献   

4.
我国工业产品外贸优势变化及入世后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工业产品对外贸易的巨大成长是伴随着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而实现的。 2 0年来 ,工业产品中矿物燃料等初级产品在我国工业产品出口总值中的比重持续下降 ,而工业制成品及制成品中的机电机械运输设备出口比重有了不同程度的上升。 1 980~ 1 999年 ,初级工业产品的比重已由 40 .0 %下降为 4.7% ,工业制成品的比重由 6 0 .0 %上升为 95 .3% ,工业制成品的净出口已成为我国外汇的主要来源。然而 ,在工业制成品中 ,只有其他杂项制品提供着我国外汇的主要来源 ,化工产品、轻纺、橡胶、矿冶产品及机械运输设备基本呈净进口态势 ,尤其是具有…  相似文献   

5.
新疆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棉花种植省份,棉花产量在2019年创新高,达到了全国棉花产量的84.9%。与此同时,新疆能源资源丰富,优质的原料、能源优势作为支持,为棉纺织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东部纺织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速度加快,为新疆棉纺织产业出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何提升新疆棉纺织产业出口竞争力就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大势 高耗能产业不能继续向上扩张 中国经济虽然长期以来在向好的趋势发展,但是能源及环境压力凸显,面临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的发展瓶颈。在日前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各部委的经济学者对此进行了讨论,以寻求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外贸增长的大国效应会发生福利的对外转移支付,这一观点成为质疑立足比较优势实现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重要论据。本文基于UNCTAD 1995年以来的商品贸易数据分析发现:2002年以来,由于其他以制成品出口为导向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和中国外贸的进一步扩张。中国外贸增长的大国效应才得以凸显,中国外贸增长对外福利转移效应在合成谬误条件下更加明显。这意味着中国外贸发展呼吁战略调整以避免合成谬误。  相似文献   

8.
1月19日,从江苏省玩具产业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扬州市2004年玩具出口5亿多美元,成为全省布绒玩具出口第一大市,同时成为全国布绒玩具的领跑者。扬州是世界玩具生产向中国大陆转移的第一站,江苏省也一直稳居全国布绒玩具出口第一的宝座,2004年共出口玩具45 亿美元。扬州在江苏省玩具出口总额中占九分之一强。两年前,苏州因为韩资玩具企业的转移入境,曾一度超越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 P.Haggett 建立的产业集聚区位熵长江经济带六类高耗能产业 2006~2017 年的集聚状态进行评估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 以全要素生产率衡量高耗能产业发展效率, 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实证探究长江经济带高耗能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长江经济带高耗能产业整体集聚程度均衡, 区位熵指数总体维持在 0.85; 六类细分行业集聚水平差异明显, 石油加工业在长江经济带集聚水平表现最弱, 化工业集聚水平最强; 高耗能产业动态集聚在长江区域间呈现下游向上游梯度转移, 下游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中游呈现上升趋势, 上游变化不明显; 高耗能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且主要依靠促进技术进步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从作用途径来看, 高耗能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主要通过人力资本水平和政府干预途径传递, 高耗能产业依赖起到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秘鲁:出口立足高端市场 纺织服装业已经成为秘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要出口产业之一.据了解,秘鲁2009年的进口达到7.08亿美元,其中纺织品的进口达到4.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对外开放15年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6%,从1978年的97亿美元增加到1993年的1600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名次从第32位上升到第11位;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80%,比1978年提高了33.5个百分点;到1993年9月底,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5.3万个,协议金额1915.4亿美元,外商实际投入495.5亿美元;外资企业占我国工业产值的6%,投资的10%,出口的25%;借用外债600亿美元。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改善了国内企业的经济素质;信息和人才的交流,大量的进口,为国内经济提供了新的资源;对外开放使我国充分享受到了国际分工的比较利益,扩大了中国人活动的空间和自由度,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2.
近年国家相继出台多种政策和法规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其中节能减排作为当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强势推出,加快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产业调控的主要方向。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从而减少贸易顺差,间接对于高耗能、高污染及产能过剩行业进行调控。后续还包括税收、电费、水费等相关政策将陆续公布。尽管这些宏观调控政策并非单独针对氯碱行业,但是氯碱作为高耗能、有一定污染的产业,将不可避免受到影响,这些影响逐渐在行业生产与发展中显现出来。成为行业关注和研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一些对能源产业依赖程度较高、经济产业结构单一的中亚国家受到了巨大冲击.在此环境下,哈萨克斯坦调整税收政策减轻企业税负,土库曼斯坦加快实施天然气出口多元化战略,乌兹别克斯坦发展天然气化工步伐减缓.中亚地区是中国油气进口的重要来源地,中国与中亚国家油气合作主体趋于多元、领域不断拓宽,能源领域产能合作取得突破.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中亚地区的经济风险上升,“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前景不明朗,来自美日等国的能源博弈加剧,能源合作亟待建立多边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4.
国际     
中国—东盟降税计划启动我纺织品出口更多机遇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合作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纺织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网络转移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方面。纺织业是中国目前最具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之一。面对纺织业较为发达的东盟,中国纺织业的优势十分明显。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纺织品贸易和中国纺织品贸易的整体情况是有一定差别的。中国纺织产品的出口主要是服装等制成品的出口,向欧、美等地区提供消费品。而与东盟国家的纺织品贸易更多地集中在纱线、棉布、化纤布等半成品的出口,体现为产业合作的关系。东盟国家是中国的近邻,当…  相似文献   

