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外资并购是我国并购市场的热点问题.综观多年的外资并购案例,目标公司在并购后的表现各不相同.一些公司业绩得到改善,另一些公司却经营状况恶化;一些外资方不断增加所持目标公司股份,另一些外资方则惨淡退出目标公司经营.  相似文献   

2.
张建国  钟文娟 《经济论坛》2008,(10):101-105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革命以及发达国家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我国企业频频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收购,以此来扩大自身品牌的影响力和获得先进技术。与此同时,大量外国投资者盯上了我国的优质公司尤其是我国的上市公司,它们想充分利用这些公司在中国的营销网络和品牌影响力来迅速占领中国市场。曾几何时,外国直接投资一直被地方政府当作发展地方经济的催化剂,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给予了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远远超过国民待遇的税收优惠。  相似文献   

3.
郭关夫  周丽英 《经济论坛》2013,(10):110-113
本文以2002~2009年发生的外资并购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案例为研究样本,借鉴前人研究成果,自建一套企业财务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配对样本T检验来比较分析并购前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样本企业被外资并购之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总体上有所提升.在并购当年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增速就超越了并购前一年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增速,并且并购后一年和并购后两年呈显著增长趋势,但是并购后第三年又出现下降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我国证券市场外资并购的特征与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证券市场即将迎来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的收购体制和监管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外资并购也将在其中经历一场从收购模式到投资规模的整体革命。纵览外资在华并购的发展历程,通过1995年到2006年的实证数据,深入分析外资并购的独特性,并指出未来中国证券市场上外资并购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西方经典企业并购理论可主要归结为使总价值增加的效率理论、自大理论、代理问题和再分配理论。为检验这些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本文分别采用会计研究法和事件研究法,对中国上市公司1999年发生的85起控制权转让案和2002年55起重大资产重组案的并购绩效进行了全面分析,兼顾了并购绩效产生所需的时间因素和实证研究的实效性,从而揭示中国企业并购之动机及其绩效。研究表明,并购重组给目标企业带来了收益,其CAR为24.502%,超过20%的国际水平;而收购企业收益不大且缺乏持续性。同时本文结合个案分析补充大样本研究的不足,得出并购理论在中国具有一定适用性。最后,本文从并购动机、并购方式等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并购失败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外资并购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晓芳 《经济论坛》2006,(13):40-42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收FDI总体呈上升趋势。据商务部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52942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6224.26亿美元。FDI总额的增加不仅来自于外商新建投资的增长,也得益于外资并购的贡献。尽管截至2005年,外资并购比例不足外商在华投资总额的10%,但每一次并购行为的发生足以引起人们的惊叹。1994年以来跨国公司频频斥巨资在国内引发并购浪潮。著名电子产品制造商爱默生以75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科技的子公司Avansys Power;法国电信设备制造商阿尔卡特以3.12亿美元现金控…  相似文献   

7.
1.理论分析。在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研究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其性质对公司绩效及价值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一般认为,在存在控制性股东的情况下,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和绩效表现会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利益趋同效应和利益侵占效应。在国外研究方面,Shleifer&Vishny(1986)指出,股价上涨带来的财富使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它们具有足够的激励去收集信息并有效监督管理层,避免了股权高度分散情况下的“免费搭车”。Demsetz(1985)和Laportn(1999)则认为,控股股东的利益和外部小股东的利益常常不一致,两者之间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在国内研究方面,孙永祥、黄祖辉(1999)用1998年我国503家股份公司作为样本,对股权结构(第一大股东所占股份比例)与公司绩效(托宾值)进行了回归分析,其结论是,随着公司第一大股东占公司股份比例的增加,托宾值先是上升,达到50%左右后,托宾值开始下降。陈晓、江东(2000)首先把上市公司按竞争程度的不同划分为竞争性强的行业和有垄断色彩的行业两种情况,然后进行分行业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竞争性行业中,国有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的业绩负相关。流通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的业绩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解析中国资本市场中的外资并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9.
潘勇辉 《经济管理》2005,(24):69-76
本文在分析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尝试自创概念模型和相关分析指标,对重点行业的外资并购中长期潜力以及短期活跃度进行定量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绩效问题,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历程,对并购行为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并购前后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变化,最后对我国商业银行并购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军 《经济师》2004,(3):130-131
文章对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对于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分析 ,试图揭示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外资并购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资并购正在成为我国证券市场资产重组的一大主流和热点。回顾了我国外资并购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我国外资并购的政策体系与法律框架,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的外资并购进入到了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新时期,通过证券市场并购上市公司、战略性并购、并购模式创新以及并购由制造业向金融等服务业扩展是这一时期外资并购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00~2002年发生并购的29家中国A股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指标的财务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衡量和检验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并购后的绩效。本研究显示,汽车行业的外资并购绩效不仅整体明显优于内资并购,而且这种业绩改善具备明显的持续性。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外资并购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上市并购中存在着大量的关联交易,因此基于现有理论采用因子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并购交易是否为关联交易的角度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探寻关联交易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日益改善,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外资并我国上市公司的现象将更加普遍,这必将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产业优化整合、股权结构调整等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外资并购作为利用外资的一种方式,在吸引外资、引进国外的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解决国有企业的现实困难、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它对我国的经济产业安全构成重要的冲击.只有在充分认识外资并购对中国影响基础上,才能有效控制外资,引导积极影响,控制消影响.  相似文献   

17.
潘平 《经济论坛》2009,(7):100-102
本文通过对1995年至今的一系列我国外资并购案例分析,认为影响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绩效的主要因素包括:并购支付方式;外资并购后在目标公司所处的股东地位;人民币汇率;外资并购中双方公司的不同文化。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并购后的整合过程,从而影响并购绩效,最后本文还对外资并购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和对它的监管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外资并购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外资并购的背景分析2001年底,我国加入WTO,金融市场(含证券市场)逐步开放,外资将更易进入国内相关市场。外资并购有助于吸收国外的资金、技术、管理和销售渠道。从国家有关部门近期出台的系列法规中可看出外资并购的步伐会加快且国家会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如《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外商购买中国国内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标志着外  相似文献   

19.
外资并购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资并购正在成为我国证券市场资产重组的一大主流和热点。回顾了我国外资并购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我国外资并购的政策体系与法律框架,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的外资并购进入到了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新时期,通过证券市场并购上市公司、战略性并购、并购模式创新以及并购由制造业向金融等服务业扩展是这一时期外资并购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0.
曹洪军教授的新著《外资并购与中国外资政策调整研究》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的重要贡献在于构建了一个系统性、全局性的外资政策调整框架,以及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从而克服了以往许多对策研究所具有的缺陷——要么只见一隅,不见全局,要么只从理论方面空谈,缺乏可操作性的实际措施。由此,也决定了该书较强的实用价值。书中深入的理论分析为相关外资政策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而所提具体对策措施更为政府制定和调整相关外资政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