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青海农牧业》2006,(3):41-41
7月13-14日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特色农业“一村一品”现场观摩会。会议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青海省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的重要手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因地制宜,依据不同自然村的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面向市场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目前全省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0家,带动农牧户35万户,形成有特色的专业村400个,带动16.86万农户从事“一村一品”生产.专业村农民从发展“一村一品”中获得的纯收入占家庭年经营收入的35%以上.发展“一村一品”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发展“一村一品”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2002年以来,我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定位,按照“山上办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水面兴特色养殖”的结构调整思路,“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农民增收重点,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取得了可喜成效。据统计,从2002年实施“一村一品”以来,全省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00家,形成有产业特色的专业村近2000个,带动近百万农户从事“一村一品”生产,农民从中获得纯收入占家庭年经营收入的80%以上。(一)在主导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建设新农村、构建现代农业的着力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三增目标”,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产品市场拓展、新品种新技术开发、名品名牌打造“四大战略”,扎实推进发展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生产标准化、功能多元化“四化”举措;积极开展“一村一品推进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2007年全省已建成2992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同比增长27.7%;218个专业乡镇,同比增长29%。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来抓,通过组织实施强龙兴农工程,制订完善扶持政策,大力培育主导产业,改善企业发展环境,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发展订单农业促进了“一村一品”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全省农业产业化呈现良好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海门市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大户的市场主体带动作用,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和"一乡一业"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一、"一村一品"格局初步形成海门市现有"一村一品"专业村33个,"一村一品"专业镇3个,其中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涉及11.18万户、28.54万人,其中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新曹镇围绕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到目前,全镇12个行政村村村有了自己的特色农产品,有效推进了高效外向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带动了区域特色经济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正一村一品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陕西从2007年就开始大力推进一村一品。2014年全省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662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4%,年均递增18%。部分贫困地区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增强了自身"造血功能",加快脱贫致富步伐。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  相似文献   

8.
发展"一村一品"是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江苏省海安县围绕做强支柱产业、做大板块经济、做亮镇域特色,着力发展"一村一品",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坚持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用产业化经营的理念谋划农业,大力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农村经济取得了明显成效,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特色农业四海溢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一村一品”也搞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宁夏贺兰县常信乡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根据各村传统种植经验和优势,推动蔬菜产业由小规模、分散种植向科学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转变,基本形成了“一乡一业、多村一品”,露地为主,设施为辅的发展格局,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打造"一村一品"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大力推进“一村一品”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者在对“一村一品”柑橘专业村——洋畲村进行深入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洋畲村发展“一村一品”的经验与体会,即应用区划成果,发展柑橘生产;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创立品牌,增强竞争力;重视培训,提高科技含量,组建协会,促进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泰兴市围绕设施蔬菜、经济林果、规模养殖等特色主导产业,坚持园区带动,加强政策扶持,强化农业招商,高效农业的规模不断提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条件进一步成熟。"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是提升高效农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方式,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泰兴明确提出到2016年与泰州市同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是泰兴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3.
以"一村一品"培育壮大优势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半年,陕西省以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突出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促使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夏粮因灾减产,秋粮面积增加,预  相似文献   

14.
田东县在新农村建设中立足本地资源,以特色农业为方向,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农业拳头品牌,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效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一村一品”首次被提到了农村工作全局的议事日程,令人振奋。  相似文献   

16.
一、总体发展情况“十五”期间,我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拉动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明显成效。(一)龙头企业逐步壮大,带动功能日益增强。到2004年底,全省较大规模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2406个,比2000年增加2倍多;固定资产达到422.8亿元,比2000年增加3.6倍;全省粮食加工能力达到1513万吨,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2.31亿头(只),分别比2000年增加1倍多。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直接带动农户238.8万户,带动农民增收28亿元,户均增收1173元,比2000年增加2倍多。德惠…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溧阳市在《溧阳市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总体规划》的引导下,经过多年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引进并实践“一村一品”运动,打造了以天目湖品牌为主体、占据全市农产品商品70%左右份额的系列地方特色农产品60余只,构建起1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00个“一村一品”专业园、100个“一村一品”新型产业化组织,全市特色专业村比例达55%左右。  相似文献   

18.
<正>"一村一品"是以村为基础,充分发挥本地优势,使一个村拥有一个或多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要产品或产业,从而快速提升经济实力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沁源县位于东南部太岳山腹地,有良好的种植土地和农业发展环境。多年来,当地不断推进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已成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有效途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一村一品”是强村富民的一大举措,是农业产业化的支撑力量,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河南省夏邑县农广校立足开展独具特色的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探索出了一条培养新型专业农民、发展“一村一品”的好路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做强产业化,带动工业化 千阳县在加快发展中,紧扣农民增收和财政增收两大富民富县的关键目标,从2001年开始,按照多业并举,乡镇主业突出,推进一村一品,持续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建成了一批产业化专业村和专业户,全县12.6万头只奶畜、5.2万亩桑园、5.2万亩无害蔬菜和15万亩干鲜果,已成为当地富有特色的四大骨干产业,饲草、林纸、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