15.
正能源国际合作的历史进程从1978~1992年,中国石油出口量逐渐减少。这个阶段是中国全方位能源合作的酝酿阶段,是以市场开放、能源出口换取资金、技术和设备"引进来"的国际能源合作政策。1993年中国成为成品油净进口国,继而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为了贯彻中央提出的"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方针,中国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能源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6.
尽管人们期望中国经济进行软着陆,但它仍然保持了快速的增长。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经成为其国际海上贸易主要的动力:铁矿石、原油及其他商品进口的增长在过去几年将散装干货和散装湿货的运费推动到了空前的水平,而制成品的出口使得集装箱贸易保持了持续的增长。这是记者从transport logistic China2006物流博览会了解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中国医药制剂出口欧美市场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国医药制剂出口欧羡市场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结论中国制药产业应当顺应全球医药制造中心向亚洲转移的趋势,克服自身不足,积极参与医药制剂的国际生产,买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重工业化趋势日趋明显,带动了国内能源消费需求的增长.能源约束已从“流量约束”状态向“存量约束”状态逼近文章通过对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总量及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消费量之间关系的分析认为.第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是最大的能源节约.建立节约型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然选择第二,舒缓能源供给的“流量约束”在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开拓利用国际能源市场: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减少不合理的能源消费:推进能源产业和能源管理的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9.
近5年来,我国原油和成品油均呈进口量不断增长、出口量连续下降的趋势。1993年,原油出口量已由1989年的2440万吨降为1940万吨,进口量则由1989年的326万吨升至1565万吨。虽然1993年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但仍是原油净出口国。预计随着原油进口的继续增加和出口的减少,1994年我国可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从原油进口来源看,中东原油所占比例已超过亚太地区所产原油。预计今后中东原油进口量将会继续增多。1993年,我国成品油出口量从1992年的600万吨降为370万吨,而进口量则从1992年的770万吨增至1740万吨,增长幅度达到127%。成品油进口大部分来自新加坡,出口大都去往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20.
近百年来,全球纺织产业几乎是跟随着全球制造业的迁徙路线,完成了几次明显的转移. 19 世纪末期,完成工业革命的欧洲工业国家将剩余的工业品、技术、人才和资金向美国转移;二战后, 欧洲及美国的制造业向亚洲主要是日本转移;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和日本向外转移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此次的承接地仍然是亚洲地区,"亚洲四小龙"悄然出现.紧接着,经济飞速发展、市场广阔的中国成为了制造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而伴随着这一次的转移,中国纺织产业积累了雄厚的产业资源,进一步夯实了产业根基,并一跃成为全球第一纺织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