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是实现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重要手段,是增强上市公司竞争力、提升公司价值的有效方式。产业并购基金属于私募股权投资的业务形态之一,对应于创业投资基金,并购基金选择的对象则是成熟企业。在产业和金融资本的双重推动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模式已悄然发生本质变化。 相似文献
2.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一)政府对待内幕交易的态度更加强硬近年来,随着高风险证券公司的处置、股权分置改革、发行制度逐步市场化、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设立、 相似文献
3.
4.
中国铝业通过换股并购山东铝业和兰州铝业,成功实现了资源的整合,并且开启了央企通过换股并购其他上市公司从而回归A股市场的新思路。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并结合换股并购这一创新并购方式的特点,探讨换股并购中所涉及换股价格、现金选择权、并购效果等问题,以及由该并购方式所所引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铝业通过换股并购山东铝业和兰州铝业,成功实现了资源的整合,并且开启了央企通过换股并购其他上市公司从而回归A股市场的新思路。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并结合换股并购这一创新并购方式的特点,探讨换股并购中所涉及换股价格、现金选择权、并购效果等问题,以及由该并购方式所所引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公司并购分为国有上市公司的并购和民营上市公司的并购,认为不同的并购主体会处于不同的目的进行并购进而对结果产生影响。然后利用事件研究法,基于2003年6月30日至2009年12月31日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的超额累积收益率在并购前后增长幅度较大且显著高于国有上市公司。最后剖析了背后的原因以及事件研究法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11年沪深A股市场59家发生同行业并购重组和28家发生跨行业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绩效以及同行业并购重组与跨行业并购重组的市场表现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同行业并购重组创造的财富比跨行业高,但两者都不很理想,总体上并购重组活动没有给股东带来额外财富. 相似文献
8.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并购市场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并购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都有很大变化,其并购方式、融资模式、支付手段及定价机制也与以前有很大不同。本文首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剖析,阐明了其历史地位和缺陷性;其次,分析了股权分置条件下上市公司实施并购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在新《公司法》、《证券法》实施的环境下,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并购对价与融资方式选择:控制权转移与风险承担——基于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购对价和融资方式是实现公司控制权转移的支付手段和资金保证,不同的对价和融资方式反映了不同的控制权转移风险。本文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主线,分析并购对价方式和融资方式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并购整合的影响。本文研究的启示是,相对现金对价,股票对价和混合对价可使并购双方共同分担海外并购风险。在外部融资选择中,除银行贷款、债券或股票融资外,利用海外并购项目的号召力,引进政府资源,实现以项目换资金,对于规避并购融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控制权转移价格是控制权转移的核心,价格应以价值为基础。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方法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转移价格是否以控制权价值为基础。研究发现控制权转移价格与控制权理论价值是相关的,但相关性不大。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转移价格的制定有其合理性,但控制权转移双方对企业的收益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控制权转移价格较多的受非价值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以2005-2017年A股上市公司发起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基于纸质媒体和互联网媒体报道数据,研究上市公司在并购期间的策略性媒体披露行为及其市场效应。结果表明:在公司并购过程中,选择股票支付的公司相较于选择现金等其他支付方式的公司,其媒体关注度和正面报道比例在确定交易股价的基准期内比其他时期显著提高,公司存在着明显的媒体披露管理行为;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媒体披露管理倾向存在着显著差异,高新技术公司的倾向更加突出;虽然媒体披露管理在短期内有利于提升公司股价,进而使得公司获得更大的并购收益,但是长期来看股价将出现反转并逐步回归到公司的基本价值。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在并购期间进行媒体披露管理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并购收益,但这种行为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有损投资者利益和公司声誉,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利益和长远发展。为此,有必要建立证券市场监管部门与新闻传媒主管部门的协调机制,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规则,加强对上市公司策略性媒体披露行为的监督管理,遏制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信息、利用媒体披露操纵股价等违法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大顽疾,其长期存在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选择2000~2011年因财务报告舞弊被处罚的主板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122家,共计237个统计样本,从行业特征、舞弊类型、舞弊并发性和持续性方面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进行财务舞弊的上市公司在行业分布上多集中于制造业,在舞弊类型上以推迟披露为主并具有并发性,在舞弊时间上具有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范美蓉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10(1):134-138
本文通过对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投资理念逐步转变为价值投资,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逐步成熟和法律监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越来越关注企业的内在价值以赚取分红送股。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背景和重要性,从宏观背景、产业、市场和区域因素和公司情况等方面对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的方法进行了阐述。并重点对公司情况的基本面、财务、投资收益水平、偿债能力和获利及发展水平进行了具体的投资价值的分析,以及各指标公式的使用方法。旨在帮助投资者理性分析选择,挖掘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并能获得较理想的收益。 相似文献
16.
会计盈余是影响上市公司股票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以我国亏损上市公司为对象,根据亏损性质的不同将亏损公司分为单赤字公司、虚双赤字公司、实双赤字公司以及三赤字公司四类。实证分析显示:亏损最为严重的是三赤字公司,其会计盈余和权益账面价值与股价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谱聚类方法、ARCH族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对近两次金融危机期间内蒙古上市公司股价的波动性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欧债危机对内蒙古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大于次贷危机的影响,而且受影响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能源、矿产资源以及机械制造等行业.由于内蒙古自治区上市公司数量少和行业比较集中等原因,以上结果不能全面反映金融危机对内蒙古自治区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财务评价体系看上市公司价值决定——“双高”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主要从投资者的角度 ,探讨目前国内A股上市公司中“双高”企业与传统企业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差异。文章首先通过对现有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 ,以及对股票投资者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得出恰当评价“双高”企业和传统企业的不尽相同的两套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再利用上市公司年报数据进行实证性分析 ,验证了两类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差异存在的合理性。本文研究表明 :成长性指标是最能体现“双高”企业高成长特征的财务指标 ;成长性既体现在反映经营成果 (盈利能力 )的财务指标上 ,又体现在反映财务状况 (资本扩张能力 )增长的财务指标上 ;“双高”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利润构成和市盈率等财务比率指标的平均值明显高于传统企业。由此可见 ,较之于传统企业 ,“双高”企业的投资价值更多地取决于其预期增长能力而非当期的静态盈利性。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于财务欺诈的研究,集中在成因理论和制度防范上,大多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本文从财务欺诈的成因分析入手,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己披露案例的研究,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深入分析了财务欺诈的成因。主要有外部环境制度上的缺失因素,也存在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缺陷的影响。尤其在我国特殊的市场体制下,财务欺诈更是有它自身形成的诱因,阐述了从独立审计的角度,建立应对财务欺诈的防范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及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伟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4):40-44
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从1998年到2004年的融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内源融资是中国上市公司资金的主要来源,其次是金融机构借款、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总体看企业间接融资比例在上升,直接融资比例在下降,股权融资明显受政策和市场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不同决策目标的融资决策模型,研究表明在股权帐面价值最大化目标下的融资决策比股价最大化目标下的融资决策有更多的机会选择股权融资,但是当股市低迷,市价接近或低于账面价值时,这种差异减弱或消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